当前位置:

魅力醴陵:千年古邑书香韵存 红色土地人才辈出

来源:红网 作者:苏莉雅 陆杏聪 编辑:谢羽 2019-09-10 11:15:30
时刻新闻
—分享—

????2.jpg

李立三故居。

红网时刻记者 苏莉雅 通讯员 陆杏聪 株洲报道

“我们脚下这块土地是一块红色土地,对面就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杰出领导人之一李立三同志故居。”醴陵市主要领导每次在重大活动上都会推崇醴陵的历史和文化,如数家珍般地讲述醴陵厚重的历史文化、七十年来创下的一系列第一,为这片红色之地感到自豪。

8月14日晚,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湖南卷醴陵篇在CCTV-10播出。在长达40分钟的节目中,一个个富有醴陵历史文化特色的元素,在画面中生动呈现。节目播出后,醴陵人的微信朋友圈一下子都是满满的自豪感,“家乡如此美,必须点赞。”

渌江书院因“五贤”熠熠生辉育出代代人才

醴陵之名早于秦始,东汉初置县,两千余载未易其名。醴陵,无疑是一座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邑,而渌江书院则是千年古邑上的明珠。“如果说陶瓷花炮赋予了醴陵最鲜明的产业气息,渌江书院则赋予了醴陵最厚重的文化气息。”胡湘之曾写道。

???? ????.jpg

渌江书院。(彭昕炜 摄)

坐落在醴陵城西的渌江书院始建于宋淳熙二年(1175),依山傍水,环境幽静,门前的千年古樟依然保持着苍劲的姿态。1167年,朱熹从福建崇安出发,前往湖南长沙,与时任岳麓书院主教的张栻相见。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朱张会讲”历经三月之久,期间,朱熹和张栻多次在醴陵驻足。湖南讲学之行结束后,朱熹返程留宿醴陵,并在渌江书院的前身——醴陵学宫讲学,令“肃衣冠而至”的醴陵学子心智大开。

朱熹开坛讲课尚余音绕梁,吕祖谦、王阳明、左宗棠三位文坛巨擘又先后来到渌江书院讲学。醴陵人从来就没有门户之见,只要是真正的学问,都乐于接受。无论是渌江书院,还是东莱书院,醴陵人都“望风景从,争相亲炙”。

如今,渌江书院又传来了先生讲课的声音,“渌江讲坛”开坛讲学,再次开启了湖湘文化斯文之门。直至今日,“渌江讲坛”已经举办了20场,讲学内容涵盖醴陵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醴陵的男女老少纷纷踏进讲坛,传承湖湘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和醴陵的热血人文。

红色土地孕育295位国共两党将军

千百年的文化积淀,让醴陵在近代迎来厚积薄发的井喷时代。“中国近代半湖南,湖南近代半醴陵”,有学者这样概括醴陵的近代史。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萍浏醴起义、秋收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毛主席曾到醴陵考察农民运动,在其著名的《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曾15处提到醴陵。这里走出了李立三、左权、耿飚、宋时轮、程潜、陈明仁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产生了295位国共两党将军。

???? ????.jpg

左权雕像。

这些先烈传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薪火,铸造了“心忧天下明大义、身怀正气敢担当”的独特精神,不断影响着后代。

清明时节,左权将军的外甥女张少兰带着一张珍藏的老照片,特地从云南赶回醴陵扫墓,距离1965年她去云南河口支边,已有54年,但她始终谨记革命先辈的遗志。站在雕像下,她坚定地说:“将军不朽的功勋,以及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时刻激励着左家后辈们奋勇前行。”

每逢清明,巍峨高耸的左权雕像下,前来纪念的醴陵人络绎不绝。有的敬献鲜花,有的重温入党誓词……他们用不同的方式,缅怀革命先辈,并继承着革命先辈们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让醴陵这片红色热土上的革命精神得到延续和生生不息。

走进李立三故居,一张张珍贵的旧照片和文物,让人肃然起敬。“我切实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心系群众、一身正气的高尚品质。”听完讲解员饱含深情讲述的李立三革命事迹,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党员康灿辉感慨万千。

瓷城文化“枝繁叶茂”造就醴陵精气神

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文化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也正是这样底蕴丰富的历史文化,铸就醴陵独一无二的工匠精神与特有的城市气质。

今年以来,醴陵深入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上半年128个项目实现开竣工,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29亿元。产业项目的累累硕果背后,凝结着不同岗位上坚守和付出的工作人员。在征拆工作中,国瓷街道重点办主任李小林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得到了当地居民和同事的高度赞誉。正如李小林一样,“开放包容、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醴陵人精神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11.jpg

醴陵瓷谷。

陶瓷产业是醴陵全球瞩目的文化“名片”,醴陵“五彩陶瓷特色产业小镇”名列湖南首批12个省级特色产业小镇榜单。作为湖南省首创的陶瓷文化、建筑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文旅项目,经过近10年的建设,五彩陶瓷特色产业小镇目前拥有中国陶瓷行业规模最大的异形建筑群——醴陵瓷谷。

走在醴陵瓷谷中,周围屹立着一系列陶瓷外形的异形建筑,让人有了“人在碗中游”的独特体验。自开馆以来,醴陵瓷谷已经成为了一个向全球展示醴陵文化的中心。陈列在展厅的釉下五彩瓷器工艺品,还有绽放在瓷谷夜空中的璀璨烟花,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人感受醴陵特有的文化。醴陵陶瓷不仅从百姓餐桌走进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被誉为“国瓷”,又“上天入地”,被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子、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站在新时代的当口,醴陵也正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文明新风吹遍了城乡。奋斗拼搏的精神,也让醴陵从80年代的“三湘第一县”到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跃升至全国百强县(市)第55位、第73位,综合实力跻身中部百强县(市)第14位、稳居全省四强,名列中国幸福百县榜第22位。

瓷城文化的“枝繁叶茂”,造就了今天醴陵人特有的精气神。

来源:红网

作者:苏莉雅 陆杏聪

编辑:谢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9/10/596665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