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锻炼自己的摄影、摄像技术,闲暇时,朱元亮会出门拍摄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新华社记者张玉洁摄
新华社长沙9月10日电(记者张玉洁)平均一周参加三次社会活动,自学电脑和摄像,为新认识的老人们拍摄制作了近5000条视频……这是82岁的长沙市民朱元亮近几年来的生活状态。
“累但是非常快乐!”他说,作为《快乐老人报》10年的忠实读者,他通过这个平台找到了生活乐趣,更找到了归属感。
由中南传媒集团主管、《潇湘晨报》独资创办的《快乐老人报》于2009年9月28日创刊,期发行量最高时达230万份,一跃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市场化报纸之一。
“这是因为我们对受众进行了深入研究。”《快乐老人报》社长赵宝泉说,根据受众爱好,报纸主要内容以知识、服务和咨询信息为主,一部分是读者投稿,一部分是互动,实现了“纸上社交”,老年人倾诉欲望强烈,因此,读者的参与性很强。
在快乐老人大学模特演艺星诺基地,300余位“美龄”姐姐参加快乐老人大学首届模特大赛,这些“姐姐”们的平均年纪超过50岁。新华社发刘宇航摄
为满足当前老年群体的需求,《快乐老人报》打造了国内最大的中老年网站,粉丝量达700万,又创办了集老年资讯、教育、社交、购物、旅游、健康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快乐老人大学”综合服务平台,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上学、交际。
朱元亮是“快乐老人大学”的学员之一,他所在的校区位于长沙豹子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距家仅需步行4分钟。中心除了给老年人提供学习场地,还设置了小超市、食堂、法律咨询和棋牌娱乐室等,也为老人提供代步工具。目前,中心主要服务于居住在周边13个小区的近万名老年人。
“长沙非常重视老年教育工作,社区免费将场地提供给我们做老年大学。”豹子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副主任尹堂龙介绍,为了满足老年人文化养老需求,他们还注册成立了长沙市天心区新天艺术团,积极参加各类文艺活动,目前已有220名团员,平均年龄60岁以上。
朱元亮说,他参加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和人交流。因为爱好文学,朱元亮从前就常常给报纸杂志投稿。通过《快乐老人报》提供的平台,他认识了很多本地的老年人,报纸还号召他们成立同城会,老人们经常聚集在一起搞活动,他主要负责为活动写稿摄像。为了做好这个“工作”,他不仅学会用微信、抖音等社交软件,还自学了视频剪辑。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找朱元亮参加活动。在朱元亮看来,他现在比过去上班还要忙碌,但他却自得其乐。“都是义务工作,有时最多一天跑三四场,昨天就拍了18个节目,视频还在剪辑中。”
快乐老人大学携手湖南高桥医药流通园共同举办的“快乐老人大学2019年才艺秀暨首届相亲会”热闹开场,吸引了来自快乐老人大学60多个校区及社会各界的两千余名中老年朋友到场,还有近300位单身老年人到相亲现场寻找自己的爱情。新华社发刘宇航摄
为了做好视频,朱元亮还专门换了一台配置更高的电脑。“老人也需要与时俱进,要出去交流,身体和心灵都要‘在路上’,心态好才能健康长寿,我现在每天到处跑,身体非常健康!”
和朱元亮一样,山东寿光的八旬老人袁修文也通过《快乐老人报》找到了“共鸣”。他从7年前起开始订阅《快乐老人报》,其间还经常写信到报纸编辑部谈自己的感想。“报纸内容都是我们老年人感兴趣的。”袁修文说,报纸给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袁修文还尝试把交流从“线上”移到“线下”。他在报纸上两次发出邀请,希望全国各地的读者去他家乡参观,免费吃住在他家。通过报纸,他结识了全国各地20多个家庭,在这些同龄老人的邀请下,他先后去了黑龙江、长春、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20多个城市。
这份引起众多老年人“共鸣”的报纸,编辑和工作人员基本是“90后”。出生于1993年的谭钧铭已经在《快乐老人报》从事编辑工作3年有余。
“我进报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处理读者来信,在看信的过程中了解了老人们的故事,感触很多。”谭钧铭告诉记者,因为这份工作,让他更懂得如何跟长辈进行沟通,让他跟家里人更亲密了。
“我会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我非常认同报纸的价值观,因为我的工作可以帮助到一些老年人。”谭钧铭说,这份报纸希望将更有活力的生活方式传递给老年人。
在《快乐老人报》即将迎来创刊10周年之际,朱元亮专门撰文,记录他和《快乐老人报》的10年。
“快乐老人报创刊十年就是我的快乐十年。我不仅是热心读者、投稿人,也曾是积极的宣传推销员,创刊之初我给网友亲友大力推荐,很多人因此成了它的新读者。我和《快乐老人报》的许多故事成为我快乐十年的一部分,说起来真是有滋有味。”他写道。
来源:新华社
编辑:肖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