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永州9月17日讯(通讯员 胡小菲 李前彪)今年以来,蓝山经开区切实贯彻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政策,始终坚持把财源建设作为园区经济建设工作的核心,全力打基础、转方式、调结构、兴产业,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扩充经济总量,拓宽财税收入渠道,财源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应有作用。经开区1-7月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79.15亿元,同比增幅18%,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9%,完成规模工业实缴税金0.6亿元,同比增长20%;新增入统规模工业企业6家;新增入园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数7家。近年来,工业经济对财政税收的拉动作用逐渐显现,对全县财政收入起着支撑作用。
一是招商引资拓财源。经开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财源建设、财政增收的第一要务来抓,重点放在高科技、高税收、高产业关联度的项目引进和扶持发展上,突出皮具、玩具等主导产业链条招商,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开展招商活动。开展高位招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多次外出招商,1-8月,共开展各类招商活动11次,共走访企业、接洽客商500多人次。通过深入考察、沟通、洽谈,招商成果丰硕,签订意向协议20余份,签订正式投资合同14份,投资额达20多亿元,园区今年新招商引资企业13家,投资16亿元,其中蓝山欧美皮具有限公司、广州友泰超纤新材料有限公司、蓝山高胜皮具有限公司、蓝山恒晟皮具有限公司、奇秀科技、邦一科技、盛远皮具等13家企业已完成土地摘牌,并办理了土地《不动产权证》。出台优惠政策招商。为创建产业集聚、功能齐全、生产生活配套完备的生态型智能化产城融合示范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将皮具箱包和玩具产业打造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富民强县产业,该单位会同科工局草拟了《蓝山县承接皮具箱包和玩具产业转移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草案》,提交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研究讨论,县委、县政府研究通过后,于2019年7月3日出台《蓝山县承接皮具箱包和玩具产业转移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蓝办发[2019]14号)。对来蓝投资的皮具箱包和玩具企业,除享受普惠政策外,在税费、搬迁、物流等十个方面给予专项优惠政策,加大优惠政策力度,打造政策洼地,吸引粤港澳大湾区“双具”企业,落户蓝山皮具箱包科技产业园。引进总部经济。今年成功引进总部经济企业4家。
二是新上项目添财源。经开区紧紧围绕努力打造“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新高地”目标,坚持以“产业比实力、以项目论英雄”理念,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列入园区升级战役市级重点项目共11个,总投资 70.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3亿元,1-7月完成投资10.54亿元。已落户的奇秀集团、邦一科技、盛远皮具、友泰皮具等13家皮具箱包企业,总投资额达16亿元。已完成土地摘牌企业13家,其中10家企业项目用地土地平整已完成。
三是优化环境稳财源。为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氛围,经开区与行政审批局联合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企业服务全程代办办公室,为入驻园区企业和已签约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精准服务。同时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优化办对各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阻碍企业生产、破坏经济发展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联合县税务局、县科工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在湖南三峰茶叶有限公司举办“创响三湘 减税降费进园区”活动启动仪式,共有80余户企业代表和财务人员参加活动,对普惠性减税降费政策进行宣讲,并对新增值税相关政策详细解读,让企业在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鼓励推动下做强做大。
四是转型升级增财源。2018年6月28日,省委书记杜家毫来到蓝山湘江源皮革皮具产业园考察时提出蓝山要抓住珠三角产业转型契机,做好承接产业的转移工作,加快培育皮具、玩具等产业生态,形成县域特色产业品牌。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了皮具箱包、玩具为园区主导产业,科学整合资源,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招大引强,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公司参与投资开发,支持皮具产业发展,倾力打造蓝山皮具箱包科技产业园、玩具产业园,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4200亩,其中工业用地面积约2800亩,商服、商业、行政管理、教育、医疗、市政配套污水处理厂、电力调度中心、天然气站等以及公交车站等配套用地约1400亩,将引进知名企业20家以上,皮具箱包上下游企业500家以上入驻园区,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200亿元以上,年税收3亿元以上。
来源:红网
作者:胡小菲 李前彪
编辑:于佳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