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丨甘厚美:甘守清贫酬壮志 深藏战功数十年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陶梦霞 编辑:肖拓 2019-09-17 21:28:04
时刻新闻
—分享—

4.jpg

甘厚美接受红网时刻记者采访。

红网时刻记者 陈彦兵 实习生 陶梦霞 浏阳报道

蝉鸣阵阵,浏阳市文家市镇大成村的一处乡间楼房外,92岁高龄的甘厚美穿着一身绿色的军装,接过身边重孙女递来的翠梨。老人胸前,六枚军功章熠熠生辉。

这位立功七次的老兵复员回家后,从未向人说起自己在战场上的经历。数十年来,他“不给国家添负担”,作为普通劳动者默默无闻奋斗在煤矿等基层一线,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杀敌报国显忠诚

1948年,甘厚美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1949年5月,他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同年7月,因在西北解放战争中表现优异,甘厚美被批准火线转正,由此他的党龄与共和国同岁。

那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以至于向记者诉说时,甘厚美语调渐高,更显激动。

1949年7月,解放战争进入决胜时刻,安康府(今陕西安康市)成为解放陕南和进入大西南的一把“钥匙”。敌方调动三个半军安置在此,导致我方伤亡惨重。甘厚美时为55师163团机枪三连战士,他主动请缨上前线支援。

“当时我身前身后两个敌人,都举着刺刀,就算躲开但我的手臂还是受了伤。”说到此,甘厚美向记者展示右手臂上蜿蜒的伤疤:“不光这里,还有肚皮、右腿上都有……我当时就抱起地上的石头向对方砸,”他做出抱起石头的动作,“我之前还经历过战斗没有体力,最后抱着敌人滚下了山……”

等到清理战场,浑身是血的甘厚美才被发现。战友们对他进行救治,甘厚美醒过来的第一句话却是:“我还能打机枪,我的手指还能动,轻伤不下火线,让我留在战场……”

李土楼战斗、关垭子战斗、川北火天岗战斗……南征北战他跑遍了中国,大大小小的战斗他经历了几十次。淮海战役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还有那一枚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人民功臣”纪念章……每当甘厚美捧起一块奖章说起它的故事,眼里总有一份化不开的深情。

3.jpg

甘厚美每天都会坚持阅读。

自甘清贫守煤矿

1958年3月,甘厚美因伤病复发,不得不离开心爱的部队。当时,他刚从兰州文化中学毕业。

组织给予了学习的机会,学成了却帮不上部队的忙,这一点已让甘厚美深感惭愧,若再成为“国家的包袱”更让他难以心安。于是,这段战火中的辉煌被甘厚美藏在心里,他以普通军人的身份复员回家。“当时国家还不富裕,大家的日子也苦,我又怎么好意思那样做。”谈到当时的选择,甘厚美的脸上毫无一丝后悔。

为了养家,当地临时的搬运队、纪念馆、清江水库,都留下了他勤恳工作的身影。

1971年,当地政府了解到他的事迹,为他提供工作。甘厚美想到家庭负担重,放弃了更轻松的供销社,请求去文家市煤矿。为了多领一些工资,甘厚美放弃了管理人员的身份,不顾自己伤病的身体选择了工作强度更大的下井运煤。每天,他要将重达一吨的煤桶从井下推上来,再将里面的煤倒在指定的地方。

“他宁可做最重的活,也不愿意去和领导说他以前的事,换来特殊待遇。”甘本和说,在他的心里,父亲依旧如同当年那般隐忍刚强。

工友们介绍甘厚美,“我们从来不知道他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只觉得老甘踏实肯干,默默无闻。”“他很平易近人,但又不希望麻烦别人,平时乐于助人,可是他自己要搬家都是自己动手。”

2.jpg

甘厚美在家人的照顾下,坚持每天在村里散步。

严格教育传家风

1982年,甘厚美退休,甘本和接替了父亲的工作继续下井。一天下来,牙齿都被染成了黑色。甘本和坦言,“当时也想过要我父亲去和领导说说,把我调到上面去。但父亲一贯的教育是不管做什么,就要做得最好,也就放下了这个念头,踏踏实实在井下工作了十多年。”

被问到父亲对他们最为关注的方面,甘本和不假思索地说,“好好学习”,只因父亲对他们说了无数遍。

甘本和七岁时,一阵风将房顶的瓦片吹落,差点砸到正在厨房洗碗的母亲。随后,屋顶破了一个大洞,连绵的春雨直接飘进屋里。“父亲回来,他说得把他们五兄弟的学费缴清,才能去拉些瓦片回来修补。”

“我父亲很爱读书,他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我们也这样告诉自己的子女。”在甘厚美的房间,明亮的窗前摆着两张桌子,上面堆着好几本不同领域的书籍,还有一份摊开的老年干部学习材料。他的五个儿子,老大是教师,老二和老三在煤矿工作,甘本和的儿子湘潭大学毕业后,从事软件开发的相关工作,“他给孩子的家庭教育好,几兄弟都是踏实肯干的实在人。”

甘厚美谈到自己这辈子最骄傲的三件事:“一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二是没有占公家一分钱便宜;三是子女凭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

战场上,他敢于冲在最前线为国杀敌;复员后,他甘愿守在辛苦的煤矿场,绝不开口要优待。对待孩子,他严格教育,告诉他们责任与担当,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这位年逾九旬的老兵,几十年来点点滴滴,从不贪名图利,惟愿给热爱、敬爱的国家奉献出自己生命的全部力量,在他的胸膛里跃动的永远是一颗赤子之心。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陶梦霞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9/17/598073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