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星”闪耀背后的“秘密”——记“三湘第一村”时代转型履痕

来源:红网 作者:章勇 李兵 编辑:宋芳 2019-09-25 17:20:3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通讯员 章勇 记者 李兵 长沙报道

改革开放波澜壮阔,扬鞭跃马风云际会。被誉为“三湘第一村”的长沙市雨花区红星村,其发展之路,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是发展集体经济的“样板点”。

红星村不大,仅2.8平方公里,但这里是长沙商贸集群的核心板块之一,也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风向标。

从1994年红星井湾子家具批发城开业,试水红星村集体经济改革,到2018年9月初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的红星全球农批中心,红星村的每一次爬坡过坎,都刻下了改革转型的时代履痕。

迎着改革的春风 抢占市场先机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改革之风掀起的春潮,也在红星村激起涟漪。湘粉厂、机电厂、液压厂……一家家小工厂崭露头角。但各自为战、小规模经营,使得工厂举步维艰。

“何不以村为单位,成立村集体企业,大家抱团发展?”在看到工厂的疲软之态后,这一想法在时任村支书吴建松和村委会治保主任罗跃的脑海中形成。

“红星要在改革的大潮中谋求发展,要顺应邓小平南巡时的重要谈话,大胆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吴建松和罗跃想到了一块儿,他们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去沿海发达的地方考察取经,然后,再集体研究如何富起来。

考察学习回来后,村、组两级召开务虚会,大家各抒己见。“我们可以以村办企业为基础,成立长沙红星实业公司,然后借鉴沿海先进城市搞市场的经验,抓住长沙还没有一家有规模的家具批发市场,抢占这个先机,建设井湾子家具批发城,使红星实业公司有实体。”

可是,要村民也接受这一想法却不易。

“村里要成立企业,做哪行?风险大吗?”有村民提出疑问。

“做家具城。因为大规模的家具市场在长沙还是空白。”罗跃回答。

“建到哪?土地从哪里来?”

“村里不是有块15亩的地准备出售吗?我们别卖,收回来自己干!”

罗跃的回答“惊”起千层浪。要知道,这块地原本以300万元的成交价售出。卖地带来的效益触手可得,但放弃卖地自己干市场,干得好吗?亏了怎么办?村民议论纷纷。

老书记吴建松和罗跃挨家挨户做工作。“我们这是‘借鸡生蛋’,把土地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孵化’更多的鸡蛋。”后来,村民慢慢地被说服,取消了这桩土地买卖。

地有了,但村委会“嫌”地不够,决定征用本村村民的土地。这下,村里又“炸开了锅”。

“罗主任,你们说不卖土地是为了‘借鸡生蛋’,但你们反过来征收我们的土地,这是要把我们的‘鸡’宰掉啊!”罗跃等村班子成员反复解释:“不征地,我们还是停留在小打小闹的地步,要发展,只有抱团,才能做大做强。”

村民大会接二连三地召开。每场大会就像是场新观念和旧观念的辩论赛。最终,村委会“获胜”。

棘手的问题是,土地有了,建家具城的钱从哪里来?村委会找银行、找单位、找有投资意向的村民。建起来后,又全国奔波引进有实力的家具经营户。

1992年,红星家具批发城开业。经过6次提质改造,红星家具城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单体市场。

创新 寻可持续发展之路

红星井湾子家具城步入正轨后,吴建松、罗跃等人又开始考虑,如何寻找一个有竞争力的市场和产业,打造红星品牌,让红星可持续性发展。

机会很快到来,湖南省委确定实施长株潭一体化的融城战略。处于长株潭交会枢纽位置的红星村,可谓生逢其时。红星班子成员研究决定,投资2000余万元建设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

此议一出,顿时一片哗然。当时主要有两个反对声音:“我们祖祖辈辈种田种菜都难以营生,现在花这么多钱搞农副产品大市场,有什么钱可赚。”“搞家具批发市场刚刚好一点,脑子发热,要搞大跃进了,莫抓鸡不成反蚀把米,把老本都丢进去。”

“自己顶着压力也要给老百姓信心。”罗跃回忆,班子的底气来自当时的大环境,“全国的农批市场正处于从马路市场向集中市场转变的大潮中。”在班子成员的坚持下,红星人再一次统一了思想,1997年,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应运而生。

然而,市场起步之初,果如一些人所料,经营农副产品,“大做大亏,小做小亏,不做不亏”。建成伊始的红星大市场经营14个月亏损1600多万元,合资单位撤股退资,企业举步维艰。“那段时间,老书记和我每天都往市场跑。看到市场管理人员比经营户多,经营户比顾客多,心里拔凉拔凉的。”

怎么办?又是一次头脑风暴,班子成员提出“三年三步走”,采取放水养鱼的办法来培育市场。即头三年打基础(免租或补贴),第二个三年求突破(低租或减租),第三个三年大发展(恢复市场租金)。长沙市委市政府,雨花区委区政府同时给予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1999年,首届“名优特新农副产品博览交易会”开幕;2002年,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拓展了以农副产品为主题的红星国际会展中心。经过一系列的措施,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起死回生,很快成为湖南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经过连续19年农博会的接力,红星成为湖南农业产业化的孵化器、晴雨表。

“在这之前,从来没有模版,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罗跃说,中国改革开放的这个重要方法,就是红星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思想解放,永远是杠杆;改革创新的脚步,红星再也停不下来。

惠民利民 新“红星”再启航

2006年,红星村改革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成立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村民变成股民。

成为了股民,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可以百事不管、坐享其成?红星村打破了村民的“舒适圈”。2012年,红星村对全村10个村民小组的组级经济进行全面改制,成立了10个组级公司,并将村集体的10亩土地分给10个村组,交由村民打理。

可别小看这10亩土地,如今这10亩土地可谓寸土寸金。

伴随村民智慧和精力的不断倾注,发展什么产业、引进什么项目、如何精细管理……这些事情全由村民自主决策、落地推行。

如此,产业活力进一步释放。红星村万西湾组“瞄准”教育市场,打造了4.5万平方米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城;三塘坡组打造创意酒店,2018年营业额近1500万元……

村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2012年,原有10个村民小组按照就近原则成立红星农博、冯家冲等4个社区,村民变成市民;2018年,村集体经济人均分红3.84万元,再加上组级经济分红、个人就业收入,村民人均年收入逾10万元。

区域的价值进一步提升。随着融城国际大酒店、红星美凯龙建材MALL、德思勤城市广场的开业,高端商务、金融、酒店等产业多元发展,红星商圈形成并崛起。

破除坐享其成的“舒适圈”,打造财富聚集的红星商圈,新的“红星”之路再启航。

来源:红网

作者:章勇 李兵

编辑:宋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9/25/606887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