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衡阳县阳光村八月瓜试种基地。
红网时刻9月26日讯(衡阳县站通讯员 刘欣荣)“尝过我们种植的八月瓜肯定喜欢!”9月25日,在湖南省衡阳县岘山镇阳光村的一处山间,38岁的刘清指着果园里挂满枝头的一串串紫色、绿色的八月瓜乐呵呵的介绍道。时下,阳光村的八月瓜试种基地进入采摘季,一个个饱满、色泽鲜润的八月瓜挂满藤蔓,“皮开肉绽”的果实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果园中,慕名而来的游客在体验采摘乐趣,一派丰收的景象。
刘清(右)在种植基地与农户分装八月瓜。
八月瓜学名三叶木通,又名中华肾果、野香蕉、狗腰子,是分布在我国的云南、贵州、江西和西藏东南部等地的一种野生藤本水果,生长于海拔250-2500米的山坡、山谷密林林缘。八月瓜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果味香甜,绵软滑嫩,其果型外形似热狗,农历八月间,果实成熟,因果皮炸裂成两瓣的特征而得名。
衡阳县阳光村八月瓜试种基地藤蔓间挂满了肥硕的八月瓜。
“八月瓜以前只有去山上摘油茶时才能吃得到,从没想过能卖钱,更没有想过自己回村种植。”刘清笑道。据她介绍,阳光村属省级贫困村,地处偏僻山区,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缓慢。自己从1995年开始在深圳等地进行创业,2007年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在村民的眼里刘清是一个人人羡慕“赚大钱”的企业家,生活顺风顺水,自己也从未想过回村当果农。2016年一次商会活动上,刘清却发现家乡山间那不起眼的“狗腰子”,却成了都市里人们争先寻找的野味果,还被众多社交平台,冠上了“吃稀奇”“大山的野果”“童年的回忆”等标签。一番了解之下得知,平日村民眼中不起眼的野果不但富含维生素和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还有除湿止痛等药用功效,而且周身是宝。深加工后果肉可以制成果酱,果皮可以制成八月瓜茶、八月瓜精油等产品。刘清与丈夫宋平商量后,抱着对家乡野味的兴趣,对家乡的思念,开始仔细查阅各种资料,到处考察八月果种植情况。意将八月瓜在家乡衡阳进人工种植,这样不但能满足大家的购买需求,还能够将这些产品变成家乡的一个产业。
刘清在基地采摘八月瓜。
“家里及乡亲都觉得我疯了!放着好好的企业不管,回家种什么八月果!”刘清回忆道。回家种八月瓜的这一想法起初并未得到家人、朋友的支持。大家说这山里到处都有的东西,那么多籽,会有人买吗?流转荒山时更有村民怀疑自己的企业是不是失败了,没有地方“混”了。
不顾朋友们反对声,从没有种植过水果的刘清与丈夫宋平,夜以继日上网查阅八月瓜种植指导资料、并向湖南省农业大学教授咨询种植八月果技术,丈夫一个人在家管理企业,刘清先后6次独自进入湖南省湘西等种植基地现场进行学习。“适应性强,栽培容易,在浅山中山高山都能生长,耐瘠薄,耐旱、耐涝、耐寒、病虫害少。”刘清通过缜密的调研发现,家乡阳光村自然条件适宜、种植条件简单,很适合种植八月瓜。
成熟后的八月瓜。
2017年8月,通过前期的考察学习,摸透了八月瓜种植门道的刘清与丈夫在不顾朋友反对声中,一次拿出150万元,先后流转了阳光村80亩荒山,在平整土地后,模仿葡萄的种植方式,用水泥桩子和钢丝搭架子,开始种栽八月瓜苗子。
汗水的付出获得了回报。经过三年不停的努力,今年八月瓜开始投产。走进果园,藤蔓间挂满了肥硕的八月瓜,有不少已经成熟得发紫,“炸”开了果皮,露出了乳白透亮的果肉,摘下来轻轻尝一口,滑嫩香甜,清润芬芳。为了保持八月瓜原生态的品质和野生果实的口感,基地采用绿色有机的原生态种植模式,林下养殖了鸡、鸭,坚持使用猪粪等有机肥料。
种植基地农户正在采摘八月瓜。
“八月瓜真不愁卖,果子还没有完全成熟,就有人开始预订了。现在每天摘下的果子都是发到深圳、香港等地。很多在外打工的游子都想尝一下家乡的特色美味。“刘清指着刚采摘的果子自豪说道。现正刘清也研究把八月瓜制作成八月瓜茶、八月瓜酒等产品,从而延长产业链,提升八月瓜产值。
航拍衡阳县阳光村八月瓜试种基地。
“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才有发展,大家一起干、才有赚。”刘清说,看到八月瓜经济价值,现在乡亲们也不再反对她。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八月瓜种植;刘清与村民成立了盈乐果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自己提供苗和培植技术,村民以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基地务工的方式参与发展八月瓜产业,从而扩大八月瓜产业的种植规模,助力当地脱贫攻坚。
来源:原创
作者:刘欣荣
编辑:李覃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