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阔步走在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常德,作为中部省份的内陆城市,在这70年里,同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浪前行。在一代代常德人的努力下,各行业发展硕果累累,正成长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尤其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提出 “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常德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常德智慧、常德力量。
红网常德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推出系列报道,展现常德70年来的沧桑巨变。
柳叶湖上的帆船秀。
服务业的发展,让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可能。
红网时刻 记者 张军 黄刚 郑江晖 常德报道
行走在常德街头,店铺林立、广场、超市、银行,柳叶湖畔游客如织,穿紫河边悠闲散步,河街的小吃摊旁永远都有一群人围着……;
躺在家里,手机一点,外卖来了,快递来了,足不出户完成各种需求;
想看世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体验一把柳叶湖沙滩的阳光浴或是大山深处的秀美风光。
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我们每个人都享受着服务业70年巨变的红利。瞅准服务业发展的无限潜力,常德服务业也发生了惊人变化,从“边缘经济”发展成为主导产业……
近年来,常德市依托现有城市经济基础,不断优化城市商业布局,打造新的商业中心,提升传统文化产业产能,不断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服务业成为了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七十年前,服务业可还是一个生疏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常德服务业门类少、基础差,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1952年服务业增加值0.74亿元,占GDP比重仅12.7%。到改革开放前,服务业发展一直较为缓慢,1978年服务业增加值才3.6亿元,占GDP的15.4%。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常德全市服务业发展迎来重要机遇期,服务业产业迅速扩容、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2018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1760.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1.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0%。
服务业中的房地产业、旅游业发展尤为突出。商品房销售面积从房改之初1998年的17.4万平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564.6万平方米;旅游接待人数从1988年撤区建市时的18.1万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5153.1万人次,旅游收入从22.4万元增加到362.2亿元,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成为人们追捧的生活方式,桃花源、柳叶湖、壶瓶山等景区成为旅游的热门景点。
消费市场平稳升级。70年前,常德消费市场物质匮乏,商贸仅停留在柴米油盐等简单生活商品范围。70年后的今天,城乡市场日益繁荣兴旺,大商业格局逐步形成,百货大楼、商业综合体、互联网商业等多种商业模式不断兴起,万达、欢乐城、友阿等城市商业综合体如雨后春笋涌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52年的1.06亿元增加到2018年1260.8亿元,年均增长11.33%。其中,1952年至1978年年均增长6.26%;1978年至2018年年均增长14.75%。
产业发展方兴未艾。70年前,常德金融储蓄“囊中羞涩”,1952年城乡居民的储蓄总额仅为175万元,人均不到0.5元,房地产业、旅游业也尚处于萌芽阶段。70年后的今天,全市金融、房地产、旅游等服务行业飞速发展,2018年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达到3085.5亿元,人均存款达3.4万元;商品房销售面积从房改之初1998年的17.4万平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564.6万平方米,翻了差不多5番;旅游接待人数从1988年撤区建市时的18.1万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5153.1万人,旅游收入从22.4万元增加到362.2亿元,桃花源、柳叶湖、壶瓶山等景区成为全省旅游的热门景点;服务业企业“从无到有”,2018年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达到686家,实现营业收入246.8亿元,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服务业企业达到26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70年来,常德服务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质量效益大幅提升。站在新起点,展望新未来。常德市将继续突出抓好项目建设、产业招商、涉企服务、争资争项等工作,全面落实“放管服”,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切实做好企业服务,让服务经济更好的服务常德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张军 黄刚 郑江晖
编辑:陈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