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最美奋斗者丨周令钊:天安门城楼第一幅毛主席像的绘制者

来源:红网 作者:严远丹 编辑:刘良骏 2019-10-15 19:09:31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回首新中国的非凡历程,无数奋斗者兢兢业业,立足平凡岗位,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9月25日,全国“最美奋斗者”名单出炉,湖南16个名字闪耀其中,他们是时代风云的见证者,祖国发展的开创者、建设者,也是湖南人民的骄傲、潇湘大地的荣光。即日起,红网特别推出“最美奋斗者”系列报道,展现不同岁月里,三湘儿女埋头苦干、锐意进取的追梦身影。

红网时刻记者 严远丹 整理报道

提起周令钊,很多读者可能会感到陌生,但说起天安门城楼第一张主席像、共青团旗、团徽、少先队旗、国徽,以及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等,却无人不知。这些作品正是出自周令钊之手。他被誉为“国家形象设计师”,一生笔耕不辍,用妙笔绘出新中国国家形象,展现民族荣光。

2019年9月25日,“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78名个人、22个集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周令钊,是唯一一个艺术设计行业被授予该荣誉的。

开国大典前几个小时,他才画完天安门毛主席像的最后一笔

1949年10月1日。

离开国大典正式开始只有几个小时了。周令钊仍一手拿着画笔,一手拎着颜料桶在天安门城墙爬上爬下。

梯子周围,很多人一边看着手上的表,一边紧张地看着他。直到他完成了最后一笔,大家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此前一个月,国立美术学院(中央美院前身)党委书记江丰找到周令钊,说开国大典筹备处的同志点名要他为天安门城楼画一幅毛主席像。

那时的周令钊才30岁。

接到任务,周令钊便带着妻子陈若菊来到天安门,在城楼上的大殿外搭起脚手架,开始了工作。

考虑到毛主席的性格、风度和诗人气质,而且新中国即将成立,人民领袖应当充满胜利者的微笑。周令钊依然选取了那张毛主席戴八角帽的照片作参考,完成这件非同一般的作品。

1949年9月30日,画像绘制工作接近尾声,当时的北平市市长聂荣臻特意来看画像。聂荣臻市长对画像上毛主席的神态和表情很满意,但提出开国大典是个庄重的时刻,画像中毛主席的衣领应该扣起来好些。周令钊马上进行了修改,改完后才回家睡觉。

然而,刚上床,工作人员就来敲门,说还有要修改的地方。原来,有领导提出把毛主席像下“为人民服务”几个小字去掉会更庄重,在画像上的呈现方式可以再改进,周恩来总理的意见是“马上改”。于是,周令钊火速赶回天安门。

此时,画像已经挂上了城楼,聚光灯也打开了。

天安门城楼中间门洞约8米高,毛主席的画像就悬挂在上面,修改谈何容易。当时设备非常简陋,没有升降机。在三个直梯绑成的巨型长梯上,所有聚光灯打向城楼。周令钊赶快一手拎着颜料桶,一手拿着笔爬上去。

“我把‘为人民服务’几个小字先抹去,然后补上与衣服同色的颜料,使之看起来‘天衣无缝’。由于画太大,梯子又小,我只能改完一部分,下来再上去,如此反复多次,终于大功告成。收工时,天已大亮,此时距开国大典就剩几个小时。”周令钊回忆。

开国大典准时开始!天安门广场,红旗飘飘,欢声雷动。在广场东侧(现国家博物馆附近),周令钊和妻子陈若菊已身处国立美术学院的队伍里,年轻的脸上,满是幸福和激动,他们的目光穿过欢腾的人海,望向天安门城楼的正中……

他的人生经历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传奇佳话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周令钊也迎来了自己100周岁的生日。这位百岁老人,在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争取独立解放的历程中,作为历史的参与者、见证者同时也是记录者,参与谱写了这部饱含血与火的壮阔史诗,他的人生经历也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传奇佳话。

1919年5月2日,周令钊出生于平江,母亲是美术教员,父亲善书法金石。他从小酷爱美术,先后就读于华中美术专科学校和武昌艺术专科学校;从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到上海的印刷公司学习修版、制版。

1937年,青年周令钊参加了湖南省抗敌画会,次年进入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美术科,1942年参加抗敌演剧队。他以笔代枪,投身抗战,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及缅甸多地,一路走一路创作,一幅幅描绘中国军民抗战的作品,在前线流传。他还把10余个弟弟妹妹带上了抗日战场。

1948年,周令钊任教于国立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民族画室主任、教授,中国水粉协会会长。他绘制了开国大典悬挂于天安门城楼的毛泽东画像;参加或主笔国徽、共青团团旗、少先队队旗、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设计;担任了第二、三、四套人民币,新中国成立以来17年北京国庆游行仪仗队、文艺大军,一、二、三届全运会大型团体操背景,中国最早的主题公园“深圳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等总体艺术设计;创作了大量体现国家形象的邮票、宣传画等。曾庆龙称赞道:“他以独具匠心的艺术设计,与同行们一起开辟了新中国意志视觉化的崭新境界。”

周令钊是艺术上的“多面手”。他创作的油画《五四运动》再现了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成为20世纪50年代革命历史画创作的代表作品;他以素描、水彩、水粉、彩墨、油画、宣传画、插图等形式表现社会建设、生产劳动、祖国山川和人民生活,作品充满了蓬勃生机和清新诗意;他潜心研究民族民间艺术遗产,在构图、造型、色彩、笔线上开拓出具有装饰性的民族现代画风,产生了广泛影响;他立志于壁画艺术的复兴,从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世界人民大团结》,到改革开放之初创作的《白云黄鹤》等,都成为中国壁画艺术在新的民族艺术风格探索方向上的代表。

在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周令钊等8位老教授亲切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并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希望。收到回信,周令钊说:“国家、人民养育了我一生,草木也会成为有用之才。在我这棵树上的年轮,有过曲折、有过艰辛,好在有坚强的生命力。对艺术的认真、勤奋和严谨是我一生的习惯。我还要为美化国家、美化人民生活继续工作。”

著名画家黄永玉曾这样评价过周令钊先生:“他搞了许多重大的事情,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从不张扬。如果换成有的人,能参与其中任何一项,都可以‘吹嘘’一辈子了。

“绘画,是我一生的爱好与追求。”周令钊说,抗战期间,他以笔为刃,画了很多抗日漫画、宣传画、壁画等,还曾到达缅甸,一路宣传抗日。

“周老先生是我们年轻一辈学习的楷模。”湖南工业大学李可染美术学院教师晏铭这样评价周令钊。他告诉记者,周令钊不仅在设计领域有很好的艺术成果,包括国徽、团徽等,都是周老先生参与主持设计的,而且,他在壁画创作、湘绣等方面也有着卓越的成就。

今年国庆节期间,百岁高龄的周老先生从北京回到了故乡平江,走访参观,感觉家乡变化很大,越来越新、越来越美。他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能和祖国一起过生日,感到十分幸运。”周令钊说,“身处盛世,国家昌盛,人民幸福,我还要继续工作。”

来源:红网

作者:严远丹

编辑:刘良骏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10/15/612395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