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军(左一)和村民在地里查看蓖麻长势。
红网时刻10月17日讯(记者 戴瑾昕 通讯员 刘元辉 谢丽英)金秋时节,走进湖南省新邵县龙溪铺镇吴家村,到处弥漫着幸福的味道。远处梯田里,台湾优质水稻到了收割的季节,沉甸甸的稻穗在秋阳的映照下发出金灿灿的光。
2018年3月12日,唐海军带领国网邵阳供电公司扶贫队正式进驻吴家村。如今,昔日荒凉的村落呈现出一派宜人的田园风光。一个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多元、集体收入为零的贫困村,在一个田园综合体产业项目的带动下,145户贫困户共计607人全部顺利脱贫,村民在土地流转、身份转变的同时,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主要办好了三件事。”唐海军回顾吴家村“五郎”田园综合体从立项到现在初具规模的历程,他自己归纳为“三部曲”:首先是真心帮困扶贫,赢得村民信任;其次是搞好基础建设,解决民生难题;最后是推动田园综合体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前两项主要是打基础,聚拢人心,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真心帮困扶贫,赢得村民信任
“这就是在墙壁上画了一个大饼。”当唐海军在村民大会上兴致勃勃地介绍田园综合体项目的时候,很多村民包括村干部都不理解,不敢相信这个供电公司派来的扶贫队会能把穷了一辈子的村庄搞得那么“高大上”。
唐海军没有气馁,因为通过入户走访和广泛调研,他笃定这个思路对于土地资源大量闲置和人口老弱病残多的吴家村来说,是最佳方案。
他也坚信只要扶贫队干出一些看得见的成效来,就能赢得大家信任与支持。进驻吴家村的第一天,唐海军就带着队员们开始入户,针对贫困户制定“一户一策”脱贫方案。
“唐叔叔是天下最好的人!”吴旺弟说起“唐叔叔”帮助他们姐妹重返校园一幕幕,眼角挂满泪水。吴旺弟父亲早逝,母亲周珍莲患有先天性智障,长期瘫痪在床。因为家境困窘,三姐妹不得不辍学。
“不读书肯定不行,不能让贫困代际相传!”唐海军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跑政府,联系学校,寻求解决办法。终于把周家三姐妹安排好了就读学校,减免了她们的学杂费用。看到周家一贫如洗,他又发动新邵供电公司员工捐赠了5000余元的家具用品。
后来,又做通该村个体户刘泉的工作,按照“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的帮扶方案,刘泉直接帮扶周珍莲家庭,加上土地流转补助和五郎公司分红,周家有了稳定依靠。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给我打电话,24小时开机。”在吴家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留着唐海军的电话号码。村民们把唐海军当成了家长里短都可以托付的贴心人,主动和他拉家常,倒苦水。
帮到户,扶到家。难事儿一件一件办成,好事儿一件一件落地,大家重拾脱贫信心:“唐书记,你放心,我一定跟着你干,跟着你致富!”
也正是扶贫队一心一意帮助村民排忧解难,乡亲们对唐海军刮目相看——这个扶贫队长还真有一套!渐渐地,村党支部的威信也树立起来了,成了全村脱贫致富的“主心骨”。
唐海军(右前二)和村民在一起。
建设基础设施,解决民生难题
扶贫队进场吴家村,面对的难事就有一箩筐:道路不通、电压不稳定、自来水没有、村活动中心简陋……
基础设施问题没有解决好,谈何建设田园综合体。唐海军深深知道,只有让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切实提升,才能提振村民致富的信心,敲开产业致富的大门。
“唐书记来了之后干成了好多我们想过但干不成的事。”吴家村村主任谭柳林说,“有他在,我们脱贫致富一定没问题。”
电压不稳定是困扰吴家村的“老大难”问题。“我是供电公司派来的,现在农网改造资金紧张,我去争取,电的问题一定要解决!”唐海军拍着胸脯表示。随即就积极斡旋协调村里的电网改造升级事宜。
2018年5月,吴家村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正式开工。但是线路施工引发了一系列占地纠纷、青苗赔偿纠纷……唐海军就带领村“两委”干部每天像救火员一样到处“灭火”,调处阻工矛盾。
有一次,一村民因为电杆占地没有补偿款,不同意工程队施工。还指着唐海军的鼻子数落:“你们是不是自己拿了补偿款……”唐海军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什么滋味:自己一心给老百姓办事,为什么还是得不到他们的理解呢?
“当时确实感到有些灰心。”但他转念一想,扶贫也要扶思想,化解群众心里的疙瘩也是一项重要工作。于是,他又稳定自己的情绪,耐心地讲事实、摆道理。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2018年8月,村里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竣工,动力电通到家家户户的门口,彻底解决了电压不稳、供电不稳定的问题。
唐海军在吴家村已经将近600天,一身行头就是村干部标配:一双旧皮鞋经常沾满泥巴,鼓囊囊的手提包装满了各种申请报告和资料。不是到处“化缘”跑项目、求扶持资金,就是在工地督导工程进度和质量、协调解决工地纠纷。
到今年5月底,吴家村四大基础设施全部完成了验收。总投资为780余万元,其中安全饮水工程155万元,道路建设130余万元,电网改造360余万元,村部建设及文体广场建设近140万元。
唐海军走访村民。
培育田园综合体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现在的吴家村由原吴家、主龙和烟斗3个村合并而成,人口2401人,总用地面积5000余亩。绝大多数是山坡地,纯靠天收。青壮劳力都在外打工,留守的都是“老弱病残”,啥产业能够有人干、还能干得成?
唐海军思来想去,经过前期反复调研和征求意见,决定在村里的土地资源上做文章,在吴家村搞一个田园综合体产业项目,打造以农业、旅游、民俗、民居、康养、体育、休闲、娱乐为中心的美丽吴家乡村产业园。村民通过土地流转,不仅可以参加公司分红,还可以成为产业园的工人。
2018年6月,开始筹备协调招商。8月召开台资企业招商会。11月,正式与邵阳五郎农业投资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协议明确了“农业+旅游”的方向,以梅山印象为核心,融合科普、教育、体育、农业、文化及康养于一体的“五郎文化”田园综合体。
吴家村乡村产业园按照企业、村集体、合作社的合作模式,台资企业以资金、技术、管理入股,村集体以集体建设用地、四无荒地及集体经营性资产入股,村民以自用承包用地、闲置宅基地及现金入股,实行全员参股、风险共担、共同受益的投资和管理机制。
吴正常是吴家村的一户贫困户,今年60岁,种着几亩水田,一直不愿意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产业园。当村里大部分人家签了土地流转合同,拿到每亩800元的土地流转补助金。而种水稻每亩的收入还不到800元,犹豫了好些日子的李建国有些扛不住了。
寻思来寻思去,对这几亩承包田依依不舍的吴正常终于在土地流转合同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是吴家村最后一份土地流转合同。
“这样,一带二,二带三,慢慢地大家也就接受了这个事情。”唐海军说,动员村民入股时,有些村民不理解,担心有风险,不愿意入股。扶贫队和村干部一方面反复上门解释沟通,说服那些有投资眼光、思想开明的村民加入合作社,然后要通过这些村民得到的实惠感动其他村民。
到目前为止,吴家村“五郎”公司已流转土地2300余亩,葡萄、石榴等水果基地种植700余亩,各种花卉种植200余亩,蓖麻种植1250余亩,有机功能水稻种植150余亩。今年水稻种植获得丰收,预计将有30余万元的收入。蓖麻已初步挂果,预计两个月后将有一笔可观的收入。产业园正式开园建设后,在家贫困户三个月时间实得劳动收入近20余万元。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戴瑾昕 刘元辉 谢丽英
编辑:陈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