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致敬词背后的赵中伟:牢牢掌握钨冶炼核心技术

来源:红网 作者:杨朝文 编辑:肖拓 2019-10-28 22:47:54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10月28日,湖南省首届“最美科技工作者”颁证暨“爱国·创新·奉献——湖南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学用活动汇演在红网演播厅举办,一个个致敬词响彻在活动现场,还原了10个最美科技工作者的奋斗模样。今天,我们来讲述致敬词背后最美科技工作者的故事,展现他们最美的奋斗风采。

赵中伟敬词:

他的视线始终聚焦在元素周期表第七十四位的钨,一种脾气很牛、熔点极高、用途很广的金属。三尺讲台上,他是桃李满天下的老师,春风化雨是他不变的风格。一角小楼里,他是勇闯禁区的“斗牛士”,他用匠心练就新材料的“点金术”。他和一代一代的材料科学家一样,熔炼出的是国家宝藏,铸造出的是民族脊梁!

0bcc1fd9-8d00-4406-9fb1-958e18a6136f.jpg

赵中伟(左)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红网时刻记者 杨朝文报道

中国是世界产钨大国,湖南省钨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一。钨的用途十分广泛,涉及机械、建筑、交通、电子、化工、轻工、纺织、军工、航天、科技等各个工业领域。钨也是一种很难实现高纯度分离的金属,它常常和钼“形影不离”,在冶金领域,钨钼分离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

在中南大学冶金馆走廊西侧一间一年到头很少看得到太阳的实验室里,赵中伟和中南大学钨冶金团队的成员一起,勇闯禁区,让无数个不可能变为现实,将钨冶金核心技术牢牢地掌握在中国人手里。

在过去,欧美学术专著和教科书中,一直认为氢氧化钠分解白钨矿的热力学驱动力太小而不能进行。中南大学钨冶金团队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工艺研发,突破了这一理论的禁锢,建立起钨矿碱浸出的新理论。基于这一理论的技术,实现了难处理的白钨矿的彻底分解,浸出率达到98.5%以上,废水排放量减少80-85%。这些技术构成的难冶钨资源碱法冶炼技术体系,成为当前钨冶炼的主流技术,并荣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随着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理念的不断增强,赵中伟团队不断完善钨冶金理论体系,创造地引入了在过去钨矿过分解过程中被认为是杂质的磷,发明了新一代的硫磷混酸协同常压清洁处理低品位共伴生钨矿新技术,实现了钨钼磷的综合利用、废水近零排放和浸出渣资源化利用,大大提高钨矿资源的利用水平。

“钨矿资源涉及到国家重大利益,只有把先进的钨冶金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在关键领域取得领先发展。”身处简陋的实验室,面对国外矿业企业巨额的技术转让费用,赵中伟始终不为所动,婉拒技术输出,反而以较低价格转让给国内冶金企业,以保持中国的钨冶炼技术对国外的控制性优势。

“赵老师从来不会用特别高的姿态、特别高深的语言与学生交流,他讲课都特别浅显,能把一个复杂的模型以最简单、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与在实验室的严肃不同,三尺讲台上,一门最为基础的《冶金原理》课程,在学生眼里就是最受欢迎的“相声专场”,让人听了还想听。

学生就是未来。尽管科研工作无比繁忙,但赵中伟仍然坚持开展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生教学工作,科研教学两手抓、两手硬,近百名冶金专业博士生从赵中伟的课堂和实验室走出来,成为中国冶金事业新的充满活力的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杨朝文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10/28/615816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