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渌口。
说起渌口区,那可是株洲最年轻的区了,快满周岁了。但是,可别小看他,说起底蕴和情怀渌口区可是当仁不让,底气十足,不服咱们往下看。
前阵子网友“晨曦君”发文感叹说:“如果不是前几天去渌口区一趟,都不知道磨山遗址。感谢渌口区,让大家心目中只有70年历史的株洲,一下子获得7000年的历史和文明,古埃及也不过尔尔”。
7000年….这么久远,可不是吹牛,有根有据。
据中国政府网2019年10月16日消息,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属于咱们渌口区新石器时代的磨山遗址榜上有名。是不是觉得咱们渌口挺厉害。
有人知道磨山遗址吗?如果知道,那对渌口区是真爱。不知道就得好好科普一下了。
磨山遗址在哪里?
根据考古刊物记载,磨山遗址位于渌口区渌口镇(原株洲县仙井乡)黄霞村,南距渌江2公里多,遗址为高出地面约10米的一块圆形台地,四面是大片农田,犹如一座石磨安置垄中,故称磨山。遗址的文化层为大溪、龙山、商周文化三层叠压,褐色粘土,厚1-2米。
遗址是如何发现的?
1986年,遗址被株洲县(今渌口区)文物普查队员饶、李两位同志首次发现。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考古队于1987年对磨山进行了九十六平方米试掘,所获成果是丰硕的:磨山的房址居室有墙基、隔墙、居住基面、柱洞等痕迹。地下夯打着:“凸”字形的烧土居住面,证明这里的人们已走出山洞、告别穴居,开始营造家园。从遗址中发现了大溪时期房址2处,龙山时期房址1处,墓葬24座。
出土了那些文物?
遗址上采集和出土的文物主要是石器和陶片。石器为磨制,有石斧、石磷、石凿、石刀等,陶片的陶质有粗砂灰陶、粗砂红陶、白陶、夹炭陶。胎质一般较厚。纹饰有戳印纹、圈点纹、绳纹、瓦楞纹。发掘所获的陶片表明:磨山遗址的大溪文化遗存以印汶白陶、戳印、刻划等多种形式的鼎足为特征。碳十四年代测定的数据显示,磨山遗址年代为距今5300—7000年。
出土文物。
陶器全家福。
作为渌口人,一定要知道以上知识点,会考的哦!
你以为7000年就没了,坐稳扶好了,接着往下看。
1988年6月在三门镇(今属天元区)燕子村,发现了六斗坡旧石器遗存,经湖南考古研究所考证确认距今约20万年。这表明今渌口区境域内,早在那个时代就有人临水而居。说明了咱们渌口区是绿水青山人杰地灵。20万年前人类祖先还处于采集捕猎阶段,依山傍水是当时人类聚居的首要条件之一。据考古记载,六斗坡旧石器点,出土了旧石器时代中期的刮削器、石核各一件。
除此之外,咱渌口区还有炎帝、舜帝留下的足迹。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曾统兵数万,驻军渌口。朱熹张栻结亭讲学,千年古镇朱亭由此得名。湘江之滨,杜甫、刘长卿等唐代大诗人留下了许多诗篇。毛泽东同志在伏波庙考察了农民运动。还走出了杨得志等7位共和国开国将军。
把历史坐标拉回撤县设区之前。
网友“晨曦君”继续感叹:“渌口区不但给株洲贡献了历史,在名为株洲县的时候,给中心城区贡献了不少土地和人口”。作为渌口人底气十足的说:1984年,将龙头铺、云田、蝶屏、明照以及白关和五里墩的6个村,人口6.6万人划归为市郊;在1997年,将群丰、马家河乡,人口4.5万人划归天元区;2010年,将白关、姚家坝、大京,人口4.9万划归芦淞区;2011年,将雷打石、三门镇,人口6.5万人划归天元区。据说,株洲县成了湖南省当时面积最小的县之一。
时间来到了2018年12月18日,这是一个被历史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一个既饱经风雨、历经沧桑、又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渌口区新生了!他彻底的融入到了株洲市区,35万渌口人民的城市梦终成现实,他的加入让株洲城区面积由原来的862.69平方公里,拓展为1916.38平方公里,增大了近一倍,为株洲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红色的土壤,坚定的信念、博大的胸怀,渌口的底气便来自于这里罢。
“全面融城、全面发展”战略的号角已经吹响,渌口区踏着坚定的步伐迈向崭新的美好的未来!(文/朱刚)
渌口新区组照。
来源:红网
作者:朱刚
编辑:谢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