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泸溪:贫困县办出“好教育”,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新标本

来源:红网 编辑:刘经纶 2019-11-20 22:51:37
时刻新闻
—分享—

“均衡教育泸溪现象”启示录:建好“初始一公里”,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新标本

在湖南省泸溪县有一个独特的现象。

全县范围内,到外地上学择校的学生几乎为0,而来泸溪县就读的外县籍学生已达到了2075人。

不光是普通百姓家庭不外出择校,前来泸溪任职的县委县政府干部家庭的孩子,也都被带来了本地就读。

泸溪教育的魅力在哪里?

观潮君了解到:过去考入泸溪一中的学生,有八成是城镇中学毕业生,而现在,乡村学生占了五成;全县艺体获奖人数,乡村学生同样占据了半壁江山。

贫困,虽然有资源禀赋欠缺、产业发展滞后、就业机会较少的原因,但关键因素在于受教育程度不高。作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泸溪通过发展教育“一号工程”,找到了一条以知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实践路径。

2015年,该县成功入围20个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秀案例,系全省唯一。2018年,以优秀等级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有评估专家感叹:“这里已经不是基本均衡,而是达到了优质均衡!”

2019年4月20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批示:“泸溪经验很好,要推广。”

泸溪到底是如何做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篇文章,如何实现让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爱上学,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的呢?

有学上

建好“初始一公里”十八年未强拆一座村小

在泸溪最“高”的教学点——登云寨教学点,53岁的杨文清守了快十年了。

距离泸溪县城60多公里的登云寨村,位于泸溪最高峰巴斗山上,有“泸溪西伯利亚”之称,是典型的高寒山区。

从县城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盘旋山路,观潮君来到了泸溪最“高”的教学点——登云寨教学点。

车子开到山顶后,爬上一段高高的石梯台阶,便到了学校所在地,天空晴朗、蔚蓝无云,鲜艳的五星红旗竖立在整洁的操场边,教室里传来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俨然一个新时代的“世外桃源”!

今年53岁的杨文清老师,在这里坚守了近十个年头,上班路上,她骑坏过三辆摩托车。这学期,她带领学前班14人、一年级3人、二年级4人,共22名学生。学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操场、学生活动室、阅览室、图书室等配备齐全。

自打她来了,周围4、5个村子的老乡就再也没有把孩子送下山过。对一年级孩子狠抓拼音、抓识字量,对二年级的孩子抓阅读、培养数学自主读题能力,她总是喜欢就地取材,把自然知识融入课堂。

杨老师,你们登云寨的孩子真棒!

虽然是一所只有22人的乡村教学点,但是这个点的教学质量却并不比山下的中心完小差。杨文清骄傲地说:“每次下面学校期中、期末优秀表彰,我们登云寨出去的孩子总是榜上有名呢!”

“来和我们一起踢足球不?”“你能给我们上节课吗?”“你们是城里来的吗?”……给观潮君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里孩子灿烂的笑容,他们宛若生活在云端的精灵,不拘谨、不躲闪,自信地面对镜头。

和许多山区县一样,泸溪县地广人稀,146所乡村校中,学生人数在100人以下的有130所,其中只有一名教师的“一人校”有54所,登云寨小学正是其中之一。

“神经末梢”发达,成了泸溪教育的一个典型特征,建好教育的“初始一公里”,也就成了泸溪教育改革发展的直接需求。

登云寨教学点的孩子们落落大方,邀请观潮君为她们拍合影

怎么办?并还是留?这既不是“图简单”,更不能图简单!它检验着党委政府特别是教育战线的初心与使命。

由于教学点数量众多,学生人数少且需要配备至少一名教师,占用教育资源多,质量也难以保证,18年来,我国许多乡村曾经一度大规模撤并乡村教学点。

“杨老师,下学期我们的孩子还能在这上学吗?”每到学期末,总有乡亲惴惴不安地问杨文清。

“你们有需要,我们就在这里!”杨文清面带微笑。

像这样,在泸溪,并没有强行撤并一所村小,除非因其自然消失。

为什么?泸溪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谭子好解释说,泸溪是典型的山区县,交通不便,公路时而盘旋在山顶,时而穿梭在深谷,人口居住分散,很多教学点的位置都极为偏远。“如果撤并了偏远学校,孩子们就得走很久的路上学,山路崎岖,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保障极少数孩子的就学权益,更是脱贫攻坚的现实需要。

山里的孩子多是留守儿童,不少人甚至可能直接辍学。这么小的年纪,下山求学,寄宿不现实,要是家长陪同,还得要租房、陪读,会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更大的压力,更何况,很多父母外出打工,家里留下的老人或许比孩子更需要照顾……建好教育神经末梢的“初始一公里”,保障极少数孩子的就学权益,更是脱贫攻坚的现实需要,特别是确保用知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核心使命。

“小规模学校”的“泸溪化改造”,彰显的是泸溪教育战线从老百姓的需求出发、实事求是办教育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背后,恰恰是他们立足县情、心系人民、勇于担当的生动体现!

上好学

“嫁接孵化”推动城乡“支教一对一帮扶”

泸溪三中华丽蜕变,荣誉墙上摆满了奖牌、奖状。

泸溪县第三中学,简称三中,从前,又被戏称为“散中”。

为啥?顾名思义,教学质量下滑,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都比较散漫,即将被解散。周围乡亲们舍近求远都想把孩子送到县城去读书。

三中位于兴隆场镇,地理位置特殊,这个学校办不好,附近几万名老百姓都受影响。

2016年4月,副县长尚远道和谭子好等在三中进行了整整三天的调研活动,彻底改组了学校领导班子,让县城最好的初中白沙中学与三中进行“结对帮扶”。当年8月,白沙中学副校长李永生被派到三中担任驻点校长,李永生带着满满一大袋子的“白沙宝典”出发了。

临行前,白沙中学校长李玲打趣地说:“兄弟,你把咱们白沙的家底子都要搬空啦,一点都不留私啊。”

三中校长李国荣介绍,“嫁接孵化”白沙经验,缩小城乡差距,两校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扎实联动:每个学期制定帮扶方案,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帮扶活动,包括跟班学习、教师业务培训、高效课堂展示、教师互访、两校联考等。同时,还在办学条件以及资源上进行帮扶,添置体育器材添置,开展校园绿化建设,赠送复习资料,共享教学教研资料。

“一对一帮扶让白沙和三中紧密连成了‘利益共同体’。”教体局基教股股长谢永良说,“三中的考核评分,直接影响白沙中学的考评分数,帮扶期五年,权重比逐年上涨,最后占到50%。”

如今,三中已经一跃成为了泸溪农村初中学校的领头羊。学生也慢慢回来了,2017年以来,在外务工子女先后有40多个学生转回,2019年就读人数突破470人,预计明年在校人数将达到540人。今年兴隆场片区204个小学毕业生,有194个留了下来。

谭子好介绍,泸溪全面开展了“结对帮扶”支教活动,按照“以强带弱、深度融合、全面帮扶、共同发展”的思路,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三类进行了科学结对设计,结成了125对帮扶学校,以五年为一周期,从“管理、教师、资源、文化、学生”等五个方面入手,实行工作目标同步、领导责任同步、工作职责同步、考核奖罚同步,编织了一张覆盖城区学校、乡镇中心校、村小的教育扶贫网,将城区优质的学校资源“嫁接孵化”到乡村学校,推动全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截至2019年6月,125对结对帮扶学校有2300余名教师参与,开展送教、送培活动900多次,参与人数1.8万人次,优质教育在城乡结对中孵化壮大。

现在,在泸溪县的乡镇,基本很少有学生往城里挤,“出村不出乡”已成常态。

爱上学

建立下派走教制城里老师“爱”下乡

泸溪县着力推进“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工程。图为白沙小学的陶艺教学。

红土溪村小学由于距离县城较近,学生由高峰期的400多人减少到了如今的58人。但是,在这里,美术室、电脑室等功能室竟然配备齐全。

每周三下午,代利芬老师都会赶到红土溪小学为孩子们上两节英语课,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个既年轻又洋气的城里老师;荣获过湖南省中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竞赛一等奖的符安静老师,来这里走教也已经两年多了……

为了解决音、体、美教师不足的问题,泸溪县建立了乡镇艺体教师无校籍制度,对村小的艺体教学实行走教制。还建立了乡镇中心完小教师到村小锻炼的制度,每年选派100名业务骨干充实村小教学力量。加上村小教师每个月享受1400元的津补贴,不少教师主动申请下去任教,师资已经不成问题。

“对村小的质量要求,与中心校没有区别,质量检测与老师们的薪酬、评优等都全部挂钩。”谭子好说,在这种机制下,泸溪还出现了村小质量比中心校更好的现象。

“不是优秀教师是报不上名的!下去的机会要靠抢呢!”谢永良说。

泸溪县推行艺体教师无校籍管理制度,进行“走教”式教学,有效解决了农村艺体教师缺乏的问题。

申请到乡下去的,就有这样一位老师:中小学高级教师,全国作文教学研究会会员,泸溪县小学语文带头人。诸多荣誉加身的李兰兰,为什么偏偏要跑到这个仅有71个孩子的、偏僻的德堡村小当老师?

李兰兰曾经在2007年就前往达岚岩屋口支教,怀念大家拧成一股绳那种为学生、为教育的奋斗感。“没别的,就是想安心教书,想看看能为农村教育做些什么。”

“老师,我想上一堂最好的美术课。您可以教我们吗?”美术是李兰兰的短板,可是面对孩子们渴求的目光,她能做什么呢?

我最大的自信,是我有一个强大的后援团!

李兰兰向自己的好友、浦市中心完小美术教师周明霞拨去了“场外求助”电话,请求她以网络的形式给孩子上一堂课,周明霞欣然答应。

美术课上,两台电视,别开生面的课堂,这一节课,孩子们倍儿精神,没有一个人讲多余的话。李兰兰说起那天孩子们画的彩虹,“有结出了果子的彩虹,有要架梯子的彩虹,还有长翅膀飞上天的彩虹……”她未曾料到,她的孩子那么有天赋。

德堡村小的教室里,到处布置着漂亮的野菊花,代表着孩子们对老师最诚挚的喜爱。

李兰兰的办公室里,摆着一束束金灿灿的野菊花,都是学生采来送给她的,“孩子,你别摘了,你看,手都扎破了!”李兰兰心疼的对一个学生说,但是第二天,学生还是会带来最鲜艳的野菊花。这些路边随处可见的美丽身影,代表着孩子们对老师最诚挚的喜爱。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在泸溪县的千年发展史中,教育,就如同环县城而过的沅水一样,始终伴着泸溪而发展。

战国时,屈原溯沅水而上,留下了《涉江》《渔父》等名篇,北宋年间始建湘西地区第一所学宫,南宋年间始建湘西第一所书院,元代以后,学宫、书院、私塾等兴旺发达,崇文兴教千百年来一直是这个山区小县的永恒追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31.7万泸溪人民对教育更是有了新的认识。泸溪县委书记杜晓勇说,作为穷乡办大教育的典范,始终把教育作为事关百姓民生的“一号工程”来抓,真正做到高看一眼、厚爱一层。

不重视教育的地方,是没有希望的地方。能助力走出发展困境、解决贫困代际传递的终极秘诀,唯有教育二字。

红网时刻特约作者:观潮的螃蟹

来源:红网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11/20/624935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