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高桥镇金桥村扶贫干部刘建福(左)接送贫困户到政府办理残疾证。高桥镇供图
红网时刻11月25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罗展 通讯员 陈静明)“我这有两百来个鸡蛋,麻烦帮我卖一卖吧。”“教下我怎么办残疾证咯!”“方便送我去下卫生院吗?”……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只要群众呼唤,长沙县高桥镇金桥村的党支部副书记刘建福都不会推辞,他的电话就是乡亲们的“民生热线”,他以为民尽责的情怀诠释初心和使命。
家住金桥村神源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友生夫妇俩都已86岁高龄,年老体弱、行动不便。11月21日早上,刘建福接到王友生的电话,电话那头告知要办一个视力残疾证。刘建福二话没说就驱车来到了王友生家,嘱咐他要带好办证的各类证件和资料后,就载他到镇政府的社会事务办理相关手续。
“我们经常麻烦刘书记,每次生病住院、买生活用品、取钱、取送快递都多亏了他。他是好干部啊……”王友生说着说着湿润了眼眶,刘建福把贫困户当亲人,把贫困户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真心实意办实事,成为了群众眼中的“引路人、贴心人、暖心人”。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对于金桥村4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情况,刘建福都如数家珍,群众对他的满意度达百分之百。他用行动把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致力于产业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冬华、袁菊亮、訚红辉、李花君等,家中的鸡、鸭、蛋、猪卖不动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刘建福,并打电话向他求助。每次,他都帮忙将这些农副产品卖给镇域内的饭店或朋友。
刘建福清正廉洁,尽心尽力为民服务却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经常有群众为了表示对他的感谢,偷偷将鸡、鸭、烟等放进他车里,被他发现后都全部送回,并直言“要是再放,我下次就不帮了。”逢年过节群众提着礼品送到他家,他也都谢绝了:“能为你们做的事我都会尽力做,不符合政策的事我坚决不干。”
天地之间有杆称,那称砣便是老百姓。在刘建福看来,每天忙忙碌碌,虽然做的都不是了不起的大事,但只要能让群众满意,辛苦也是幸福。而像刘建福一样的扶贫干部,高桥镇还有很多,他们都身体力行俯下身子把扶贫工作的政策落实到贫困群众手里,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贫困群众心坎上。
来源:红网
作者:罗展 陈静明
编辑:吴思静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