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桃源县践行生态发展观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成效显著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李志武 编辑:谢羽 2019-12-07 14:15:04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常德12月7日讯(通讯员 李志武)近日,桃源县完成2019年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暨农村“空心房”整治项目。近年来,桃源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力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综合实施生态修复、面貌提升、乡村振兴,优化发展环境,提质提效地方经济质量。

2019年该县增减挂钩暨 “空心房”整治工作项目总投资5600万元,项目区涉及14个镇,共复垦建设用地面积2057亩,新增耕地面积1194.42亩。共确认指标面积2003亩,确认通过率高达97.4%。

漆河镇曙光村 “变废为宝”,乡村重现新曙光

沿着风光绮丽的白洋河逆流而上,与其支流温泉河相接的地方就是漆河镇曙光村,这里曾曾出土晋代“虎牙将军”银制和铜制印玺三枚及玉磺等文物,至古而今均为一块宜居的宝地。

曙光村居民却有一块心病——曙光村砖厂,这个6年前停产的“废弃物”集脏、乱、危于一身。废弃制砖建筑与采掘坑塘遗留下严重安全隐患,原厂区荒草丛生,影响村容村貌。为彻底解决好这一顽疾,桃源县在该村实施了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施, 115亩原有砖厂复垦成水田,周边原有遭破坏的20亩基本农田得以修复。

漆河镇负责人感慨道:“自砖厂停产后每年政府需拿出11.5万元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补贴,用于失地农民粮食补偿。现在项目实施不仅彻底解决了这一资金困难,而且还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内生动力,美化了古村落的生态环境,改善了我镇整体人居环境。”

村委会主任李瑾璋向记者介绍说:“以前我们村就一直想将砖厂整改,但苦于没有资金,废弃砖厂就像牛皮癣一样贴在我们村的名片上,一直影响着村民的居住生活,也制约了我们村生活环境评比,总是镇上的最后一名,村里压力很大。同时这里也是村干部协调矛盾最多、老百姓最头疼的地方。今年听说了县里增减挂钩的政策后,我们村里商议后进行两步走策略,对上积极争取项目,对下广泛收集村民意愿,确保了工程落地的同时为老百姓带来最大的效益。现在不仅给村里增加了135亩优质水田,最少给老百姓每年创造了13万多的经济收入,而且标准化的沟渠路网也引起了种植大户的兴趣,我都收到几份特色农业租赁方案了。”

理公港镇狮子坪村盗采重灾区变为增收“聚宝盆”

理公港镇狮子坪村有少量石煤,但不具备大会规模开采条件,粗方式开采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会增加生态环境的负担。当地政府一直致力于保护矿产资源,禁止开发,但是露天盗挖盗采现象时有发生,矿区放眼望去满目疮痍。松散的矿渣也为地质灾害防治出了新难题。

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深入开展,矿区盗采现象得以绝迹,但是惨遭破坏的矿区却无法得到切实可行的修复。今年,桃源县自然资源局组织专业设计单位对遭破坏的矿区进行踏勘选址,全方位考虑规划设计,坚持“宜农则农、宜耕则耕、宜林则林”的原则,对项目区进行扫障清表、土地平整和修筑配套田间道路及排水设施。

桃源县自然资源局土地整理中心负责人介绍道:“通过对狮子坪村开展一系列综合整治理,原有的乱掘地,被改造成45亩阶梯林地,13亩旱地,3亩灌排交通等设施用地,既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又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切实的经济利益。”

“我女儿女婿乘周末都回来帮我种油菜来了。”家住项目区周边的张大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前几年这里乌烟瘴气,钻石头的风炮机、运煤的后八轮(卡车)天天不停,搞得家里被子都没地方晒,春上一下大雨就怕后山上的石头打到屋檐。现在好了,山窝窝里家门口就多了十来亩田,明年开春了我就给孙儿们种些果树。小山窝窝变成了书上说的‘聚宝盆’,这样的日子我是一辈子也没想到过的。”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李志武

编辑:谢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12/07/630580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