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致敬科技工作者 湖南做了这个事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陈晨 编辑:马丽红 2019-12-09 15:27:49
时刻新闻
—分享—

1.jpg

“湖湘创新70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科技创新致敬大会现场。

红网时刻记者 何青 陈晨 长沙报道

这个冬天,湖南的科技工作者站在聚光灯下,成为了“人民的偶像”。

12月2日晚,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印遇龙、郑健龙、邹学校,著名遗传学与生殖医学专家卢光琇、著名海洋资源勘探专家万步炎等科技“大家”来到“湖湘创新70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科技创新致敬大会现场,接受大众致敬。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飞,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易佳良,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童旭东等出席大会,并与少先队员们一起登台向科技工作者致敬。

让科技创新的光环更加闪耀

现场,分别向湖湘创新七大名片、基础研究、中国智造、科技强军、科技兴农、科技民生、生态环保、县域创新、科技扶贫、科普育人、国际创新交流等11个门类的个人、团队、重大创新事件进行了致敬。

“致敬科技,致敬创新,致敬……”每一轮致敬仪式进行时,少先队员方阵集体起立,以充满朝气的口号和满含深情的队礼,表达对科技工作者的无限敬仰。活动以“致敬”之名,以“仰望”的视角面向科技工作者进行人文致敬,是国内同类活动的创新突破。

童旭东表示,本次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加彰显科技创新的崇高地位,更好宣传湖湘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科学精神,更快拉近“科技创新”与大众、尤其是与校园学子的距离。“让科技创新的光环更加闪耀,让大众致敬的情感更加真切,让科学传播的氛围更加浓厚。”

浓缩70周年科技创新历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南人用一个个世界瞩目的创新成果、一段段生动壮丽的创新事迹,演绎了“梦想成真”的奇迹。创新,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着重要科技支撑。

本次致敬的湖湘创新七大名片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三超”:超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列车;“两深”:“海牛号”深海多用途钻机、“鲲龙500”海底集矿车;“一客机”“一陀螺”:国产C919大型客机、激光陀螺技术。

在致敬科技扶贫中,有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2018年3月,湖南科技专家服务团正式组建,并实现科技人才向全省3209个贫困村的全覆盖。一年来,服务团共建服务基地723个,服务企业1150家、专业合作社2388家,带动17万户农户增收,成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

一场致敬晚会,就是湖湘70年科技创新浓缩史。

孕育湖南科创湘军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句话用来形容今天的湖南科技人才队伍,甚是贴切。70年来,湖南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创新基础不断夯实,科技综合实力持续攀升。标志性成果凸显湖湘创新力量。

创新,最大的资源是人才。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省有自然科学技术专业人员约0.4万人;目前,拥有专业技术人才321万人。数量居中部前列。2019年,我省4人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7人晋升“两院院士”,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6人、“优青”13人。这是湖南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

创新,昭示湖南最美好的愿景。创新引领,正成为湖南发展的最强音。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陈晨

编辑:马丽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12/09/630817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