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链 ④|从“孤雁”到“群飞”,“不用油的车”落地湖南10年记

来源:红网 编辑:刘经纶 2019-12-10 00:00:43
时刻新闻
—分享—

湘链①丨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链的“链情”与突围

湘链②丨湖南轨道交通产业站上生态链顶端的背后

湘链③丨湖南航空航天“链”出“鲲鹏诀”

很少有人知道,10年来,新能源汽车在湖南,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

在环保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今天,倡导节能的另一面,是很多私家车主,仍热衷于议论每次油价上涨,却对电动汽车不闻不问。

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生产者们,似乎天生有着“不怕坐冷板凳”的韧劲,似乎一直无暇理会新旧观念的碰撞,他们只顾在幕后,悄悄捕捉市场讯号,进行着产品的一次又一次涅槃升级……

从60辆到13万辆,

“不用油的车”走了10年

比亚迪新车出厂

新能源汽车:主要指纯电动汽车,俗称“不用油的车”,在湖南,已经有了10余年发展史。

谈起市场发展过程,比亚迪湖南地区负责人、长沙比亚迪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周晓州笑言忘不了“10年前刚到长沙时接下第一个订单”的情景。

“十年前来到长沙,刚开始起步困难,人员、车间、办公场地等,都从零开始,很多事情需要去跑、去协调。最难的当然是市场销售。到长沙后的第一个订单,是100辆(电动公交车)。”周晓州回忆,订单是接下了,但何时交货上路,公司内部,公司与客户之间都在犹豫。

“大家一讨论,摆出了一堆问题,如担心技术漏洞,担心配套不行,担心电池衰减,反正就是不肯让它上路。就这样一直拖延者,最后,这批100辆,竟然一直延迟到4年后即2013年底,才交出去60辆。”

“你说那时候发展电动汽车有多难。”回想当年,周晓州唏嘘不已。

后来大家也不争了,“实践出真知嘛,在桌上算来算去心里总归没底,把车投放到路上,弄个100辆先跑起来再说”,周晓州说,路上一跑,发现没有任何问题,包括维修率,比燃油车低得多,公交公司的顾虑终于消除,“局面一下子打开了”。

2019年10月27日,北汽集团株洲基地10周年及第100万辆车下线仪式场景。

100辆,500辆,1000辆……10年过去了,到2018年底,比亚迪当年的100辆发展到13.58万辆,产值也由当初的几百万元变成超百亿元。

与比亚迪汽车同年落户湖南的北京汽车株洲分公司(简称“北汽株洲”),今年上半年共完成整车生产7.54万台,其中,新能源整车生产5.38万台,占比71%。

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17年,湖南举行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与发展峰会,来自美国、德国、法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47家全球500强、知名跨国公司和行业领军企业出席,围绕加快推进湖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献计献策。现场,签约项目17个,投资总额134.5亿元。

目前,湖南不仅有长沙众泰、中车时代、长沙比亚迪等10多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也有妙盛动力、长沙科力远、湘潭银河、中车时代电气等一批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企业,在整车制造、电机电控研发和电池材料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不难看出,新能源汽车及关联产业,已成为湖南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

技术升级,

终于迎来“羊群效应”

比亚迪生产车间

销售量大增的背后,产品和技术的更迭升级也是重要一环。

单位里程方面,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大大提升。北汽株洲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飞介绍,北汽株洲的新能源产品已有序开展换标升级,5款新品顺利实现量产,“目前,北汽株洲分公司的主销新能源汽车(纯电动车)实际续航里程均在400公里以上,属国内领先水平。”

北汽株洲基地现已投入630余台机器人,运用博途等全集成自动化软件,自动化率达80%,可实现4平台6车型柔性共线生产。

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有两大看点,即电动化和智能化。

“现在的技术性能非常优越,今年丰田都在购买我们的新能源电动车技术,产品加速性非常好。智能化方面,如现在纯电动车上都配置有语音识别,功能很多,我们跟科大讯飞,华为,百度、腾讯都有合作,完全开放,对几百个合作商开放,他们直接在后台开发就行了。”周晓州表示,目前比亚迪的配套设施,家用车不存在问题,“买车时有配套,有安装的地方就可以”,而比亚迪新能源乘用汽车已由过去充一次电(半小时至1小时)行驶300公里,变成现在的600公里。

事实上,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10年来在湖南不断开疆拓土,早已突破了单一发展。如比亚迪2017年在衡阳投资了轨道产业园,2019年在宁乡和望城投资产业链项目,从汽车板块到IT、轨道产业,从新能源汽车中的电动客车到轿车、专用车等,比亚迪都在扩大投资。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催生出湖南从储能材料到动力电池、电控、电机和整车制造等相关环节,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而储能材料技术的日益完善,又反过来催生新能源客车、乘用车及专用车三大类整车同步加速发展。

产业壮大,

催生“先进储能材料之都”

北汽株洲生产车间

根据湖南新型产业规划,宁乡高新技术产业园将被打造成“储能材料之都”。

目前,宁乡高新区先进储能材料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杉杉新能源、邦普循环、中锂新材、中科星城等行业领先企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一个“有着全国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聚区。

宁乡高新区负责人介绍,未来将持续推进专业化园区建设,辐射湘潭、株洲、娄底等地,“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锂电产业集聚区”。

宁乡高新区的行业领军企业多,行业创新人才也多。全国电池行业约30%的技术骨干,都来源于湖南高校,其中中南大学被誉为我国“锂电池黄埔军校”。宁乡高新区先后从中南大学材料学院引进了桂卫华院士、李星海教授、胡国荣教授等多位专家,担纲企业技术带头人。

人才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引领市场走向。随着消费者的观念转变,随着顾客对新能源产品的接受度日益提升,这个产业链容量将呈几何倍数增长,产能和市场潜力大、后劲足。

湖南省工信厅装备工业处统计报表显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湖南“存在着巨大机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程度相对较高,省内各地市对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做得很好,“省政府对省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企业的扶持也起到巨大作用”。

地处中国中部崛起战略核心地带的湖南,不仅汽车产业链条完整,而且颁布了一系列促进汽车制造等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随着汽车制造技术、驱动方式和用户对汽车需求的发展变化,以及充电桩等智慧城市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将迎来进一步大发展。

比亚迪、北汽株洲、广汽菲克等汽车厂商都认为,湖南市场空间广阔、发展环境优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正在加快完善,都希望抓住合作机遇,进一步扩大在湘业务范围,实现互利共赢。

公开报道显示,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及材料的市场需求将超过1万亿元。

政策“输血”,产业链布局不断完善

鸟瞰北汽株洲公司

更为难得的是,湖南新能源汽车和先进储能材料业,不仅在中部,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同业领域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如罗伯特博世电机(中国)有限公司落户长沙10余年后,一跃成为全球起动机发电机最大的生产工厂。

据预测,到2020年,湖南汽车产业规模将达2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将形成50万辆的产能,而储能材料、动力电池、电控、电机和整车制造将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相应工作,早已落实到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层面。

如2018年10月,省政府出台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八大举措,其中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延长至2020年12月31日。

今年2月,《湖南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省内城市建成区新增和更新轻型物流配送车辆中,新能源车辆和达到国六排放标准清洁能源车辆的比例超过50%,重点区域达到60%”。

长沙市近年来也大力提倡绿色发展,在新能源领域动作不断,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新能源行业发展。

资料显示,在国家新能源政策的引导下,过去1年里,湖南省产业链上企业在建重点项目27个,总投资达645亿元,产业发展后劲十足,全省先进储能材料、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全产业链实现产值600亿元。

今年9月,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会见了来湘出席产品下线仪式的比亚迪董事长、总裁王传福一行。

会见中,杜家毫表示,省委、省政府将全力支持比亚迪等企业在湘项目,“克服风险挑战,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不断深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并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成为湖南经济新的增长点”。

谈及期待,周晓州希望政府加大对企业研发的支持力度,技术研发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一定要抓住创新驱动,如果这方面抓不住的话,会后劲不足。

同时,在市场支持方面,比如交通领域电动化方面,环卫车、渣土车等专用车,还有出租车这一块,全省的市场非常大,政府在支持本地企业方面,力度还要加大,可作为的空间很大。

红网时刻特约作者 观潮的螃蟹

来源:红网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12/09/630955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