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记者 王欢 长沙报道
12月7日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有力制度保障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9日,《决议》全文公布。
湖南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民生保障如何完善并落实?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又将交出什么样的答卷?《决议》对此作出要求。
经济发展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作了部署,要求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治理效能,湖南对此作出了具有实践性和地域性的具体要求和探索。
12月6日,岳阳城陵矶新港区里,厂房林立,工人忙碌。在省委书记杜家毫,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的率领下,参加全省产业项目建设推进现场观摩会的全体人员,在这里切身感受到热火朝天、只争朝夕的干劲。这已是湖南连续第三年举行这样全省性、高规格的产业项目观摩和推进会。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湖南如何继续发力?《决议》围绕湖南实际,响亮提出: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四大体系”“五大基地”“五个强省”经济发展格局。
湖南将健全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健全促进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经济发展的制度,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新动能。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健全推动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支持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制度,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健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支持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湘江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建设发展,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
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入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
民生保障
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保障民生,是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底线。《决议》提出,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围绕该目标,湖南将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湖南将继续完善产业扶贫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围绕“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湖南将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健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
与此同时,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实施“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省建设。
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推进企业养老保险全省统筹,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深化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社会治理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对此,湖南对标对本,着力完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着力推进依法治省,进一步开创新时代社会治理新局面。
《决议》要求,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全面推行“互联网+警务”,完善“一村一辅警”和“城市快警”警务模式,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
生态文明
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上,湖南省的长沙市望城区,永州市零陵区,常德市桃源县、石门县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资兴市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是湖南持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建设生态强省小小的缩影之一。
未来,湖南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决议》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支持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加快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
健全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保护机制。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政策体系,开展矿业转型绿色发展改革试点。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度,健全“一江一湖四水”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深入推进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加强长江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守护好一江碧水”。
来源:红网
作者:王欢
编辑:徐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