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12月初,湖南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人民日报、湖南日报、潇湘晨报等中央、省级媒体前往衡阳、娄底、怀化、湘西州、株洲、长沙、岳阳等地开展集中采访活动。
12月3日,记者在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省人大代表刘准的扶贫工作基地看到,村里的水泥路连接了每家每户,村民们自建的楼房一栋挨着一栋。刘准是省人大代表,也是村支书。在他的带动下,如今的梅花村村民年收入可达2.6万元。
2009年,在广东从商的刘准回到家乡梅花村,当起了种粮大户。一年后,刘准带头创建了衡阳县富农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2013年刘准当选为省人大代表;2016年,刘准还成为了梅花村的村支部书记;2017年,衡阳在全市人大系统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五个一”活动,刘准又在自己牵头成立的合作社建立了人大代表扶贫基地。截至2019年,该合作社入社成员已有206人,帮扶了西渡镇208户661个贫困人口。
“这些‘多重身份’,不仅让我可以及时对群众的意见作出回复,也可以收集不少群众建议。”刘准说。目前,衡阳市共建立了119个代表扶贫工作基地,辐射带动8911户、30890人脱贫。
来源:红网
作者:刘建勇 王欢
编辑:宋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