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益阳一碗10元现杀财鱼面 把你馋哭!

来源:红网 作者:王新凤 编辑:张俊 2019-12-16 11:32:59
时刻新闻
—分享—

鱼米之乡的益阳餐桌上,离不开水产,大街小巷里总弥漫着仙(鲜)气,而财鱼面则是修仙(鲜)者的最爱。

但其实益阳的财鱼面馆,好吃的并不多,位于赫山区益鑫泰路160号(农机局旁)的莫家秋萍财鱼面馆无疑是我吃过最好吃的。

缘分妙不可言,一年多前,我还未走出校园,曾写过几期美食推荐的文章,里面就有这家财鱼面馆。

4ac2ee6b860b4b03598ce9328ae38a9_???.marked.jpg

一年前不起眼的财鱼面馆门口,老板娘正在取面。

当时的面馆店面不大,装修也十分“接地气”,不显山不露水地在市井间藏着,但生意却异常火爆。

_abc9270.marked.jpg

猪肝米粉。

不经意的一次驻足,就狠狠击中了我对一碗完美热干面的所有预期。

时隔一年,在同事的推荐下,我又来到了这家店前。只不过,这一次店子已经“改头换面”,明黄色的装修风格看起来颇为吸睛。

_abc9265.marked.jpg

财鱼面馆前的小牌。

不变的是,店老板莫叔还是一如既往的幽默,小眼睛慵懒随性,和李荣浩有得一拼,炒码的时候喜欢耍帅,老板娘萍阿姨则永远挂着温柔亲切的笑容。

img_2035.marked.jpg

我还见到了莫叔的女儿,一个学设计的90后,暂且称她为小莫同学。店里所有的设计均是由小莫一手完成的。

_abc9294.marked.jpg

小莫同学贴心地将豆奶泡在热水中,让它们变温热。

莫叔告诉我,他和阿姨均有30年餐饮经验。阿姨是湖北潜江人,前20年他们在潜江开饭馆,2010年回到益阳,开了这家财鱼面馆。

img_2029.marked.jpg

拌好的热干面色泽金黄,十分诱人。

而之所以取名为“秋萍财鱼面馆”,是因为莫叔有一个很美的名字---晓秋,萍阿姨名叫新萍,在两人名字中各取一字,就成了“秋萍”。

与潜江“番茄财鱼面”完全不同,莫叔的财鱼面自成一派,口味偏辣,码子厚实,更贴合湖南人的饮食习惯。

_abc9336.marked.jpg

一碗满满当当的盖码饭。

十年,只是历史长河短暂一瞬,虽然出现的时间不长,但莫叔独创的财鱼面早已在益阳美食版图上占得一席之地。

_abc9344.marked.jpg

用于解腻的汤。

财鱼面的特色在于鲜活,鱼片要想做得薄而滑,离不开对原材料和烹饪工艺的苛求。

为保证口感,财鱼必须选用鲜活的那种,每条一两斤左右,打焉的都不能用,这样,才能保证肉质爽嫩Q弹。

1020eed051b5bdd50e3407d77f91af8f.gif

鲜活的财鱼。

财鱼其实就是黑鱼,离面馆不远处的南菜市场有一家专门做水产生意的店,每天早上,莫叔都会亲自挑选新鲜的财鱼,然后看着老板杀好,再提回来给阿姨切片。

泼在面条上的财鱼片,厚度不能超过2毫米,这样财鱼面上的骨刺也基本都能剔除干净。因此,片鱼十分考验技术。

_abc9244.marked.jpg

切好的新鲜财鱼片。

萍阿姨刀工很好,一来心灵手巧,二来熟能生巧。她片出来的鱼没有一根鱼刺,说到这,我又想起了前不久被鱼刺卡过的一位同事了,如若他吃的是这家店的财鱼面,绝不会有此遭遇。

虽说益阳人吃鱼是老手,平时也会吐鱼刺。但剔除骨刺后,老人小孩吃起来更放心,感觉更香了。

_abc9213.marked.jpg

一碗极具诱惑力的财鱼面。

每天早上6点开门,下午2点结束一天的营生。大半天的时间,莫叔坐镇前方,与一锅接一锅的炒码厮杀,萍阿姨稳居幕后,在各种点餐声中,麻利又沉着的应对着店里化不开的热情。

img_1990.marked.jpg

各忙各的,十分默契。

不大的店面,夫妻俩配合默契,有大概的分工,偶尔和顾客聊聊天,时光清浅。

炒码时莫叔神情稳如泰山,出手干净利落,先挖一勺炼好的猪油,再将鱼片往锅中一浇,似泼墨般写意。铁勺铁锅“乒乒乓乓”作响,一声声敲出了馋瘾。

不多时,就可起锅,全程下来,招招迅猛,一气呵成。

_abc9236.marked.jpg

刚出锅的财鱼码子。

颠勺的时候,莫叔大概找到了童年看武侠片的感觉,想象自己是个闯荡江湖的大侠,唯快不破。

_abc9402.marked.jpg

莫叔忙碌的背影。

而另一边,萍阿姨也在起锅的同时捞起了劲道的面条。灶台上飘起来的热气熏着眼睛,是热乎乎且真切的幸福啊!

_abc9397.marked.jpg

新鲜的食材。

鲜美嫩滑的鱼片满缀在劲道的面条上,唇齿品尝间还未入腹就差点鲜掉了舌头。

_abc9222.marked.jpg

轻轻夹起一片财鱼。

再夹上一筷子面条,热干面本身就韧性十足,入口滑而劲道,挂带汤汁,浓郁鲜美,满满当当一碗下肚,难怪蔡康永曾说,吃撑才能撑过人生。

_abc9215.marked.jpg

浓郁鲜美的财鱼面。

除了财鱼码子,莫叔家的特色嫩牛肉炒码也十分招人稀罕。

牛肉炒码看似简单,火候却十分重要,莫叔在制作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一套独门秘诀,使得牛肉恰到好处地保留了鲜嫩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_abc9171.marked.jpg

特色嫩牛肉米粉。

在韧与绵的双重夹击之下,味觉的壁垒丢盔弃甲。

_abc9178.marked.jpg

口感爽滑的米粉。

吃面时,食客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添加葱花、陈醋、榨菜等,而我最爱的则是萍阿姨自制的爽脆腌萝卜。

_abc9176.marked.jpg

萍阿姨自制的腌萝卜和榨菜丝。

值得一提的是,店里还有免费的土鸡汤供应。只用生姜,食盐等最简单的调味,再放入几颗红枣,小火煨制一晚,鸡反而成了配角,精华全渗进了汤里。

3b530cbdec379697be92c0688749a3b_???.marked.jpg

土鸡炖的汤。

第二天早上,堂食的顾客就可喝到口感丰富的热鸡汤。

早上8点开始,财鱼面馆迎来一天的客流高峰期。仿佛是寻香而至的猎手,自带味觉雷达的食客们即使没有预告也纷至沓来。

img_2004.marked.jpg

清淡口味的肉丝面。

秉持着不发号,自己排队的原则,面馆里的众生处在一种微妙平衡里,既不喧哗,也不催促,每群人都是一个自娱自乐的独立世界。

_abc9225.marked.jpg

食客正在将面拌匀。

老客和新客到店,一眼就能区分出来。“搞碗面!”不用提什么码子,点餐简单干脆,那绝对是资深食客。而伸着脖子纠结许久,最后接受莫叔推荐的,大多是慕名而来的新客。

_abc9346.marked.jpg

店内干净的桌子。

店里的“忠粉”,从几岁的小孩子,到上年纪拿养老金的老人,各年龄层的都有。当然,附近居民更是小店的绝对主力军。

img_1983.marked.jpg

客人们正在享受美味。

家住秀峰东路的臧先生,算得上吃货里的“优等生”。他喜欢带着家人朋友来吃财鱼面,有时吃完还要打包一份回去。

“我恰了五六年了,还是恰不腻,老板晓得我爱恰偏硬一点的面条,每次都煮得刚刚好。”

用臧先生的话说,这份“久处不厌”的情谊,可不是新冒头的“乍见之欢”能比的。

_abc9183.marked.jpg

不是特别辣,味道刚刚好。

老街坊围桌而坐,冬日悠悠,人也悠悠。晨光拂面添面香,不做神仙不称王,这才是属于益阳这座小城的肆意。

_abc9298.marked.jpg

埋头吃面。

莫叔家不仅做早餐,午餐也做,午餐有各类粉面、盖码饭、火锅。

1c1cc235c2be966edebe99897c9991b.marked.jpg

价格表。

冬天总是离不开热腾腾的火锅,我最喜欢他们家的财鱼火锅,可以大口吃肉肉,不容易胖,还不容易上火。

img_2020.marked.jpg

份量扎实的财鱼火锅。

在小莫同学的强势助力下,面馆如今已开通了美团和饿了么外卖渠道。

_abc9355.marked.jpg

刚装好的外卖。

讲真,虽然我常吃外卖,已经练就了金刚胃,但这么干净的外卖我还是第一次见。

_abc9388.marked.jpg

萍阿姨正要去送外卖。

不同于流水线式的外卖作坊,莫叔家的食材新鲜得不能再新鲜,店内环境也透着让人放心的光,地沟油什么的完全不存在。

味道则是普罗大众,没有过多奢华,就是家常菜的感觉。

img_2016.marked.jpg

财鱼盖码饭。

若明日还有暖暖的阳光,我要醒在闹钟之前,无需行色匆匆,无需踩点狂奔,慢悠悠地去莫叔家吃个早餐,开启崭新的一天。

图:王新凤

文:王新凤

来源:红网

作者:王新凤

编辑:张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12/16/634542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