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人在农网改造现场施工。(刘斌峰 摄影)
电力工人在农网改造现场施工。(钟玉珏 摄影)
红网时刻12月19日讯(记者 李慧芳 通讯员 刘元辉) “通电了,今后再也不会为用电发愁了。”12月19日,随着邵东市牛马司镇卫星村1号台区低压配电柜总断路器开关合闸送电,村民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卫星村配电台区改造升级工程的竣工送电,标志着国家电网邵阳供电公司正式提前一年完成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提前竣工,得益于邵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双牵头双组长的电力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各县市政府共召开农网改造升级推进会、协调会、现场办公会等16次,警企联动开展保护性施工12次。也离不开国家电网邵阳供电公司克服诸多困难保安全促进度强质量所付出的努力和奋斗。
统计数据显示,在“十三五”期间,邵阳供电公司已完成农网投资34.36亿元,共完成314个自供区村、462个中心村、626个贫困村的电网改造升级任务、433个点的光伏扶贫接网工程,161处易地扶贫搬迁配套电网工程。全市农村户均配变容量由1.18千伏安提升至1.79千伏安,供电可靠率由99.783%提升99.80%,综合电压合格率由99.126提升至99.762%,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强市发展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仅2019年,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共计批复邵阳市农配网工程项目169项,1623个单项工程,涉及行政村503个,投入资金7.4亿元。
提前完成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任务,直接受益的是当地老百姓。“有了充足的电力,扶贫队帮我们搞起了黑木耳加工和制茶产业,生意越来越好,日子红火起来了。”新邵县小河村党支部书记刘泽荣告诉记者,农网改造后,村里新增加4台变压器,户均供电容量超过2千伏安,今年全村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累计实现产值达4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在洞口县青山村,充足的供电让猪舍杀菌、成品保质等不再是问题,黑猪养殖、“瑶味坊”红油辣椒酱等产业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在隆回县小沙江镇旺溪村,新增的4台配电变压器共计容量850千伏安,有了电力的支撑,该村开始着手打造种植、采摘、旅游一体化的产业链条,走出一片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
来源:红网
作者:李慧芳 刘元辉
编辑:张立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