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帮扶在一线|易地搬迁后,他带着257户用小藤椅“编”出好日子

来源:红网 作者:杨艳 罗奋飞 周代红 向志安 编辑:高芹 2019-12-23 13:41:06
时刻新闻
—分享—

8.marked.jpg

42岁的戴春国带着257户“搬迁人”编织藤椅致富。

9.jpg

小小的藤椅承载了贫困群众脱贫的希望。

红网时刻记者 杨艳 通讯员罗奋飞 周代红 向志安 永顺报道

从家到藤椅厂只有短短300多米的距离,却是向秋生走过的最幸福的路程。62岁的他,每天不知疲倦地往返其间,他知道这300多米的距离,是自己摆脱贫困,点燃致富梦的希望。

永顺县小溪镇三合村是小溪最偏远的村组之一,从村里出发徒步5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通车的地方。山路崎岖、河道蜿蜒,一路上要蹚过10多次河。很多小溪镇的村民为谋生计,纷纷外出打工,到浙江一带做藤椅。没想到在脱贫攻坚的关键节点,因为戴春国,小溪镇的乡亲们再次与藤椅结缘。

42岁的村民戴春国,因为家境贫困,上完初中后便随同村人外出务工,在珠海做过玩具,后在同乡的介绍下,进入浙江一家藤椅厂,做了将近20年的藤椅工。2014年,戴春国因两个孩子上学等原因致贫,被评上建档立卡户,他所在的鲁家村也因生存条件恶劣而被永顺县列入易地扶贫搬迁范畴。

00.marked.jpg

2018年12月,大家一道入住芙蓉镇的“新家园”,开启幸福之门。

000.marked.jpg

昔日的邻居又聚在了一起,大家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永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将小溪镇958户3517人的搬迁安置区选址在芙蓉镇的黄金地段——太平安置区,这里充分考虑了易地扶贫搬迁户的新生活发展,一分钟可到卫生院、农贸市场,两分钟可到学校,三分钟可上高速、进高铁站。

2018年12月,戴春国和众多小溪搬迁人一道入住芙蓉镇的“新家园”,永顺县委县政府引进了同康制衣、万城鞋业等公司入园办厂,解决了部分搬迁户的就业。

“我们小溪人吃得苦、有手艺,现在大家又聚集在了一个新家园,为什么不尝试创业、抱团发展呢?”这个大胆的想法冒出来,让戴春国自己都惊喜不已。2019年3月,他找到安置区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鲁开忠沟通创业想法并表示从小就习惯了乡亲们相互帮助的生活,以后更要互帮互助,共同致富。

不等不靠谋新路,自力更生奔小康,这不正是易地扶贫搬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吗?鲁开忠一边鼓励戴春国好好谋划,一边向主管领导汇报。此事得到了永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彭涛的大力支持,他现场办公协调厂房,同时小溪管理局和经信局为大家解决办公场所,很快,永顺县国兴家具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新家园”的乡亲们,纷纷报名入厂务工。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为人诚信的戴春国很快拿到了浙江临海盛隆休闲用品公司160个货柜2400万元的订单,深圳市致远科技有限公司还委派专人冯伟波驻点永顺县国兴家具有限责任公司,产品联合出口美国。

作为“搬迁人”的创业领头羊,戴春国的努力换来了收获,今年计划销售500万元,现已突破700万元。他满满的雄心壮志,将扩大生产规模。

10.marked.jpg

戴春国指导村民编织藤椅。

小小的藤椅承载了贫困群众脱贫的希望。现在藤椅厂务工的257位搬迁人,白天上班编织藤椅,晚上串门拉家常,笑声连连,幸福无边。

产业扶贫,贵在精准。小小的藤椅,如何成为精准的项目,谱写当地扶贫的大文章呢?太平安置区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鲁开忠说,就是因地制宜、因事因人制宜。对于易地搬迁群众来说,越小的、越简单的项目越好,而且当地老百姓有编织藤椅的技术基础。而最关键的是,搬迁户当中的能人脱颖而出,他们有技术、有思想、有胆识,通过在政府指导支持下的创业,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脱贫,还带动了大量搬迁户共同发展,让“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成为搬迁户的思想共识。

来源:红网

作者:杨艳 罗奋飞 周代红 向志安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12/23/639217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