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乡市:坚持制造业立市 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刘石江 编辑:吴思静 2019-12-24 09:34:2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12月24日讯(宁乡站记者 刘石江 小范婷 通讯员 陈小彦)砥砺进取捷报传,奋发有为勇争先。2019年,对于宁乡,注定是历史坐标系上熠熠闪光的一年。

12月16日,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专业研究机构、社会智库中郡研究所正式发布《2019县域经济与县域发展监测评价报告》,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新鲜出炉,宁乡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跃居全国第25位、中部第3位,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排名跃居第18位,比上年前进5位,成功挺进全国二十强。

ffd51c30-18b6-4818-aa0e-f1fd6f20a5c4.jpg

加速项目建设,实力“撑起”高质量。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今年以来,宁乡共新引进产业项目101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特别是引进了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比亚迪动力电池、50亿元的长沙格力冰洗生产基地、50亿元的云轮科技等一批重大项目工程。元至11月,全市投资过千万元项目530个,完成投资400.2亿元,投资完成率为100.05%。其中新开工项目204个,开工率为102%;169个工业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88亿元,58个实现投产。元至11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其中产业投资增长10.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63.8%;制造业(含高技术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1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49.3%。

今年以来,宁乡围绕“制造业立市”,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营商环境优化年”建设,打造了食品加工、储能材料、智能家居及装配式建筑、先进装备、新材料、孕婴童及时尚鞋服等6个新兴优势产业链,市域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面超预期,高于全国、全省、长沙市平均水平。元至11月,全市GDP同比增长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4%。高质量发展指标显著提升,规模工业研发经费同比增长5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

优化营商环境 硬招“支起”软环境

“哪里的营商环境好,哪里的企业就多、哪里的企业家就多。我们不能自弹自唱、自娱自乐,一定要搞清楚企业需要什么、外地有什么,再来研究我们给什么。”这是宁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周辉对营商环境的认识。

12月12日,记者在宁乡市民之家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看到,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络绎不绝。长沙鸿泽澳龙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婷在服务中心窗口,不到10分钟就办妥了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业务。“现在办业务,只进一扇门,只入一个窗,一次就办好,太方便了。”周婷感慨道。

办理业务“轻松”,切实增加了群众的获得感。过去,不少群众到政府办事的一大感受是“麻烦”。而现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变了政府部门“各自为战”局面,群众办事只需跑一个窗口即可办成。

ab126a11c1584b2aaefb3589e795f7e7.jpeg

近两年来,宁乡一直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发力。2018年,该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融合发展的做法,获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通报表扬;2019年,“三无城市”(无证明城市、无收费园区、无跑腿审批)创建相关经验,获央视等多家媒体推介。

今年,宁乡按照“成熟一批、公布一批、实施一批”原则,第一批梳理公布的103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全部落地落实。12月6日,又公布了第二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242项。目前,宁乡还有590项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占“最多跑一次”事项53%。

注重民本民生,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一项项民生新政、一桩桩民生实事落地生根,幸福花开的故事生动地写进了宁乡人民心间。

7441e8e1-32ab-4aaf-b52e-c9d9d364ccac.jpg

“很快就拿到了补助,十分顺利!”市民李女士的父亲因公落下残疾,此前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拿到补助,当她听说宁乡开设了网上信访平台之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上网填写了资料,不久就得到了令她和父亲都满意的结果。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各种渠道的群众反映综合起来受理和解决”的重要指示精神,2018 年9 月以来,宁乡创新构建“316”群众工作新格局,不断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宁乡路径。一年来,共调处各类纠纷10287件,调解成功10212 件,比例达到99%,2019 年全市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9.6%。与去年同期对比,全市八类恶性案件下降18.8%,群众安全感持续增强。

标准化的运动场地、鳞次栉比的教学楼、现代化教学设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今年9 月开学的合安小学,学生们尽情体验着优质的校园生活。宁乡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2019 年,全市投资8 亿多元用于城区学校建设,新建塘湾、合安等9所学校,新增学位12870 个。

有品质有温度的医疗服务、高效便捷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加大的住房保障力度、全力推进的“一圈两场三道”建设,等等这些,使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在家门口升级。

来源:红网

作者:刘石江

编辑:吴思静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12/24/641122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