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谭伯牛:借高铁春风 走向更远地方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编辑:刘良骏 2019-12-26 16:06:21
时刻新闻
—分享—

DSC_2795.JPG

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谭伯牛以《圣代盛文章我征仍未央》为题发表演讲。

红网时刻记者 潘锦 长沙报道

高铁不但汇聚“财气”和“人气”,也悄然改变着文化。它串联起说走就走的旅行,串联起千年湖湘的山水、名城、人文、历史,让诗与远方触手可及。

12月26日,由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和湖南省碧桂园地产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高铁入湘十年”座谈会在长沙召开,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谭伯牛以《圣代盛文章我征仍未央》为题,为大家分享了“高铁+新文化”,被高铁重塑的文化地标之旅。

湖湘文化成为湖南精神的载体,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名片,跟“湘军”的崛起有关。谭伯牛认为,“湘军”崛起有一个重要原因,一是湖南人能够走出去,二是能让别的地区的人进入湖南。

在很长一段时间,湖南人很难走出去,不管是到北京、南京、四川、广州,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因为湖南曾经是“四塞之国”,北边是长江,东西南边都是大山。因为地理限制,两千多年历史上,湖南人一直没有多少“存在感”,宋代稍有一点起色,但是真正爆发还是因为“湘军”的崛起。

“圣代盛文章,我征仍未央”是曾国藩的两句诗,谭伯牛认为很切合高铁主题。现在是一个大时代、新时代,“圣”者通也,内部交通要便利;“王”者往也,内部通了,去到外面任何地方,才能做到这个。内圣外王,这是盛世的影响力。“文章”的本意是纹路、图案,如果从高空观看,现在中国大地上的高铁线就是这样的“文章”。

“我征仍未央”可以用来解读一下湖南人的出行。首先是“出得湖”,这个湖是洞庭湖。谭伯牛说,在很长一段时间,湖南人要有所成就,在家乡是很难做到的,要成名、成功,需要离开湖南。那个时候离开湖南跟今天不一样,那时候做生意的人比较少,打工的也少,主要是参加科举考试,做官,要去北京。个人的理想、欲望要实现只能去北方,去北方就要出洞庭湖,这就是“出得湖”。

宋代以来,湖南人去的地方多了一点,不只是北方还有东边。渡过长江,沿江东下,江浙地区是中国文明富盛之地,也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湖南人到那边,有商业的行为,有文化交流的需求,多了一个往东边的方向。

谭伯牛说到与湖湘文化有关的人,提到“湘军”领袖曾国藩、胡林翼,他们都是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当了进士,入了翰林院。还有左宗棠也去了北京,但最后回了湖南。

东征,“湘军”胜利,最后收复南京,湖南因此培养了很多人才,获得了财富,“湘军”集团在中国政坛上取得了重要地位。东南的财富来到湖南之后,湖南的基础建设、教育得到非常大的发展。全国一流的师资、文化人才都在长沙出现。

晚清和民国初年的长沙是真正“黄金时代”的长沙,当时最著名的学者梁启超就到湖南一个时务学堂担任总教学,全世界当时最著名的哲学家罗素到中国演讲,只有两站,一站是北平,一站是长沙。那时的湖南除了内部的通顺外,外省的人也非常愿意来到这里。同时,很多湖南人也走了出去。

南边,在那个时代,虽然广东地区是中国最早的外贸中心,但是湖南人去广东的不是很多。湖南人那时去广东很艰难,南岭很难逾越。湖南最重要的交通还是靠湘江,湘江到广东很不方便。

从真正影响湖湘文化,创立“湘军”的人来说,他们有地域性,就是湖南省中部交通最不便的山区,安化到新化,包括整个湘乡市、娄底地区、部分邵阳地区。山区交通很不方便,但几乎所有的“湘军”集团重要人物都来自这个地区,从曾国藩到毛泽东,他们的少年活动地区都在这些地方。

曾国藩当年考中进士后去北京翰林院供职,从家乡出发,经过白果,到湘乡,往宁乡走到长沙,不到200公里的路,他走了8天。谭伯牛说,今天的高铁,从长沙到娄底,几十分钟就到了。古人和今人最大的区别在这里,我们可以用时间换空间,古人空间和时间都没有办法缩小,但我们行程中失去了很多诗意和思考的时间,这也是一个损失。

古人“出湖南”,水路会快一点,逆风情况下,湘江每天可以走25公里到30公里,顺风在50到60公里之间。从今天长沙的坡子街或者小西门出发,往湘阴到岳阳,再到汉口。这就是以前湖南人在“出湖”之前两段最重要的过程。

“有句话叫内圣外王,我们践行这句话,湖南内部就能够通畅。”谭伯牛说,希望湖南人借着高铁的春风,在湖湘文化的滋养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向更远的地方。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编辑:刘良骏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12/26/641722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