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话中国新闻奖主创 | 湖南广电:从十八洞村到青春丝路 镜头对准人民

来源:红网 作者:王嫣 编辑:刘良骏 2019-12-28 14:37:03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感知社会冷暖,弘扬正能量,讲好湖南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红网特别对话湖南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媒体代表,即日起推出“对话中国新闻奖主创”系列报道,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融合创新、拓展阵地,增强“四力”、扎根人民视角,探寻新闻精品创作背后的故事。

红网时刻记者 王嫣 长沙报道

11月初,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湖南广电集团斩获六项奖项。

其中《新闻特稿:十八洞村这五年》(以下简称:《十八洞村这五年》)《我的青春在丝路》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广播系列报道《一号档案》、电视系列报道《咱们乡亲好样的》获二等奖,广播编排《全省新闻联播》、电视专题《湘商闯老挝》获三等奖。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如何讲好主旋律故事,吸引并留住受众目光,湖南广电人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最生动、有力的答案。

近日,记者特别对话《十八洞村这五年》主创人员、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对外报道部主任刘安戈,《我的青春在丝路》主创人员、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制片人傅卓,还原从十八洞村到青春丝路上,镜头背后的那些动人“风景”。

十八洞村里的“荣誉村民”

五年忠实记录 还原鲜活脱贫故事

10.jpg

《新闻特稿:十八洞村这五年》报道画面。

五年光阴,数次造访十八洞村,记录下这里的点滴故事。这个坐落于湘西边陲的小村落,对于刘安戈和团队同事们来说,不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地名,更寄托着他们心中的一份特殊情怀。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湘西十八洞村视察,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一个多月后的2014年1月,刘安戈和报道团队的同事就第一次造访了十八洞村。

“当时村民大都在外打工,我们到十八洞村后,进行了一个初步的踩点,了解了村里的一些基本情况。”也就是这之后的多次深入采访,让刘安戈和同事们捕捉到了村民们最真实的心态。

在刘安戈的印象中,依然清晰地记得,2015年底的群众评议会上,村民们投票,给扶贫队长投出倒数第一的那一幕。那一幕让刘安戈真切地感受到扶贫工作的艰巨和复杂性,也感受到了做报道的如履薄冰。

当记者问道,拍摄到这些素材后,是否和预期有出入,是什么原因坚定了整个团队要长期记录的决心呢?

刘安戈坚定地回答说,“我们一开始就没有任何拍摄预期,就是希望记录一个贫困村的脱贫过程,而不是脱贫结果。因为我们知道真正有意义的是过程,所以这个过程中的一切,都是有记录意义的”。

也就是在这样的拍摄思路下,刘安戈和同事们的脚步遍布了整个十八洞村,在五年时间里,用镜头忠实地记录下了这个小村庄村民思想转型路上的阵痛与变化,扶贫工作中的矛盾与抉择。

为了引导当地村民脱贫,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根据当地的种植传统,选定了猕猴桃作为脱贫主导产业。工作队为了避免低端竞争,决定引进两个优质品种,但相应的种植成本也提高了,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原本的扶贫款不够用了,出现了1600万元的资金缺口。当工作队提出要找银行贷款解决时,村民们立马炸开了锅,背上一身债来发展产业,这让很多村民在当时都无法接受。

刘安戈和同事们一直跟踪记录下了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在产业发展上的每一步思考,在充分掌握了贷款给村民心态带来的冲击的情况下,他们在群众评议会前对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了初步预判,因此,提前在会议现场安装了四路隐蔽的摄像头,把这个投票的全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刘安戈感慨道,“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不是提前布置,很可能村民碍于我们在现场拍摄,或许就不会在打分中真实暴露他们的意见与怨气,这极具戏剧冲突的真实一幕很可能就不会出现”。

在十八洞村的猕猴桃园第一次挂果时,刘安戈和同事们特地把当初对贷款发展产业意见最大的村民请到了果实累累的园地里,当村民说,如果在猕猴桃园里再一次评议干部,只恨不能把自己分成十份,投出十票时,刘安戈和同事们由衷地感到,作为历时五年的记录者,一切的辛苦都值了!

在五年的采访拍摄中,刘安戈和同事们不仅留下了十八洞村脱贫路上珍贵真实影像,还和村民们建立了如亲人般的融洽关系。

“之前我们去村里,村民们见面寒暄都说‘过来了啊’,后来熟了以后,我们去村里,村民们见面寒暄说的是‘回来了啊’,这是最让我们感到亲切的地方。”在采访期间,十八洞村村支两委以及全体村民授予了报道团队“荣誉村民”的称号。

刘安戈表示,十八洞的精彩,正在逐渐铺开。我们的报道,也许还只是未来十八洞村波澜壮阔发展画卷中的一小段。明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地划上句号。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千年期盼,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记者编辑大书特书的伟大征程,是我们做出好作品的一个“富矿”。

青春丝路上的“追梦者”

深入极致环境 讲述“小人物”的“大情怀”

12.jpg

《我的青春在丝路》第三季宣传海报。

和《十八洞村这五年》一样,《我的青春在丝路》是湖南广电围绕主旋律深耕发力,精心打造的又一匠心力作。

“浩荡世界,不负青春去远方。” 这是《我的青春在丝路》第三季海报上饱含深情的宣传语。这个充满“芒果味道”的新闻纪录片,共播出三季,摄制组奔赴2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行程超过300万公里。

2017年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召开,进一步启发了傅卓和同事们的思考: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去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他们给当地带去了什么?又经历了什么?观众肯定也和我们一样,希望对这一切有更多了解,这就是纪录片《我的青春在丝路》的创作初衷。

随后,多轮调研逐步展开,头脑风暴从清晨进行到深夜。经过反复讨论,傅卓和同事们达成共识:选择摒弃以往惯用的“高大全”路线,另辟蹊径,聚焦一个个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里“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年轻人。通过记录他们真实的工作生活状态,让观众感受这些“小人物”在异国他乡的奋斗与坚守、快乐与忧愁。

拍摄思路确定后,如何挑选拍摄人物,又是一项耗费时间的难题。傅卓和同事们用了大量的时间,跨越时差,打越洋电话,和拍摄对象通宵达旦地进行沟通。

傅卓告诉记者,“因为拍摄地点在国外,去当地拍摄的成本很高,所以我们在出发前,会尽可能地充分了解拍摄人物,确定他是否适合作为拍摄对象”。

开拍后,节目组向每个国家派出了一支导演团队,各个导演团队带来了不同风格,却同样精彩的青春故事。

傅卓和同事们一起,用镜头记录下了在巴基斯坦警察持枪保护下帮助当地种植杂交水稻的农业专家蔡军的真实生活,还原了在喜马拉雅山脉上开挖隧道,帮助尼泊尔实现“南水北调”的工程师胡天然的日常点滴……一个个“一带一路”上的中国青年人物形象,通过纪录片的呈现,变得立体、鲜活,一个个可感、可触的真实故事,牵动着无数观众的心。

傅卓如今回忆起整个拍摄过程,依旧十分感慨:“这个过程真的很艰难。从第一季到第三季,每一季都有很难的地方,这其中,有团队的因素,也有国外的突发情况。每一个导演团队都在陌生而极致的环境里,经历着非同寻常的考验。”

“在马达加斯加,拍摄团队遭遇当地麻疹疫情大爆发的危险境况,该国 20个大区发生上万例麻疹疫情,包括中国在内的援外医疗队都十分谨慎,摄制组跟随医疗队前往最偏远的村落义诊,进行跟踪拍摄;在阿富汗,由于当地特殊的安全状况,摄制组全程穿着防弹衣,乘坐武装防弹车,在当地人员持枪保护下进行采访拍摄……”

正是因为整个团队这样的敬业与坚持,才有了这部有情怀、正能量,讲述中国式青春的高质量纪录片,才能感染、激励无数年轻人。

谈及此次荣获中国新闻奖后的感受,傅卓笑着说,“这个奖项含金量很高,其实我从来没想过会得这个奖,我和同事们也没有期望要通过这个节目达到什么高度。于我而言,当一个作品要署上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就会格外认真,这是我的职业本能,也是我一直以来所坚持的。纪录片中,这些年轻人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如此奋力、专注地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从不标榜自我牺牲,用饱满的热情迎接挑战,这些人就是中国的未来,我们拍摄这部纪录片,也是希望观众能感受到这份热忱”。

相关链接:

早前报道:重磅!湖南17件作品分获第29届中国新闻奖一二三等奖

来源:红网

作者:王嫣

编辑:刘良骏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12/28/644092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