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摘帽进行时丨尽锐出战 新化脱贫攻坚“不获全胜不收兵”

来源:红网 作者:李响炮 刘明 杨成伟 编辑:杨滋 2019-12-30 09:44:50
时刻新闻
—分享—

??????????.jpg

产业扶贫硕果——新化出产的多花黄精。

??????????????.jpg

上梅街道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

红网时刻记者 李响炮 通讯员 刘明 杨成伟 报道

“我家5口人分到了540元。另外,住在位于集镇的安置点,比山上平坦多了,交通方便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小雪刚过,寒潮使气温骤降,但也没挡住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田家村村民从四面八方赶往村部的脚步。当天上午10点,在进行相关脱贫知识培训后,分红在村民的期待中如期开始。

田家村由此前的田家村、米家村在2017年合并而来,是省定深度贫困村。该村山多地少、地质灾害点多,不利于农业生产,“田家无田,米家无米”这句民谚道出了当地较差的经济状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该村是无集体收入的“空壳村”。

如今,“空壳村”变“阔气村”,村级主干道提质改造,联组公路通往每家每户,安全饮水工程已完工,位于集镇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在去年底已投入使用,村里的小学改造设立了教师周转房,建起了百合种植基地、楠竹加工厂、山胡椒油基地,不仅使部分贫困户有了务工收入,还让村级集体收入有了来源。

深度贫困村是“贫中之贫”,田家村的蝶变既是新化县脱贫攻坚的成效体现,也是新化县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写照。

产业扶贫——

“3+5+2”扶贫菜单,花开硕果香

新化县地处湘中偏西,是一个拥有3636平方公里面积、152万人口的革命老区县。由于历史及自然原因,新化形成了高寒山区、水淹库区、石灰岩干旱区“三大贫困带”,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数量分别居全省第一位、第二位,贫困人口多,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

产业扶贫是造血式扶贫,是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关键所在。站在槎溪镇油坪溪村的山坡上,举目望去,起伏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如今,村民们看着这些连片的山林,会情不自禁嘴角上扬,因为这山林之中藏着村民们埋下的“黄金”——黄精。

新化是中国多花黄精主要产区,自古有采挖、种植和食用黄精的传统。但“新化黄精”飞出大山,飞向全国、飞往世界却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事情。这要得益于新化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产业发展的支持。

而发展黄精产业,仅仅是新化县扶贫菜单里的一道“小菜”。近年来,新化结合县域特色确定了“3+5+2”扶贫菜单,即集中培育茶叶、中药材、油茶三大支柱产业,发展壮大肉牛、新化水酒、白溪豆腐、特色果蔬、稻田养鱼五大特色产业,巩固提升粮食、生猪两大传统产业。各乡镇、村确定了“1+2”(一个主导产业、二个特色产业)扶贫菜单;贫困户“1+N”(围绕全村的主导产业,按照“一户一策”原则自主选择发展种养产业),即贫困户可围绕全村的主导产业,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通过“点菜”自主选择扶贫项目,帮扶部门提供“配菜”并跟进后续帮扶,政府“买单”促进全面精准脱贫。基本做到了“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产业帮扶”。

根据产业“扶贫菜单”体系,2017年—2019年,全县共实施村级主导产业项目641个、省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3个,共发放奖补资金3.39亿元,除今年新录入的部分贫困人口外,实现了贫困人口全覆盖。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5197元增加到2019年的9820元(预计),年增长11.2%。

“扶贫菜单”体系也让县里的农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近三年来,全县新扩茶园1.81万亩,达到8.01万亩;新扩中药材2.8万亩,达到18.5万亩;新扩油茶林1.1万亩,达到14.6万亩;新扩水果2.73万亩,达到19.93万亩;常年稻田养鱼面积15万亩左右。

产业花开硕果香,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愈发增强,为贫困户脱贫提供了稳定保障。近3年来,新化县共对18万贫困人口发放自主发展产业奖补资金3.24亿元,人平达1800元。通过贫困户自主产业项目、村级主导产业项目、省级重点产业项目的实施,带动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以上两项,使贫困人口人平增收可达3000元。2017年、2018年新化县农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920元、8871元,分别增长10.4%、12.0%。今年前三季度,新化县农民可支配收入达7471元,增长11%,增幅均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

8ba04921-04c5-4a1c-b873-4482f44b96a1.jpg

“春风送岗促就业,就业扶贫奔小康。”每年春节前后,新化县都会举办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主要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外出返乡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

234e3649-d74b-4ba7-8804-e5594ace1ad7.jpg

贫困户杨红2019年参加新化县人社局组织的育婴员免费培训,10月份获娄底市现代服务业技能大赛二等奖。

就业扶贫——

变“输血”为“造血”,让贫困群众捧牢“饭碗”

近年来,新化县“培”“搭”“建”三管齐下,推进就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散布于高速路口或交通便利的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扶贫车间,广布山野的农村合作社,为贫困户家庭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进而摘帽脱贫提供了重要保障。

42岁的苏业仁是新化县炉观镇衡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上有两位80岁的老人要赡养,下有小孩要读书,一家5口人的生活捉襟见肘。

在镇人社站的帮扶下,苏业仁参加了新化县就业服务中心组织的免费中式烹调培训班。培训结束后,他应聘到王爷山食品公司从事制卤(豆制品)工作,月收入上了4000元,年收入超50000元,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苏业仁说:“是就业培训让我有了一技之长,过上了有收入、有脸面的日子,感谢党的好政策。”

在新化,因技能培训走上工作岗位的贫困劳动力,每年近1000名。新化人社部门积极实施农村劳务经纪人认定和村级贫困劳动信息采集工作,加强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因地制宜开展烹调、育婴员、保育员、家政服务、创业等工种培训。

据统计,2014年以来,新化县共举办劳动技能和生产技术培训班36期,参训贫困劳动力达3750人。培训均由政府“买单”,考核合格者可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还可到与政府部门签约的用人单位工作。

新化县通过开展“扶贫日现场招聘会”“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一系列活动,为贫困劳动力送岗位;还与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广东韶关市翁源县开展劳务合作;组织有就业意愿还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130人赴长沙参加专场招聘会6次,赴娄底市参加专场招聘会4次,不少贫困劳动力当场达成就业意向。

在互联网产业园还开辟了网络招聘常年通道,优先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服务,今年,通过网络通道报名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有86人。2014年至2019年,新化县举办县内专场招聘会8场,参展企业共360家,提供就业岗位6800个,达成就业意向2712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80人。

为了使年龄大、文化低、无技能的贫困户能就地打工增收,新化县设立了公益护林员、社区和易扶安置点保洁员等一系列公益性岗位。目前,全县扶贫专岗共有3600个,在岗人员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同时,建立了县外用工信息库,为1420人向291家企业410个岗位进行人岗匹配,推荐2053人次,成功匹配390人,每月开展贫困劳动力信息抽查1100条、岗位信息抽查1100条。

此外,对成功介绍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并跟踪服务12个月以上的就业服务机构,按每人3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按省外400元、省内200元、娄底市内100元的标准给予交通补贴。2016年至2019年,贫困劳动力一次性交通补贴44082人1529.42万元,在全省做到了发放资金最多、享受人数最多、覆盖范围最广。

?????????????????????.jpg

新化电商扶贫“农家学院”第三期培训班开班。

消费扶贫——

山货出山,贫困户腰包鼓起来

时下,已进入严冬季节,但让新化贫困户们感到温暖的是,他们菜园子里、家里的农副产品有了好销路。今年11月末,在新化娄怀高速出口200米处的盐井食府菜馆,一场“爱心消费扶贫”活动正在此火热进行,餐厅的展台上展示着来自新化本地的特色农产品,既有腊猪肉、腊鱼,还有高山蔬菜、农家土鸡、手工穇子粑等,吸引着不少外地食客品尝和选购。

“真的太好了,不用再搭车把菜担到街上卖了,又冷还要挨饿。”新化县枫林街道办的贫困户孙书兰在当地社区工作人员的牵线搭桥下,让她的农产品直接从田间卖到餐桌,仅当天,她的收入就有1900多元,这是新化县开展“消费扶贫”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除了线下卖,更多的是选择“触网”,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了脱贫致富。“新化味道”电商扶贫小店是一个微信公众号,于2019年8月份上线,集“电商产品、网商店铺、新化旅游、电商扶贫、文化传承”等资源于一体。平台上售卖的新化黄精、白溪豆腐乳、坛子米粉肉、野生红花鱼、外婆菜、黄精面、苦荞麦粑、高山土鸡等都是新化地道特色美食。

“‘新化味道’电商扶贫小店平台上在售的所有农副产品,大部分来自县里的各个贫困村,并由贫困户们收集起来的。”该平台运营管理负责人介绍说,平台不但不收取用户的平台使用费,而且还免费帮助用户管理经营店铺。平台运行两个多月来,注册店家用户300余个,交易销售额超过240万元。

今年5月份,新化县政府对外发布《关于大力推广湖南电商扶贫小店深入开展消费扶贫的通知》,推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带头参与,动员民营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从而加速农产品出村上行。

截至目前,新化县已实现全县电商销售农产品零售额46338万元,其中贫困村农产品电商交易额4316万元,有销售当地贫困对象生产的农特产品业绩达到5万元的示范网店350个。今年上半年,新化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以全省第一的考核成绩顺利通过国家商务部、省商务厅两级中期绩效评价考核。

“大力开展消费扶贫,不仅打通和拓宽了生产到消费的‘最后一公里’,还有利于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促进新化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新化县委副书记周海强说。

???????????????????????????????????????.JPG

安置户正在蔬菜基地除草、松土,身后的漂亮新居就是她们的“新家”。

易地搬迁扶贫——

挪“穷窝”换新业,搬出来的幸福新生活

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但在新化奉家、天门、水车、荣华、田坪、大熊山等众多乡镇中,因高山阻隔、交通偏僻、水源短缺、土地贫瘠等多种原因,一方山水养不起一方人,更养不富一方人。

新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雪峰山脉东南麓、资江中游。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境内形成了“高寒山区、水淹库区、石灰岩干旱区”三大贫困带,数万群众生活在这些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环境脆弱带、生产资源贫瘠地,生产生活环境十分恶劣。

作为全省搬迁人数最多、工程量最大的县之一,“十三五”期间,新化县委、政府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一号工程”,举全县之力,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打响了一场“改穷貌、换穷业、拔穷根”的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

在全县126个搬迁安置项目中,有124个为集中安置项目。对这些建设项目,严格按照“统一规划选址、统一施工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建设风貌、统一质量监理、统一建设招投标”的“六统一”要求,做到风貌统一、质量可靠、配套完善。

在规划选址上,紧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让集中安置点靠近“旅游景区、乡镇或行政村中心区域、县乡产业园区和县城区”,着力打造易扶新村。

走进新化县西河镇河西安置基地,“扶贫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咔嚓、咔嚓”,一条耳机线在陈小莲手中翻飞,不到两秒钟,细如发丝的耳机导线就被剪成了两长两短。陈小莲和她的工友们正在赶制订单产品。“一年大概有2万元的收入。”陈小莲说。

为让易地搬迁群众有致富门路,新化县累计有53个项目共265栋安置房实行了“1+3+X”拎包入住建设,建成门面面积112104平方米,安置户10年内可对门面进行出租或自主经营,做到了“楼上住房、楼下就业”,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顶层设计的“最初一公里”和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后一公里”无缝对接。

在产业发展、就业拓展及管理服务等方面,新化县又结合农业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和引导搬迁户依托现有资源,大力发展“两茶一药、五特、两传统”等十大特色种养产业,以自己直接种植或者以山林地、小额信贷入股、劳动力务工等形式加入各类新型农业合作组织,通过产业发展实现稳定脱贫。

经过三年的艰辛努力,如今全县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总投资20多亿元,建设项目126个,建成房屋533栋、97万余平方米,建设附属设施30余万平方米。9093户贫困家庭、3443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沐浴着党和国家的政策光辉和温暖,告别了穷山窝,迈上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jpg

新化县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

健康扶贫——

基本医疗有保障,不让“病根”变“穷根”

新化县是一个以山区为主的农业大县,山区老百姓看病难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新化县委、县政府把健康扶贫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认真落实国家健康扶贫政策,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努力实现每一个村“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和“让群众看得起病”,为贫困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出台了县域内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所有医疗单位“一站式”结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等具体政策措施,形成了各部门合力推进健康扶贫工作的格局;全县对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医疗保险,其个人缴费部分由县民政局全额资助;对城乡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县政府按其当年个人缴费标准的50%予以补贴;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住院医药费用,其综合报销比例保证在85%以上;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核报比例比其他人提高5%;从2018年8月1日起,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都享受基本医疗、大病保险、扶贫特惠保、民政医疗救助、医院减免、财政兜底等“六重保障”,所有医疗单位对贫困人口全面落实“一站式”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

维山乡碧水村患者曾某,7岁,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的孩子;患者因体弱多病3年在县内多处诊治,B超检查出脾脏肿大,具体病因不明,因家庭困难没条件去省市医院诊治,一直得不到有效救治。今年6月27日,当地村卫生室向患者亲属介绍了远程医疗,在县卫健局的帮助下,就在碧水村卫生室,通过远程会诊平台申请到省人民医院专家会诊,经胰脾外科与儿童血液科两位专家联合远程会诊,做了明确了诊断,该患者是得了一种遗传性血液病;根据专家的指导完善了其他检查后,经县卫生健康局联系,通过省人民医院远程接诊和住院安排,当即为患者安排了住院床位,目前这位患者经手术治疗已完全康复。

从2018年年初开始,新化县积极争取中国光大集团的援助和支持,县人民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在全县选择29个偏远山村建立了村级远程医疗点,这些村级远程诊室既联通县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又联通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湘雅医院、省人民医院等省市医院,还联通国内其他著名医院;2019年新化县已开展远程医疗1282例,其中远程会诊192例(与省级医院会诊5例),远程心电诊断1090例,山区贫困患者占比达85%。随着村级医远程医疗的开通,山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市县医院专家的诊治,许多贫困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新化县在全省率先开展村级远程医疗,其工作获得了省市卫生健康部门的充分肯定。2019年10月,新化县被安排在全省贫困县卫生健康远程医疗培训班上作典型经验介绍。

兜底扶贫——

不落一人,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今年,我家按照政策享受到了一类低保,看病、吃饭不用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日前,当谈及精准扶贫时,新化县曹家镇81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曹之满老人满怀感恩。

新化县是湖南省第一人口大县,也是湖南最大的国贫县。截至2018年底,全县尚有贫困村71个,未脱贫人口45990人,持证残疾人3.5万余人。为加强社会救助政策与脱贫攻坚政策有效衔接,新化县坚持高位推动实现纵深治理,加强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对社会救助限制性准入条款进行全面清理;将社会兜底保障工作纳入全县脱贫攻坚作战指挥体系;加强部门联动与行业指导,定期研判社会兜底保障领域突出问题,推进扶贫信息共建共享。

2019年以来先后召开三次全县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推进会和二次残疾人两补清理推进会,以查漏纠错、精准保障为重点,扎实做到精准保障;严格按标施保,按省定标准将农村低保调增到一类310元、二类240元、三类170元/月,月人均补差199元;城市低保调增到一类500元、二类400元、三类315元/月,月人均补差340元;城乡特困供养基本生活费分别调增到1950元和1209元/人/季;残疾人两项补贴提高到每人每年720元。同时,为更好发挥临时救助的“救急难”作用,进一步规范了临时救助制度,厘定救助对象、范围、标准和程序,落实分级审批,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坚持动态管理做好应保尽保。

2019年以来,全县共新增农村低保对象3929户9365人,清退不符合条件低保对象427户800人;新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718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904人,清退不符合补贴条件困难残疾人62人、重度残疾人91人,较好地实现了“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截至9月底,全县在册农村低保16276户36828人,城市低保1742户3314人,前三季度共发放低保金近6550万元。在册特困人员7929人,发放特困供养2797.35万元;今年前10个月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超过1190万元。

“2019年全县整体脱贫‘摘帽’,这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大决战。”虽然贫困村、贫困人口数量分别为全省第一、第二,但是新化县敢闯敢试,致力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决心坚定。2019年1月,新化县召开脱贫摘帽动员大会,县委书记朱前明曾向全县152万人民作出庄严承诺。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中,新化县尽锐出战,坚持所有力量向脱贫摘帽聚焦,共派出驻村工作队653支1836人,进驻204个贫困村和449个非贫困村,安排21687名国家工作人员结对帮扶所有贫困人口。截至11月底,新化已完成“户脱贫、村出列”县乡两级核查程序,正进行市级复核,预计今年未脱贫人口将减少到10116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76%。

■数说

2014年底贫困人口数:21.16万人;贫困发生率:16.12%;

2018年底未脱贫人口数:45990人;贫困发生率:3.50%;

2019年底预计未脱贫人口数:10116人。

来源:红网

作者:李响炮 刘明 杨成伟

编辑:杨滋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12/30/644257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