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富在雪中执勤。
红网时刻记者 郭薇灿 实习生 肖依诺 常德报道
笑的时候,他总会露出一截凹进去的门牙,那是被口哨长年磨出的印记。
“红绿灯不会说话,但我的口哨会说话。”他这只小小的橘色口哨可不一般,是经过3年实验改进,吹坏86只口哨后,自创出的“基础哨”。哨声异常响亮,优美有力,让常德最拥堵的路口能够按秩序通行。
口哨的主人更不一般,33年间,无论烈日雨雪,他始终坚守在马路一线,为行人车辆保障平安。他是常德群众赞出来的“口哨哥”,常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四大队路面执勤民警曾祥富。
去年12月初,“口哨哥”曾祥富荣获全国“最美基层民警”荣誉称号,受到了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赵克志的亲切接见。
日前,红网时刻记者走近曾祥富,倾听了他33年坚守背后的动人故事。
特殊的口哨。
芷兰路口的“指挥家”
芷兰路口,常德市城区交通流量最繁忙的区域。每天的高峰时段,长长的车流从四个方向汇聚,焦急地等待红绿灯。
曾祥富站在路口中央,吹响口哨,配合交通手势。他的哨声响而有力,节奏时而急促,时而舒缓。司机听着他的哨音,沿着他手势指引的方向,快速跟过来,一波又一波,车流像鱼儿般,有序地流向各自的目的地。在“口哨+手势”的指挥下,平常一个红绿灯间隙只能走7、8辆车的路口,提高到可以快速通行20到30辆车。
他毕业于湖南省艺术学校,曾经的梦想是跻身于舞台,做一个表演家。可阴差阳错,最终从事起了常德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这一做,就是33年。
“以前想当演员,没当成。我转念一想,生活就是一门艺术嘛。”在曾祥富眼里,被尾气、灰尘、噪音包裹的马路一线,就是他的人生舞台。他在别人看起来单调乏味、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得了趣儿,更有了挂念。“每天和群众打交道,每天与车辆为伴,已经习惯了路口。看到路上堵车,心里就堵,看到司机急,心里更急。”2016年3月,大队领导想将他从一线岗位调回机关,给这位老民警安排稍微轻松一点的工作,曾祥富却主动卸任中队长一职,请缨到芷兰路口执勤,“我还不算太老,想继续做点什么。”
面对交通压力极大,每天车流量近40000台次的芷兰路口,曾祥富来了灵感:如果加大口哨的音量,最大限度让车辆和行人集中注意力,再配合简单易懂的手势,能不能让道路更加通畅?
很快,“口哨交通指挥五部曲”成型了,根据路口各方向车流量的大小,曾祥富用吹哨子配合交通手势向车辆行人传递五种交通信号,即:“停止、直行待驶、直行、左转弯待转、左转弯”。看到哪边车流量大,就优先放行,加快路口的通行率。曾祥富发现,这个方法很快被司机朋友们接受和喜欢。
而为了加强口哨的音浪,曾祥富吹肿了嘴,嗓子发了炎,甚至进食都很痛苦,咳出来的痰带着血丝。“但是,再调整一下还能更好。”他不断地改进、完善,根据吹唢呐的原理加入垫片,先后实验了6种口哨吹法,最终找到最适合的“基础哨”,先后8次试验改良终于将口哨声音提升了20分贝。3、4年来,曾祥富共吹坏了86只口哨,换来的是芷兰路口交通拥堵指数下降了60%,交通事故减少了30%。他说:“值得!”
盲人邹元华说:“有他在,我们感到很安全!”
人民群众的“口哨哥”
“虽然我看不见他,但我能听出他,用心感受他。”
邹元华是一位盲人按摩师,工作的医院就在附近,他和同事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芷兰路口。每一次,曾祥富总会在忙碌的执勤间隙,小跑过去,吹响口哨,牵着他们小心地走过斑马线。他们从没见过曾祥富的样子,但已经熟悉了对方迈着碎步跑来的声音,熟悉了对方与众不同的哨声,每每耳边声音响起,就会将手放心地伸出来,交给曾祥富。
“他的哨声很密很紧。”邹元华说:“我一听,就知道是他来了,他的哨声给我一种安全感。”
不高、甚至身材偏瘦的曾祥富,带着他的小小口哨,给整个芷兰路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以前,司机驾驶车辆经常关闭着窗户,听不见交警口哨声;等待过马路的低头族光顾着玩手机,看不到红绿灯的指示和交警的手势。曾祥富的“口哨交通指挥五部曲”解决了这几个难题,嘹亮哨声传到每个人的耳朵中,过路的行人车辆都能及时通行,不仅保证了秩序,更保障了路口的安全。
2017年4月17日,常德芷兰实验学校将一面写着“风雨护航保平安,严明执法为公序”的锦旗送到芷兰路口,感谢曾祥富和同事风雨无阻,热情服务、规范执法,为师生出行铸就了一道平安防线。
2019年6月6日晚,常德市一名老人突发中风,需紧急送医救治。曾祥富接到求助后,在芷兰路口驾驶警车,闪烁起警灯,通过不断拉响警报、喊话,为载着老人的出租车开辟了一条“生命通道”。当时正是端午节的晚上,车流量大,原本20分钟的路程,出租车10分钟就抵达医院,由于抢救及时,老人脱离了危险。
在口哨哥执勤的路口,常常能看见他为行人指路,帮助环卫工人推车,护送老人和孩子过街,帮助车辆抛锚的司机解难。曾祥富说,做交警,就要“眼常看,手常动,脚常走,腰常转,心常想”。甚至,拾取垃圾都已成他工作的一部分。负责清扫这段街道的环卫工笑着说:“曾哥帮我们将路中间的垃圾捡到路边,把我们扫马路时面临的危险降到了最低。”
烈日下的执勤。
你是城市最温暖的风景
刘锋是一名司机,芷兰路口同样是他上班必须经过的区域,“常德的天,放晴、下雨、下雪,不变的是站在路中的口哨哥。”曾祥富和他的哨声已经成了这个路口的一个标志,一道风景。
“芷兰路口车流量很大,特别是在高峰时段,我们光看红绿灯,没有口哨哥的指挥,肯定会造成拥堵。以前每次经过这里,我都吃了不少苦头,工作压力和交通拥堵加在一起,心情很不好。”对于刘锋来说,曾祥富是一个他想要感谢的人,不仅在于他的口哨声疏通道路,“每次开车经过他身边时,我都觉得很感慨。”
“我知道车尾气多么难闻,但老曾每天站在路中间,身边经过成千上万辆车。夏天太阳毒辣,我在空调车厢里看到他汗流浃背,衣服都能拧得出汗水。冬天下雨,汽车雨刷刮过去,老曾的身影就清楚地出现在车前。”
刘锋说,有口哨哥的芷兰路口,就好像一个工作途中经过的加油站,“给我的这一天打满了气,加满了油。”
这样想的不仅仅是刘锋一人,在常德,还有许多相似的声音——“感谢曾警官每一个清晨的陪伴”“曾警官的口哨声和手势是我每天上下班途中的正能量之源”……
这些真心的感谢,化成了温暖的行动。下雨天,过往市民主动为他送雨伞。大晴天,过往司机在路口停车为他送矿泉水。他汗流浃背的身影被网友抓拍,在微信朋友圈、各级论坛传播点赞。从警33年来,他收到受助群众送来的锦旗300多面,收获群众表扬发贴数百万余条。
现在,曾祥富觉得,被尾气、灰尘、噪音包裹的马路一线,正是他最精彩的人生舞台。他的梦想换了一种形式,实现了。“这么多年了,我是真心爱上了马路,做自己喜欢的事,累中有乐。”他说,“就算哪一天退休了,我也想在这个路口当一名志愿者。”
来源:红网
作者:郭薇灿 肖依诺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