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豆观察② |群雄逐鹿 迎来品质为王时代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编辑:肖拓 2020-01-13 10:18:45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00112214316.jpg

豆制品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品质为王时代来临。

红网时刻记者 陈雪骅 武冈市 浏阳市报道

面对多股行业力量将长沙作为重点布局现象,长沙本土一些老牌豆制品企业显得有些“迟钝”。

1月11日,在有着“中国卤都”之称的湖南武冈市,一个战略联盟体正式挂牌成立。湖南豆制品市场,正迎来一场基于提高产品竞争力的迭代升级。

“卤都”的尴尬

这个有着省级称号的群体,叫“湖南省豆制品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当地称这为全省豆制品加工行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创新发展平台”。

武冈豆制品在全国范围负有盛名,大大小小豆制品加工实体有几百家。最近的一次统计显示,武冈市现有87家规模企业,而豆制品加工企业达38家,占比43.7%。多年的积累,讲究的工艺,独特的口感,规模化的产业,为武冈赢得了“中国卤都”的美名。

但武冈豆制品“盛名在外”的另一个尴尬现状,是其产品的主要销售地仍长期偏居邵阳一隅,虽有极少数豆制品企业将产品销往外省甚至走出国门,然总体上并未走出销售本土化之困。

一个直观的评价指标,就是在省城长沙的大小卖场,鲜见“正宗”的武冈豆制品身影。临近春节,除了前述在长沙万达地下商场和部分社区集市能见到“武冈香干”外,其它在连锁超市等卖场,仍难觅其踪。

如2019年8月以来,在长沙市步步高朝阳店(原家润多),除了“利利平”和一些不知名的香干品牌外,过去柜台上推出的一款打有“武冈香干”牌子、产地在岳阳的“擦边球”产品,也一度销声匿迹。

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有三个原因——整个行业长期处于无序竞争,缺乏同业良性互动和资源整合;行业引导和监管有待加强,对仿冒伪劣行为打击力度有限;推广成本高,市场存在衔接壁垒。

原武冈市华鹏食品公司一张姓销售人员说,各种原因中,无序竞争“占比最大”,其中一些小规模豆制品生产厂家,为了压低成本,“在品质上不求进取,在市场上采取低价等竞争方式扰乱整个行业,导致长期走不出去”。

其中也不乏被外地黑作坊冒名之忧。2017年,长沙市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就在高桥市场发现有“武冈香干”问题生产点,现场一查,发现原来是一冒名的黑作坊,所有原料和工序都随意而为,与真正的武冈香干品质相距甚远。

微信图片_20200112214221.jpg

部分企业将豆制品制作非遗体验融入市场。

环保整改和行业自律

为整治和规范市场,当地政府部门痛下决心:凡是在食品检测和环保排污方面不达标的企业,一律“停业整顿”。

2018年,为抓好专项整治任务,武冈市还制定了18个“不准”规定,其中对未达标排放的企业,用了这样严厉的措辞: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不管是央企还是地方企业,不管是规模企业还是散小企业,一律关停整改。整改不能达标排放的,一律不准恢复生产。

也是在这样的“高压”态势下,武冈市几家规模较大的豆制品企业一度停止了“攻城略地”,转而在环保达标和产品检测等领域加大投入和改造升级。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基础没有垒实,过分扩张产能也带来了风险。于2019年10月举行的湖南农博会上,熟悉豆制品业的人发现,往年常与武冈法新豆业“毗邻”展台的另一家武冈本土豆制品龙头企业,“凭空消失了”。

熟悉内幕者透露,因市场扩张过快,资金链出现断裂,这家早在2014年就位列“湖南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的地方龙头食品企业,遗憾地折戟沙场,“这个曾经响亮的品牌,也许以后再也不会出现在农博会上了”。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政策引导和公共监督力度的加大,还有类似豆制品创新战略联盟这样的行业自律群体出现,未来武冈的豆制品业整合之路将会提速。

“形势逼人,与其等外在力量挤压,不如先做强自身品质”,武冈市多名豆制品企业负责人表示,未来一年,将把主要投入放在创新工艺和技法、提升产品质量上。

微信图片_20200112214401.jpg

来自武冈市的“湖南法新豆业”在长沙雨花区设立了运营中心。

有钱一起赚,人人当股东

湖南豆制品市场仅香干就琳琅满目,数量多达几十种甚至几百种,市场比较杂乱。

同时,由于市场容量大,进入门槛较低,行业品牌集中度不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整体一直处于分散式、低层次竞争层面。

这个行业的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是时候改变了。

品质化、规模化经营,在2019年冬天的长沙,终于有了一个业内标杆。

来自市场一线的消息:2019年11月大举布局长沙市场的“白沙豆腐”,不到两个月,在长沙城区开了20家连锁店。

别小看这个数据。在豆制品业长期经历“散兵游勇”式发展,特别是前几年长沙某老企被爆出“采购小作坊豆制品贴上自家标签”的黑幕后,能在短短时间内,在长沙这个“比较挑剔”的市场,行动如此迅速,做到如此规模,确非易事。

新年伊始,在长沙市蔡锷北路新开的“白沙豆腐”连锁店内,20平米的小铺子被一早赶来的顾客围得水泄不通。“高峰期,排队一定会排到店外很远,太火爆了。”在附近经营早点的王达富这样表达他看到的情景。

率领“白沙豆腐”在长沙各小区选择、布局的湖南饭冤家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邱继军认为,对于这样的火爆场景,他“早有预料”。

在邱继军看来,“白沙豆腐”不仅在产品上工艺好、口感好,取材于上乘的黄豆,和源自浏阳市长寿之乡大围山的山泉水,顾客说产品“更有豆腐的感觉”,而且在对接市场上,有一套自己的“武功秘籍”。

比如店面的设计和产品包装,邱继军说他们“很用心”,整个的风格,力求给人一种原汁原味的感觉,在合作方式上,推出“人人当股东,大家一起创”的合作直营开店模式。

万变不离其宗,终究品质为王

如今在浏阳,“白沙豆腐”已经做到了家喻户晓,在长沙,越来越多的老长沙人也知道了这个品牌。

事实上,从2019年8月15日开始,“白沙豆腐”已经在线上线下备战下半年的扩张活动,“线下店铺选址、装修、营业,会一波接一波来”。

在浏阳市的白沙豆腐圭斋路旗舰店“稍微做了点豆腐文化”,便给市民耳目一新之感,在长沙的门店设计风格,基本上也沿袭了浏阳市的店面模样,邱继军坦然扩张的目的之一,就是践行“好东西要送到家门口”的市场理念。

微信图片_20200112214343.jpg

“白沙豆腐”门店一角。

经过近两个月的试水,如今“白沙豆腐”在长沙的走势一路看好。在邱继军和伙伴们经营的直营店,日营业额普遍达到五六千元甚至上万元,而谁也没料到的是,其火热的背后,经营成本如店面月租不过区区六七百元。

一个小铺子,真正实现了好产品迅速对接市民餐桌的便利,也同时收获了拓宽就业路等多种社会效益。

“对无证生产违规生产坚决杜绝,拒绝小作坊食品”,“做食品就是做良心”,“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这些经营理念,邱继军已经将其彰显在员工培训和店面设计上,并作为长期发展信念,“一直坚持下去”。

2020年,邱继军将在“开100家白沙豆腐连锁直营店”的路上继续前行。无论是在长沙,还是在武冈、浏阳,有这些市场创新者和前行者在引领风尚,豆制品市场,终将迎来一个真正的“品质为王”时代。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1/12/653882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