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面对面丨委员纵论“猪”事 且看养猪本领“鼠”谁高?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编辑:刘良骏 2020-01-13 17:34:30
时刻新闻
—分享—

DSC_2922.JPG

对于农业界别的省政协委员们来讲,“猪肉供应和价格”是他们绕不开的话题。

红网时刻记者潘锦 长沙报道

猪年过去,肉价坚挺,一年到头,“二师兄”似乎成了最大赢家。年关将近,猪肉事关老百姓的“菜篮子”和“钱袋子”,肉价如何“稳得下”且“稳得住”,成了热门话题。

今年两会,对于农业界别的湖南省政协委员们来讲,“猪肉供应和价格”是他们绕不开的提案。于是,小组讨论的时候,他们交流最多的是养猪、养猪、养猪……

李述初:生猪产业发展的出路在于产业化

如何把猪养好?这些农业界别的省政协委员们是认真且专业的。先来看看“养猪天团”的成员,他们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委员,湘西州肉类协会会长、凤凰县众乐乐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向绍文委员,湖南省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述初委员。

DSC_2955.JPG

李述初委员认为生猪产业发展的出路在于产业化,关键是要打造品牌。

从头衔就可看出,他们有的是行业专家,产业发展大势了然于胸;有的是养猪大户,是能听见“一线炮声”的实战派。这两天,潇湘华天,委员们纵论“猪”事,且看养猪本领“鼠”谁高?

湖南在全国生猪产业版图上占有重要地位,人均猪肉占有量、生猪出栏率、活大猪外销率和中仔猪出口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年来,随着全球生猪产业生产智能化、场景物联网化、交易电商化、数据区块储存化的发展。湖南生猪产业集中度较低、产业链配套薄弱、地方优质猪种开发和生猪品牌打造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

养猪不仅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湖南如何与时俱进,促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李述初感慨颇深。

“粮食和生猪是湖南农业的两大传统支柱产业,生猪产业提质增效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李述初说,希望大力推广湖南本土猪种,扶持生猪产业龙头企业,打造地方猪品种特色品牌。

在李述初看来,湖南生猪产业发展的出路在于产业化,而产业化的关键是打造品牌,建议政府加大对地方猪养殖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地方猪种特色品牌产业附加值。

湖南作为传统生猪养殖大省,猪种资源丰富,宁乡花猪、大围子猪、沙子岭猪、湘西黑猪和黔邵花猪等5大地方猪品种均是十分宝贵的资源。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对于维护生物资源多样性,推动全省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李述初建议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企业培植,优化资源配置,促使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地方猪种商品猪生产能力和产品品质。

目前,生猪产业呈现智能化、网络化发展趋势,生猪企业采用现代化养殖设备和科学化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养殖排放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从而增加养殖收益、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广现代化养殖模式,树立起地方养殖标杆,支持规模场养殖与环保设备技改升级,促进粗放型养殖向专业化、品牌化产业升级,这是李述初的一个“心愿”。

向绍文:加强技能培训推动定点屠宰企业转型升级

与李述初相似,向绍文也是来自养猪一线。谈起养猪,他们有很多共同话题。多年的养猪实践,让他深刻感觉到,加强小规模生猪养殖户及散养户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非常重要。

微信图片_20200113124714.jpg

向绍文委员建议加强小规模生猪养殖户及散养户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

向绍文通过调研发现,湖南目前生猪养殖小规模户及散养户仍占较大比例,这些养殖户技术水平高低不齐、生产安全意识淡薄、侥幸心理严重。因此,生猪养殖户的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知识普及迫在眉睫。

向绍文认为,要继续抓好监测排查、疫情报告、应急处置、餐厨剩余物监管等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也要严格执行生猪调运规定,管死活猪交易市场,规范生猪跨省调运,还要制定完善可操作的生物安全制度,提高检疫人员的责任担当,并加强养殖户在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的业务知识培训,变被动防控为主动防控。

2019年,一批不合格的生猪定点屠宰场被淘汰,湖南目前从县到市建成了一批合格、证照齐全且向良性发展的优秀屠宰企业。在向绍文看来,政府应出台政策重点支持县城定点屠宰企业转型升级,让其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重点扶持县城的定点屠宰企业发展,让其成为集生猪养殖、屠宰、加工、购销、储运于一体的新型肉类屠宰加工企业。”向绍文说,这些定点屠宰企业可以在生猪育、繁、养、宰、调、储、销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保障当地猪肉供应,稳定当地猪肉价格。

印遇龙:智能化养猪科学谋划产业布局

除了地方猪品种的保护和政策支持,印遇龙更加关注生猪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养殖科技创新,这和他的院士身份有关。

DSC_2930.JPG

印遇龙委员更加关注生猪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养殖科技创新。

纵观全球生猪产业发展,印遇龙认为,湖南要从 “养猪大省 ”变为 “生猪强省”,需要坚持“规模化生产、 产业化发展、品牌化经营、信息化管理”的原则,科学谋划生猪产业发展战略,引导产业布局调整,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发展。

“要依托生猪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延伸产业链条。”印遇龙说,要加大产业链资源整合力度,打造 "龙头企业+科技 +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 “生产经营组织模式”,打造 “湘猪湘宰湘运”的格局,培育鲜肉及熟肉制品品牌。

提高湖南生猪产业竞争力,可以鼓励龙头企业发起和建立产业链基金和“反哺”机制,扶持薄弱环节,保持产业链协调均衡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要科技创新。印遇龙建议推进生猪品种性能测定与选育工作,重视分子标记、基因组等新技术应用,加强对生猪动态营养需求的研究,提升规模养殖的设施水平,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智能化养猪,实现低污染排放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精深加工猪肉产品,促进产品增值。

从微观到宏观,从生产一线到行业观察,可以预见,“二师兄”仍将继续着它的高光时刻。委员们精准把脉,养殖户好好养猪,相信“鼠”年的我们一定会“猪”事顺利。

来源:红网

作者:潘锦

编辑:刘良骏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1/13/654040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