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衡南柞市:强了党建 美了家园 富了乡亲 振兴的乡村如此美丽

来源:红网 作者:陈纲 编辑:姜珊 2020-01-17 14:40:44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1.png

美丽的柞市镇。

红网时刻记者 陈纲 衡南报道

柞市镇位于衡南县西南部,总面积7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970亩,山地面积12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主导型偏远乡镇。镇下辖13村,1个居委会,371个村民小组,7429户,总人口3.6万余人。

近年来,柞市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不断加强基层党建,稳步推进脱贫攻坚,着力推动全镇产业、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在书写新时代“三农”发展的鸿篇巨制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强了党建

守初心,担使命,统一思想加油干

以前,柞市镇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三边”:地处县际的边界,县城的边远,国省道的边缘,既没有交通优势,也没有工业元素,更没有地缘特点。长期以来,柞市的老百姓守着以紫色页岩为主的高山丘陵,以传统的种植农业为主导,虽说勉强有口饱饭吃,却受尽了贫困的折磨。2018年前,柞市镇是衡阳市32个重点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全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976户3086人,省级贫困村3个(阳兴、广寺和洪堰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柞市镇党委书记阳永生为“班长”的党政班子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迎难而上,因地制宜,化劣势“三边”为优势“三边”:一是融入周边,着力培育特色农业产业,打造“三棵树、一兜薯”(黄桃、沃柑、柠檬、红薯)发展精细农业,带动周边农业休闲和产业发展;二是围绕水边,着力打造以斗山桥水库水元素观光休闲旅游,开发民宿和自行车道环湖游。三是紧靠山边,着力打造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麒麟公司为核心的万亩生态农业综合产业园及传统农耕文化特色村落。

通过产业带动,助力贫困村“摘帽”和贫困户脱贫。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工程,三个省级贫困村逐渐形成了适合自己的主导产业。成立村集体农村合作社,以席草、油茶、沃柑种植和小龙虾养殖为主导,打造特色品牌产业。积极引入新能源光伏产业,在贫困村广寺村、洪堰村共计安装120KW光伏发电设备,已实现并网运行,预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约5万元/年。在阳兴村,目前已开发了沃柑50亩,柠檬示范基地50亩,黄桃120亩,此外还发展玫瑰香猪、黑山羊的养殖等,共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就业增收,人均增收达5000元/年,村集体收入预计年增加50万元。

截至2018年底,全镇三个省级贫困村全部实现“摘帽”,共实现贫困户脱贫808户2817人。到2019年底,柞市镇的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336%。

图片2.png

阳永生(前排中)在阳兴村委会召开脱贫攻坚恳谈会。

????_20200117144201_??.jpg

重温入党誓词。

自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各村整合村里的闲置资源,投入少量资金改建成党建学习室,全面开展“看党建、议党建、考党建”活动,推动联点干部、“第一书记”、党组织书记带头上党课,落实主题党日、主题教育,切实把抓党建与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检验。

柞市镇还创造性地开设村食堂,通常由值班干部自带饭菜,自己加工,有什么吃什么,又方便又实在,不仅解决了驻村扶贫干部的就餐问题,又没有增加财政开支,村食堂一经推出,立刻受到大家的好评,现已在全镇大力推广。

美了家园

清河道,修道路,美丽和谐随处见

“现在的安宁坪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我们散步休闲都舒心畅快多了。”柞市镇湾洞桥村村民的一番话,道出了安宁坪河自样板河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的巨大变化,也真实反映出柞市镇落实河长制工作的实际成效。

??3.png

美丽的安宁坪河。

安宁坪河流经柞市镇柞市村、湾洞桥村,全长6.5公里。自河长制工作推行以来,柞市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安宁坪河样板创建工作为重点,有力推进全镇河长制工作进一步落实落细。一是建章立制出实招。严格落实河长制“八有”要求,实行专人专段专岗,加强对河道日常清理和维护,做到目标明确,职责清晰,机构健全。二是真抓实干重实效。柞市镇先后投入资金近90余万元,对安宁坪河全线6.5公里进行清淤除草除杂,栽植水杉进行绿化,对该河道近900米样板河段人行道进行硬化、加装不锈钢护栏进行亮化,并在河道两旁设立20余块河长制工作宣传栏、村规民约,鼓励和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到巡河护河行动中来,形成干部群众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工作氛围。

近年来,柞市镇党委政府先后争取资金近4000万元,共计完成2万余平方米的街道黑化、亮化和绿化、全镇79公里道路的硬化、11公里河道的清淤硬化和绿化等。不断推进棚户区改造、移民安置点建设、9公里样板河的打造、1700亩荒山造林等,这些工程的推进极大地提升了城镇品位和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近三年来,柞市镇连续被评为衡阳市人居环境工作先进乡镇。

??4.png

柞市镇敬老院。

柞市镇敬老院是衡南县首家社会化养老中心,有130多张床位,全镇所有五保户和大部分空巢老人在此得到集中供养,由敬老院进行统一管理和服务,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镇党委书记阳永生每年上班的第一天就先到敬老院,把党委政府的温暖和人文关怀带给老人们。平时,镇里的志愿者和非公经济组织等会不定期到敬老院开展志愿活动,帮老人做个人清洁,打扫卫生,给老人带去欢乐的陪伴。

富了乡亲

抓产业,重民生,全面小康看收官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柞市镇党委政府研究制定了“东边红薯、中间沃柑、西边脆桃”的产业格局,大力培植阳兴村“三棵树”(柠檬、黄桃、沃柑)连片种植区,可为该村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目前,全镇种植红薯500亩、沃柑1400亩、脆桃1000亩。

2015年,引进本土企业家回乡创业建成衡南麒麟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全镇大力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运作模式,让贫困户有效增收。据统计,全镇有824户2571名贫困人口与麒麟农场、明升合作社、清圆科技合作社签订县级产业委托帮扶协议。目前,麒麟农场已成长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解决了当地100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其紫色页岩改质增肥的成功经验,获得省、市、县各级领导充分肯定,并被广泛推介。

经过几年的努力,柞市镇逐步形成黑山羊、乌鸡养殖和油茶、沃柑、红薯、黄桃种植等特色品牌农业发展新格局。“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工程,让该镇的“三树一薯一片花”成为乡镇名片;洪堰村水煮羊肉、河阳村农家豆腐等成为特色菜品。

为打造更加宜居宜业新柞市,柞市镇投入大量资金开展以“改善环境、美化村貌、提升品质”为目标的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对各村环境卫生情况进行评比,并实施保洁员制度,增强村民环境卫生保洁意识,使村庄更整洁、环境更优美、人居环境日益改善,秀美柞市的理念深入人心。

充分利用乡情,发动柞市籍企业家每年捐款30多万元,一对一资助贫困学子48人……

“春赏千亩桃花,夏游斗山水库,秋尝飘香红薯,冬摘金黄沃柑。”这是阳永生为柞市绘就的“旅游蓝图”,而今正在慢慢变为现实。对于柞市的未来,阳永生信心满满:“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们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步伐,以产业巩固脱贫成果。我相信,柞市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来源:红网

作者:陈纲

编辑:姜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1/17/663221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