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这样的三双手,我们看着都疼,但他们习以为常

来源:红网 编辑:何冰 2020-02-02 23:45:18
时刻新闻
—分享—

这一双双手的主人也都是普通人

他们在父母眼中还是孩子

他们也爱美

他们也想在家吃顿好饭

...

他们一直是英雄

保护着我们每个陌生人!

胡佩是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护士

她也是一个爱美的女孩

胡佩是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护士,一位95后年轻党员。她终日用84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酒精消毒液浸泡着,腐蚀着双手...这样一双满是伤痕的手,是一双属于战士的手!面对疫情,她选择了挺身而出。

“我随时准备被隔离。”她在日记中写道,这次换我们90后保护世界,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以下为胡佩的日记(摘编)



今天消毒手部的时候感觉没那么疼了,估计肿了可能会影响手部知觉。不过给患者床点滴的时候,感觉还好,针扎得很顺,给自己点个赞,说明基础功底扎实。

说不怕是假的,怎么可能不怕。但是我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说“非典那年我五岁,今年我22岁,那时候全世界保护90后,这次换我们90后保护世界,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我觉得这句话特别好!我是感染科的护士,如果连我们都怕,连我们都退缩,这个病毒谁来消灭?我还是一名党员,党员更应该永远走在群众前面!所以我在心里说,一线需要我,我们90后也是热血青年!

因为年轻,我怕自己经验不足,反而添乱,心里会有一些恐惧和担心,家人也会替我们担心,但是戴上口罩、面罩、穿上防护服就不紧张了,穿上工作服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工作。



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隔离病房护士胡佩。



胡佩。

战“疫”一线的特殊“快递员”

在衡阳石鼓区,有一群人不断往返于医院隔离区与市、区疾控中心,对疑似病例流调、采样、送检,40岁的党员何平和同事成为战“疫”一线的“快递员”。



何平的双手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红疹,大部分已经脱皮,有的溃烂部分已经结痂……在战“疫”一线的“邮差员”何平一天洗手20次。

“这没什么!最近任务多,用洗手液洗手、酒精消毒太频繁引起的!”何平轻描淡写。他告诉记者,为了安全防护,每采样一次,平均要用洗手液洗手、酒精消毒3次,平均一次2分钟。“任务最多的一天,我要洗近20次!”



何平不断往返于医院隔离区与市、区疾控中心,对疑似病例流调、采样、送检。

“现在是关键时期,我是一名疾控一线的‘老兵’,我不上谁上?”面对领导要求休息的“命令”,何平断然拒绝。

“我学医就是为了治病救人,现在正好是实现抱负的时候!”何平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党员,这是我的义务也是我的职责!”

据了解,自从2004年从南华大学毕业,今年40岁的何平进入疾控一线已经有16年,具有防控禽流感、登革热等流行疾病的丰富实战经验。日均在岗14小时,未休1天假;坚持流调经常不能按时吃饭;去现场流调要连续工作4,5个小时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这样的苦差事,何平任劳任怨,从不懈怠。

被汗水浸泡满是褶皱的手

属于一位90后男护士



1月22日凌晨1点多,武汉市中心医院,28岁的王涛下夜班后,脱下厚厚的防护服,摘下手套,用手机拍下了自己习以为常的手。“出汗很多,汗水浸久了就会这样,我和同事的手基本上都是这样。”王涛说,他之前在手术室工作,这个月主动报名参与抗疫一线救治,和同事携手作战。



王涛。

28岁的王涛原本是手术室的护士,年前好不容易抢到回家的火车票,可是他改主意了。

1月14日报名,1月15日退票,1月16日加入抗疫一线救治。对等待他的爸妈,王涛只告诉他们要加班。在王涛的朋友圈里,他这样写道:“为人子,为人夫身临一线,也会恐惧一旦需要,义无反顾。”

“我和同事的手基本上都是这样。”王涛说。其实一线同事们的手都是这样,由于要身着防护服工作不方便上厕所,所以他们不敢喝水、因为长时间佩戴护目镜和严实的口罩,鼻梁上被压出了水泡。

那些在一线抗击着病毒的人他们是孩子,是丈夫,是父亲...

这双手是王涛的,也可能是其他不计其数奋战在一线医护人员的。

虽浸泡搓磨已然皱褶,但仍能握紧成拳,为自己打气,为病患加油!


来源:红网

编辑:何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2/02/667646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