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刺向疫情的利刃 ——湖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纪实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莎 编辑:马丽红 2020-02-11 10:58:2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记者 张兴莎 通讯员 李合锋 报道

这个冬天,比往年更寒冷、漫长。但是,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在抗疫战争的隆隆战鼓声中,春天带着希望悄悄走来。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军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在临床一线,受到的关注很少,却是控制疫情的关键。医疗是处理存量,负责病人的救治;疾控是控制增量,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由于目前还没有针对新冠肺炎的疫苗,疾控工作人员需要像侦探一样对每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抽丝剥茧追溯感染来源,找出密切接触者并隔离,防止更多的人被感染,控制增量成为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希望。

湖南省疾控中心是全省疾控系统的排头兵,担负着引领全省疾控工作的重担。传染病预防控制科(传防科)正是排头兵手中的尖刀,是与新冠肺炎疫情作战的利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新冠肺炎疫情一开始,传防科便迅速成立疫情现场处置小组、风险评估组、技术方案组、防控动态信息小组,分工合作,全力以赴。科室内的10名“战士”挺身而出,舍家为国,奋勇迎战,20多天来一直战斗在工作岗位上,为的就是不负党和人民交付的重托,不负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目前,传防科已出动50余人次前往27个县市,带领全省各级疾控机构科学高效开展疫情现场处置工作。组织力量撰写全省新冠疫情流行病学分析报告5篇,风险评估5篇,为行政机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先后编写了《新冠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公共交通防控指引》《新冠病毒肺炎流行期间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防控指引》等20多个方案和指引,撰写科普宣传稿件20余篇,多篇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红网等主流媒体刊发,编撰的《新冠病毒肺炎防控知识问答》已在湖南科技出版社发布。夜以继日的工作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和相关单位能够科学的防控,消除不必要的恐慌。他们用职责和担当,构建起防控疫情的坚实屏障,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打赢这场抗疫战争,保卫人民群众的平安和健康。

全能超人—胡世雄

自湖南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以来,传防科科长胡世雄就一直连续奋战在疫情前线,多个日夜连轴转,调查疫情,撰写疫情分析,研究技术方案。为了查明每一起疫情的来源和波及范围,胡世雄不是在处理疫情中,就是在赶赴下一个现场的路上。无论疫情出现在哪里,他总是第一个赶赴现场,走访医院、社区、病家,调查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密切接触者,有时还要给密切接触者采集咽拭子标本。他的时间表里没有白天与黑夜之分,抗击疫情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珍贵。作为湖南省最权威的流行病学专家之一,他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向全省疾控同仁公开,并在十余个疫情处置工作群中保持时刻在线,全省疾控同仁可随时向他咨询。他的手机打成了热线,工作群变成了答疑群,为的就是给全省疾控工作者提供最坚强的后盾!

1.png

胡世雄在为基层疾控人员讲解现场调查注意事项。

防控先锋—罗垲炜

1月中旬,湖南省拉响阻击疫情战斗警报,罗垲炜第一时间冲向疫情前线。他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与新型冠状病毒正面交锋,仔细询问病人发病经过、追溯感染来源、判定梳理密切接触者,汗流浃背的他走出隔离病房时,已是深夜凌晨,争分夺秒连夜把调查报告写好时天已经亮了。近一个月来他没有休息过一天,没有好好陪家人吃上一顿饭,常常饿了就吃一口泡面,困了就在办公桌前趴五分钟,实在撑不住的时候,在寒冷的冬日里冲到水龙头下,用冷水洗一把脸,让自己保持清醒,转身又投入到工作中……

2.png

罗垲炜(左二)对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知心大姐—肖洁华

作为科里的管家,肖洁华时刻关心科里每一名成员的状态,给予暖心的慰问和支持。她负责科里的后勤保障工作,认真处理每一条公务信息,及时更新新冠肺炎文件,为处理疫情提供技术支撑,再苦再累,她都一直陪伴在大家左右。

3.png

肖洁华在整理防控材料。

抗疫型男—杨浩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是杨浩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对于疾控工作者,能做好每一项工作,控制好增量,消灭疫情,就算别人不理解也无所谓,只要能了解疫情的流行特征,能服务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就是价值所在。杨浩从小年起就再也没有休息过,他经常要面对复杂的疫情,对于一些感染来源不明和聚集性疫情进行深入流行病学调查,为了清楚、细致了解问题,不放弃每一个可能的细节,不放弃每一个溯源的机会,调查往往要持续数日,而在完成一次调查后又得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疫情现场。

4.png

杨浩(中)在指导基层医院发热门诊做好防控措施。

暖心卫士—孙倩莱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孙倩莱参与了郴州首例病例、永州聚集性疫情以及邵东聚集性疫情等事件的调查处置,除了协助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以外,还经常通宵撰写各种技术方案、分析报告,以及协助国家疾控开展一些标本的收集工作。现场工作往往交杂着各种心酸与眼泪,病例调查的不配合、标本采集的异常艰辛、加班加点的成果可能不被认可,但是她始终给身边的人加油鼓劲,给大家带来温暖。能够为疫情防控做哪怕一点点贡献,她再苦再累也是心甘情愿。

5.png

在高速路上,孙倩莱抓紧时间“移动办公”。

科普娇娃—张恒娇

张恒娇主要负责疫情防控动态信息小组的工作,作为一名综合素质过硬的青年党员,她既要做好办公室的文案工作,又要负责现场疫情处置。每日加班加点收集防控动态及相关技术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帮助大众实时了解疫情动态。由省疾控主编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问答》,由构思到面世仅用了118小时。张恒娇说:“身为疾控人,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特别感谢家人们的全力支持,等疫情过去了,我再来相伴。”

6.png

张恒娇在录制健康宣教微视频。

“扫毒”战士—曾舸

腊月二十九晚上八点,曾舸和其他同事来到湘雅医院进行确诊病例的追踪调查,忙完回到家,已经是年三十的凌晨五点。三个小时后,他又回到单位写调查报告,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从疫情发生开始,这样的生活便是常态,夜以继日,随时准备出发调查处理疫情,舍小家为大家,这只是万千疾控人中的一个缩影。哪怕再苦再累,都要保留希望,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致,科学防控,我们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7.png

曾舸(左二)在梳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流调中坚—赵善露

作为传防科的骨干力量,赵善露身兼数职,分析数据和下现场两头跑。遇到问题时,她不慌不乱,冷静从容,作为科室里最温柔的小姐姐,每当同事有问题请教的时候,她都会放下手上的工作,耐心解答。从年前到现在,她没有休息过一天,累了困了也只能咬牙挺住。在夜深人静时,总能在办公室里找到低头分析数据的她。在疫情现场的她也绝不含糊,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曾经连续四天奋战在五个不同的疫情现场,连熬三个通宵,回到科里又继续完成聚集性疫情分析等工作。

8.png

深夜,赵善露(左)和戴志辉一起讨论疫情应对。

铿锵玫瑰—戴志辉

戴志辉是防控信息小组的一员。从整理报告、录入数据到分析数据一系列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繁琐的工作常常伴她一整天,常常十几个小时都驻扎在办公室,每一份数据都十分重要,每一份结果都必须严谨。疫情现场的她也同样特别认真,元宵节那天下午刚从长沙县处理疫情回来,晚上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娄底处理疫情,一直奋战到凌晨三点多。这是她工作的第二年,她丝毫没有因为劳累和困难而退缩,每天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尽心尽力的做好每一件事。

最强新兵—刘子言

本来年前已经回到隆回老家才待了不到一天的刘子言,一听到抗疫工作的召唤,立刻主动放弃休假,只身回到长沙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去。对入职不到半年的她来说,新冠肺炎疫情是她刚刚开始的工作生涯中的重大挑战,在前辈的带领下,她奔赴各类疫情处置现场,迅速地适应了传防科繁重复杂的工作。秉承着“干中学、学中干”的精神,她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自我。在传防科,没有过渡时间,每个人都必须迅速成长,找准定位,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贡献力量。

9.png

刘子言(右二)在查阅病例资料。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一线,他们携手前行,为防止疫情的蔓延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团结奋进,以保卫人民群众的平安和健康作为目标而不断努力。冬天总会结束,春天马上就要到来,传防科的兄弟姐妹们,继续勇敢往前冲吧,等战胜疫情,再一同畅饮,笑谈往日的苦与甜!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莎

编辑:马丽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2/11/671055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