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是乡村战疫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村民“最后一米”的健康防护。他们是村医,甚至是战疫中“全村的希望”。红网时刻联合各县级融媒中心记者推出系列报道《村医战“疫”记》,聚焦湖南各地普通村医的“战疫”日常。
罗小丽在测体温。
红网时刻记者 陈纲 通讯员 杨贵新 周爱科 隆回融媒中心记者 罗勇军 隆回报道
2月14日,隆回县桃石坪街道竹塘村村医罗小丽对竹塘村最后一位湖北返乡人员进行隔离观察第14天的最后一次体温测量,她在返乡人员居家观察登记表上写上体温36.5℃,无咳嗽无气促等医学观察结果,并嘱咐对方不要出门、不聚会、不扎堆等,然后,她感觉松了一口气。
罗小丽是雨山磨石村人,卫生院安排她到竹塘村从事公卫工作,服务人口1460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湖北返乡人员共12人每人14天进行一日二次体温测量等医学观察。
有人问罗小丽,去给从湖北回来的群众测体温,害不害怕?罗小丽笑着说,不害怕是假的,但工作还是要做。幸好自己运气好,所测对象没有没有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
基层防护用品非常缺,桃花坪街道有40个村(社区),每个村(社区)至少会有一个卫生室,一直缺防护用品尤其是口罩,分到每个村医手上只有口罩十几只。出去宣传和每天面对面去给湖北返乡人员量体温、观察病情都需要口罩。由于口罩有限,有时都是一个口罩戴过之后放在消毒柜里消毒后再次用,更别说防护衣和手套。罗小丽把酒精放在喷壶里随身携带,每次测完体温,马上用酒精消毒体温计和双手,虽然条件有限,但尽量保证不交叉感染。回到家里,她把自己单独隔离在一个房间,连吃饭都是和家人分开吃。罗小丽说,我自己不怕感染,但是怕家人被感染,只好尽量不和家人接触。
在抗疫工作中,还有许多的困难:这次疫情刚好碰上春节,外出的乡亲们从四面八方回来,忽然碰到一起,人太杂;上门服务时交通不是很方便,很多时候靠自己走路;当了十几年的村医,以前每个人见她都非常热情,这次感觉受到了“歧视”,即使是碰到平时关系非常好的见了她也是往后退几米,只因为她给湖北返乡人员进行一日两次的体温测量等医学观察。每次出门宣传她都是离对方尽量几米远,减少对方的排斥感。
尽管这个春节过得很辛苦、受排斥甚至过得担惊受怕,但只要竹塘村没有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罗小丽就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委屈是值得的。
罗小丽说,虽然竹塘村的湖北返乡人员都解除了医学观察,但仍不能放松警惕,她愿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坚持到此次疫情结束。
来源:红网
作者:陈纲 杨贵新 周爱科 罗勇军
编辑:张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