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密切接触者“C”是如何被找到的?堪称破案!

来源:红网 作者:李欣钰 刘织平 编辑:张俊 2020-02-19 10:02:4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株洲2月19日讯(通讯员 李欣钰 刘织平)我们都知道要赶在病毒搭载密切接触者“C”进一步传播之前,必须将“C”一一找到,并管理起来,才能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那么我们该如何找到“C”呢?

3.jpg

醴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一支7人队伍,我们称之为流行病学调查组(简称:流调组),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排查全市“C”,确定“A”(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传染源,并指导消毒组及时对疫点、疫区消毒。

截至2月18日,醴陵市8例确诊病例中,无二代、三代感染病例,且连续9天无新增确诊病例,这与流调组及时找到传染源、有效切断传播途径密不可分。

初步现场调查,“C”会是谁?


2.jpg

“为了大家的健康着想,请您一定要仔细回想。你们当时有几人聚集?去过哪些地方?参加了哪些外出活动?接触了哪些人?接触时有没有戴口罩?”无论清晨深夜,流调组接到报告后,都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以最快的速度围绕“A”的基本情况、就诊情况、发病前14天的旅居史、发病后的活动轨迹等做详细调查。

他们如同福尔摩斯一般,寻找一切可能传染的蛛丝马迹,还有可能的感染者“C”。他们深知:早一分钟,或许就能多一名群众免受感染。

行动轨迹核实,“C”找到了!

4.jpg

由于时间过长,有的“A”不能一次性把行动轨迹说全,还有的“A”认为流调组的问题涉及隐私,而刻意隐瞒。种种情况都可能导致流调组无法掌握全面、真实的信息,找到所有的“C”。这时,流调组可能需要往返现场几次或数十次与“A”进行沟通,联合刑警、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对所有“C”展开细致的排查、追踪与核实,指导落实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这个过程中甚至可以摸排出“B”(与“A”接触过的陌生人)和更多的“C”,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很多“寻人通告”了。

破案第三步:立案上报管理,“C”隔离了!

这是一场与病毒赛跑的战斗,争分夺秒,绝不能输!流调组必须在24小时之内完成流调工作,并在2个小时内上报初次调查报告和个案调查表。同时,以最快速度统计“C”的情况上报至醴陵市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及时向基层医疗机构下达交办函,对所有“C”进行隔离管理。

找到“C”仅仅是找到“A”身上病毒的逃窜方向。此外,流调人员还要分析数据、挖掘信息,找到“A”感染的来源和被“A”感染的环境,然后通知消杀组在2个小时内进行终消毒,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看似简单的破案三步,却是流调人员的日夜兼程和极速运转的头脑风暴。

来源:红网

作者:李欣钰 刘织平

编辑:张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2/19/673997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