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妇女事业,共享美好时代
做好党的妇女工作,关系到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力量,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祁阳县是一个拥有108万人口的大县,广大妇女顶起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半边天,做好党的妇女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该县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作用,围绕当地妇女工作,创造性地开展服务创业就业、权益保障、精神文明及自身建设,取得了妇女事业的长足进步,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近三年来,荣获全省“两癌”免费检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先进集体、“巾帼暖人心”维权创新项目执行单位和“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5个省级荣誉,永州市妇联工作绩效考核特等奖等4个市级荣誉以及祁阳县绩效评估工作先进单位等13个县级荣誉。
一、鼓励创业就业,服务经济发展
从解决妇女创业就业动力不足、资金短缺、渠道狭窄、技能欠缺等问题入手,积极动员、引导、帮助妇女创业就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激发创业就业动力。开设巾帼讲堂,从女企业家、女能人、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中聘请专兼职教师10余名,向创业就业妇女讲述成功故事、传授成功经验。开设“巾帼风采”专栏,宣传优惠政策,开展“最美创业”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激发创业就业动力。二是解决创业就业资金。狠抓妇女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措施落实,为妇女解决创业中遇到的筹资难、难筹资问题,3年来,累计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6000余万元,帮助770余名城乡妇女解决了创业资金问题。三是拓宽创业就业渠道。开展春风行动,联合县人社局开展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20余场,发放春风卡等宣传资料 10万余份,免费服务5000余人,成功介绍1500余名妇女就业。创办领办巾帼扶贫车间,发挥基层妇联执委、女企业家、女能人领头雁作用,建成扶贫车间22个,促成26家工业企业、50家农业专业合作社与75个贫困村结对帮扶,为贫困妇女增加就业岗位800余个,带动2000余名贫困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致富。四是提升创业就业技能。开展妇女创业就业技能培训,深入推进“创业创新巾帼行动”,以家政、手工艺、种植、养殖、农村电商等为主要内容,契合县域特点,送技能下乡镇、进农村。开办家政、养老护理等技能培训班,并输送一批优质幼师、养老护理、创业学员到北京农家女学校进行技术培训,使广大妇女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二、强化权益保障,维护社会稳定
不断夯实维权基础、创新维权机制、拓宽维权领域,帮助妇女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一是加强维权宣传。充分利用“三八”“六一”等节日,多层次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婚姻法》、《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广大妇女儿童维权意识。二是夯实维权基础。完善县、镇、村三级婚调机构,实现调解网络县、镇、村全覆盖,真正做到“哪里有妇女群众,调解组织就建到哪里,哪里需要调解,调解组织就在哪里发挥作用”;优化信访接待维权,充分发挥妇联信访窗口的职能作用,以12338维权热线和日常信访接待为依托,热情接待上访的妇女群众,3年来,接待来信来访案件626起,结案率100%,满意率100%;培育“婚调工作坊”品牌,以“五心”(热心、细心、耐心、真心、爱心)打造县婚调委,有效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处婚姻家庭纠纷案件1270余件,其中调和1110件,调离160件。三是创新维权机制。构建社会化维权机制,全县建有25个家庭暴力投诉站,1个家庭暴力合议庭,1个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1个家庭暴力庇护站,1个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家庭婚姻纠纷调解业务指导办公室,22个镇(街道)婚姻调解工作坊,481个村和79个社区均建有“妇女儿童维权求助站”。构建“4+X”联动调纠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妇联、政法、公安、司法等部门现场联动、效力对接的优势,高效化解矛盾纠纷。构建信访接待、法律维权、纠纷调解、心理疏导、婚姻指导“五位一体”的维权新模式,为妇女儿童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维权服务,有力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四是关爱妇女儿童。做好农村贫困妇女“两癌”筛查及救助工作,2016年将“两癌”筛查纳入重点民生项目,为90189名农村适龄妇女提供免费筛查,为全县445名“两癌”贫困妇女争取救助金480.4万元。结合扶贫帮困活动,动员社会各界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妇女等1510名。
三、培育文明新风,构建和谐社会
充分利用家庭阵地以及志愿服务组织,深入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新风。一是先进典型引领新风。开展“美家美妇”行动,引导广大妇女争做“最美女性”,广大家庭争当文明家庭。开展“最美家庭”“最美湘女”“最美孝心少年”“好婆婆”“好媳妇”“好妻子”等评选表彰活动,在全县营造了传播最美家庭、家风故事,大力培育和弘扬家庭文明新风的良好氛围。三年来,培育全国“五好文明家庭”1户、全国“最美家庭”1户,省级“最美家庭”3户,市级“平安家庭示范户”1户、“最美湘女”1名、“最美创业”1名,县级“五好文明家庭”57户、“最美创业”20名、“最美湘女”50名。二是道德建设培育新风。以“百千万巾帼大宣讲”活动、“治陋习、树新风”等活动为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为抓手,以“妇女之家”为主阵地,以各级妇联干部、执委为宣传骨干,在广大干部职工群众中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营造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新风尚;以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格局为基点,开展“青少年教育”“亲子教育”“家庭教育”等活动,强化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对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单亲家庭的家庭教育引导,从小培养孩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志愿服务弘扬新风。依托女企业家协会、志愿服务组织、社会爱心人士建立完善巾帼志愿者队伍,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妇联牵头、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广覆盖、多层次、宽领域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全县建有30余支巾帼志愿者队伍,巾帼志愿者们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积极开展“巾帼建功”“巾帼维权”“巾帼脱贫”“巾帼关爱”和“巾帼志愿服务”等活动,在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县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脱贫攻坚、捐资助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建设美丽幸福新祁阳贡献了巾帼之力。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以深化妇联改革为契机,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全方位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务实型、创新型、廉洁型、效能型、活力型妇联,真正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热爱的温暖之家。一是健全组织网络。将妇联组织覆盖到各镇(街道)、村(社区)以及具备组建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深化网上妇联建设,开通县妇联官方微信公众号“祁阳妹子”,建立县镇村和县直单位妇联工作及执委工作微信群1100余个,实现线上线下妇女工作的有机融合。二是优化队伍建设。配强妇联领导,选配优秀的镇党委书记任县妇联主席、镇(街道)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人员兼任(街道)妇联主席、村支两委中优秀女性专(兼)任村妇联主席;配优妇联干部,打造“专兼挂”为一体的妇联干部队伍;配足基层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大妇联”工作格局,各镇(街道)妇联均配备25名以上执委,每个村(社区)妇联配齐15名以上执委,解决妇女工作力量上多下少的“倒金字塔”问题,形成“妇女工作妇女做”的生动局面。三是完善制度建设。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定期举办县镇村三级妇女干部培训班和外出学习交流,提高妇联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健全轮值主席制度、执委工作制度、执委联系群众制度、执委管理等制度,转变妇联干部工作作风,提升妇联执委服务水平。建立奖惩机制和评选表彰机制,开展妇联系统评选表彰活动,加大对优秀妇联干部评选表彰力度,增强妇联干部的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形成“能想事、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可喜局面。
来源:红网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