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秀,女,汉族,1968年6月28日出生,2005年1月进入湖南娄星纺织有限公司后纺车间工作,现为后纺车间丙班班长。
在十多年的纺织工作中,她爱岗敬业,严于律己,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带领所在班组认真履行职责,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并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杨美秀在2005年-2006年挡车时每月都获得“优质高产”奖;并连续两年荣获市“优秀员工”荣誉称号;2007年任班长后曾先后荣获市“优秀管理能手”、“最美轮班长”、“管理骏马奖”等个人荣誉称号,所带班组连续三年荣获公司“优秀班组”称号,09年曾被评为“常德市芙蓉标兵岗”称号,2017年荣获常德市“常德工匠”称号,2018年荣获常德市“劳动模范”称号,2019年荣获常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她的事迹材料一度被市总工会做为标杆在电视台、各企业广为宣传学习。
勤学苦练 精益求精
众所周知,后纺车间是成品质量把关的最后一道工序,做为一名后纺班长,对人员的合理安排、质量管理、操作培训等,必须要做到事无巨细,每一项工作都要紧跟到位,决不能有半点疏忽大意,她知道,想要带出一支高素质且技术过硬的团队,首先自己就要有过硬的操作技术,不仅仅是自络方面,对普络、摇纱、倍捻、蒸纱等各工序的操作指导,必须掌握熟练达到精益求精。在工作中遇到突发性的问题,就虚心向设备、工艺师傅们请教,直到弄懂为止,还利用业余时间搜集阅读一些纺织专业方面的书籍,并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对员工的帮教工作中去,运转班中一般的设备故障、纱疵异常波动都能及时分析维修处理,轮班职工都笑称:“我们的班长不断是一位管理能手,更是半个设备师傅和技术指导员”。
优质高产 节能降耗
为了落实公司“优质高产,节能降耗”的理念,她深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没有质量的产品,再多也是一堆废品,相反浪费了物力、人力、财力、电力,她时刻把质量放在首位,紧绷质量这根弦;指导员工怎样预防并减少错支、错管的发生,有关接头质量的检查,飞花纱疵的降低,新品种上机的抽样倒筒,尽头纱的清场,搬砣工、蒸纱工上错架及码错仓的预防;温湿度的合理控制,砣子的大小正确调整,现场的清洁及定温管理,每月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配合车间上好各类理论及实物质量培训课,彻底落实三级质量检查,以及劳纪、安全消防各方面的宣传工作,努力践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根纱,将清理的回丝分类码放,做好成品库的加湿工作管理,减少水印和污渍砣子的产生等,因为她的工作到位,巡回检查及时,为保证产品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情系生产 以人为本
后纺车间看似是纺织行业操作最简单的车间,但也有许多不利因素给招工稳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灰尘多环境差,搬纱也需一定的体力,造成新工难适应,有时一天不上头就走人,老职工年龄又越来越偏大,逐步开始流失,人员得不到稳定,保证产品质量及生产正常运行就是一句空话,面对这样的状况,杨美秀开始分析人员流失的原因并思考解决的办法,在环境改善方面向车间提出合理化建议,定期梳理车间上、下风道,定时合理利用回风,尽量给员工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在工作中,生活中把员工当成亲人、家人来对待,想她们所想,急她们所需,有新工入岗,拿自己的饭卡给她们免费就餐,离家较远的新工及时与公司后勤管理人员衔接提前安排好她们的住宿,工作中手把手进行帮教,疑难问题不厌其烦地讲解,直到她们明白为止。与因事离厂的员工时刻保持联系,近两年来回岗老员工有10余人,今年招收新工5人,留岗率100%,在招收稳员方面,她所带班组,成绩最为突出。
一个班50多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成长历程,素质都不一样,她班的王桂英就是一个例子,在工作中稍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发脾气、无理取闹,区域班长难管理,挡车工不愿搭理,捡管工怕她,大家都劝杨美秀这样的员工交公司算了,但杨美秀不放弃,因人而教,把公司的考核、规章制度和人情化管理结为一体,按公司制度考核后,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面对面沟通,并多次走访到家中向她老公了解情况,了解到她由于父母早逝,作为家里最小的妹妹,哥哥姐姐的宠让、溺爱,给她造成了偏激的性格,但事后不会太计较,她老公的诉说,更坚定了杨美秀不放弃她并要帮助她的决心,工作中杨美秀较之以前对她更热情了,对操作中不规范的动作及时纠正,并对有进步的地方在开班会时提出表扬,生活中嘘寒问暖,功夫不负不心人,到现在为止,王桂英已能和大家打成一片,变了一个样,别人问:“杨班长你用了什么法子让王桂英现在有这样大的转变啊?”杨美秀只用了简单的六个字来回答:“不抛弃,不放弃”,朴实的话语,赢得了大家的赞扬。
无悔选择 爱岗敬业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1年6月23日,一场巨大的灾难毫无预兆降落到她的身上,她相濡以沫的爱人被一场无情的车祸夺去年轻的生命,不敢想象,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顷刻间失去了顶梁柱,在亲人心中留下了永远也难以抚平的伤痛,自此,妻子失去了丈夫,小孩没有了父亲,面对突发变故,杨美秀心中悲痛万分,但为了孩子,她咬紧牙关,硬是挺了过来,用她单薄的身体扛起了操持整个家庭的重任。面对苦难,杨美秀仍然心系车间工作,公司、车间领导上门去看望她时,她含泪问的第一句话是:“现在天气开始热了,车间人员还稳定吗?你们不要担心我,为了孩子,为了我选择的这份职业,我会好好生活下去的。”她的坚强,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既欣慰又感动,就这样,杨美秀处理好丈夫的丧事,将家里的一切安排妥善后就快速返回了工作岗位,她用行动谱写着她无悔选择的这条纺织路。
自2005年人厂至今,除丈夫车祸离世请过假外,从未请过假,尤其2015、2016年除公司放假外,从未休息过一天,年出勤天数均达到349天,因为这份坚守,而让许多人不理解甚至产生诸多疑问,可她坦然面对,报以和善的微笑作为最好的解释。
倾注温情 传递爱心
经历过苦难的人,似乎了知人间的酸甜苦辣,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在诠释着爱的真谛。传承着古老的美德,让人充满正能量,让人走心。杨美秀就是这样的人,她非常喜欢韦唯唱的那首《爱的奉献》,尤其是“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歌词成了她传递爱心与温情生动的写照。
她帮过的人真的很多。她不仅从思想上帮助,而且也从经济等方面予以帮扶,尽管自己手头也并不怎么宽裕。当然更多的是时刻在为爱心倡议。2016年11月她们车间员工曾祥贵的丈夫因患胃癌到长沙肿瘤医院进行胃切除手术,时隔不久又突感肚子疼痛,被确诊为粘连性肠梗阻、肠萎、肾囊肿、肝多发性囊肿等多种疾病。两年先后花去医药费18万之多,因付不起巨额的医药费,只能在家进行简单的治疗。该员工上有8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十几岁正在读高中的儿子,生活原本就十分困难,而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更是雪上加霜,全家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杨美秀得知详情后,尽管该员工不是自己轮班的,但毕竟是车间、是公司的员工,是娄星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她率先在自己轮班进行募捐,她坚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爱心激励的作用是空前的,并且向全体员工发出募捐倡议书,短短两天时间,共募捐到爱心款6128元。她说:“善款有限、爱心无价,不论能力大小,捐款多少,只要每个人用真诚的心献出一份爱,编织一份情,就能弥补昨天的缺憾,铸就今天的真情,创造明天的奇迹”。
工匠精神 谱写人生
有一种精神,看似平凡渺小,它却能成就不平凡的业绩,有一种精神,看似豪情万丈,它却代表着最平实务本的人文精神,就是这样,杨美秀执着的从事着她所热爱的纺织事业,多年来,她无私奉献,用坦荡的行为为自己的人生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以一名纺织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书写着对纺织事业的无限忠诚,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实现着自己人生价值,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来努力践行公司核心价值,用爱岗敬业的精神来筑一代工匠的匠心之梦,为投身“工业立市,产业兴城”尽绵薄之力,以此来推进“新常德、新创业”的建设。
来源:红网
编辑:冯竞萱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