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这些刷屏的“战疫”海报,成为信息发布的“快捷键”

来源:红网 作者:徐丹 编辑:马丽红 2020-02-26 13:27:3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记者 徐丹 长沙报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下,实时关注疫情进展,成了宅在家里的人们每天的刚需。除了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报道之外,一些海报以简洁清晰、一目了然的方式传递信息、引发情感共鸣,让人印象深刻。有数据显示,一些海报在微博获得千万级阅读量,在微信产生百万级阅读量,突显了海报产品的传播力和动员力。

用数字说话,传递多维度情感

据小编观察,疫情期间,央视新闻微博、微信和客户端频频推出“数字主题海报”。这些海报以醒目的数字为画面主体,述说数字背后的“战疫”故事。

??1.jpg

以这套时间线为主题的海报为例,给新闻事件打上时间的标记,一方面“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扑面而来,一方面让网友充分感受到“中国速度”。

??2.jpg

??3.jpg

??4.jpg

??5.jpg

再看这组以各地支援为主题的海报。几个数字,把全国一盘棋、众志成城抗疫情的“中国力度”展现了出来。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这组海报以医护人员、志愿者为主体,各行各业同心协力、无私奉献的“中国态度”呼之欲出。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而这些体现人民群众守望相助的海报,则是“中国精神”的诠释。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从国家到个人、从一线医护人员到广大志愿者,有大义也有小爱。这一系列海报在有限的篇幅里挖掘深度和细节故事,在视觉报道中较有特色。

从公开数据来看,“14亿人在战斗,每个你都算数”在微博上的话题累计阅读量达6亿,单组海报微博阅读量平均在1500万以上,从网友评论来看,激发了网友的正能量和凝聚力。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感谢每一位逆行者,有你们真好。”

“第一次为国家战斗,很光荣。”

“我是这里的一分子,我与所有人共克时艰,相信祖国一定赢!武汉加油,我们等你解封归队。”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平凡却又伟大。向他们学习,致敬。”

“耶!好开心!我就是那埋单的‘一万多的网友’之一,被央妈表扬了!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众志成城,大家奉献的一点一滴终究会聚成大海,为武汉带来希望,带来平安。”

“每一个人都不能旁观,我们都是这集体的一分子。每一个平凡人都努力,才可能打赢这场战役。”

“这才是面对疫情的正能量。”

疫情数据的多种表达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湖北和各地的疫情发布。如何让网友们直接获取疫情数据中的关键信息、与自己相关的信息,小编注意到,央视新闻在疫情数据海报中做出了多种尝试。

??21.jpg

??22.jpg

小编还想说说一张自己印象最深的海报:2月19日,央视新闻根据北大可视化实验室发布的数据和图样,动态呈现了各地区疫情防控的最新进展。这张动态图以不同颜色方形面积的比例,呈现治愈、新增、病亡人数的实时变化。

??23.jpg

创意变体字,富有冲击力

央视新闻还发布了一系列利用汉字变体传播呼吁和倡议的海报,在网络空间引用率较高。比如,用武汉的繁体字为主体,将字中的部分拆为“一”、“止”、“心形”、“口罩”、“紧握的双手”等元素,一张图让人读出了多重含义。小编注意到,这张海报还被外媒制作成外文版本,为武汉加油。

??24.jpg

在一线医护人员缺医用N95防护口罩的情况下,一张海报可以产生强大的动员力。这张海报的主题是“请把医用N95留给医务人员”,在设计上以一个“缺”字为主体,并用N95口罩的形象代替了一部分字形,使网友们一望便知。

??25.jpg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意识到了食用野味付出的巨大代价。多家媒体都在呼吁禁食野味,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央视新闻的这张变体字海报,以“野味”二字为主体,突出两字连接部中“止”字的字形,传达了明确的态度。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在全国人民共同战疫情的报道中,好的海报可以给人以强大的抚慰、信心、鼓舞、动员力,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海报的传播效果正在不断提升,在这方面,央视新闻的海报设计值得借鉴。

来源:红网

作者:徐丹

编辑:马丽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2/26/676358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