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省三八红旗手 刘六林

来源:红网 编辑:冯竞萱 2020-02-26 15:15:08
时刻新闻
—分享—

学高德劭为师表 春风化雨育桃李

?????????????????????????????????_??.jpg

刘六林,女,1980年出生,1999年师范毕业并获得专科学历,扎根乡村教育。2007年获得本科学历后,调于涟源市蓝田办事处双江小学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20年来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满腔热情,乐于奉献,成效显著,是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爱岗敬业校为家  始终如一表初心

任教20年来,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每一个学生,以校为家,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兢兢业业做一位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是她不懈的追求。她恪尽职守,任劳任怨,每天早出晚归,过着教室、办公室两点一线的忙碌生活。她对待备课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认真细致、精益求精;对待学校活动、班级管理、家校沟通等尽心竭力、不厌其烦。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她精心布置教室,墙壁上的每一幅画、书柜里的每一本图书、卫生角的每一个卫生工具、绿化角的每一盆花草,都要严格挑选,匠心独运。学校组织文艺汇演,体操比赛等各项活动时,操场上就多了一个奔波的身影,从思想动员到动作敲定,每一个细节她都亲力亲为。自己的孩子生活起居,无暇顾及,学校里的各项工作,从未落下。晚上回到家,工作并没有结束,查阅上课资料,回复家长留言,微信检查批阅家庭作业,督促学生课外阅读……二十年来如一日,不知疲倦,乐在其中,不求回报。

努力钻研丰底蕴,不断提升求完美

她潜心钻研教材,认真查阅资料,用心撰写教案,力争在教学中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深入浅出的讲解,意味深长的启发,力求每一节课都成为精雕细琢的示范课,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想象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潜移默化的训练。她深知一位教师有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她刻苦学习理论和文化知识,不断提升学历水平;坚持阅读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和各类文学作品,不断地沉淀积累,丰富底蕴;坚持不断地向老教师、优秀教师学习,坚持撰写教学论文、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提升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一直潜心研究教材教法,结合学生情况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她先后参加省、市教师培训,多次参加教材培训,聆听名师报告,吃透教材编写意图;自己付诸行动,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比武,并全力以赴对待每一次比赛。

特别是参加的今年湖南省第一届中小学青年教师片段教学竞赛,从四月份涟源市的初赛决赛,到五月份娄底市的决赛,再到省里的比赛,过五关斩六将,取得可喜的成绩。在荣誉的背后,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承受了常人无法承受的压力。二十堂不同的课,二十个不同的教学片段,二十个不同的课件,设计教案,反复试课,反复修改,虚心请教,永不满足。节假日里,大家都在家里休息,她一个人在多媒体教室加班,改教案改课件,准备各种资料,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废寝忘食,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哪能拼搏到最后?这是源于对语文教学的执着与热爱,对教育工作的敬畏和责任。

用爱育人如春风,耐心引导为化雨

她是出类拔萃的经师,亦是卓尔不凡的人师。时刻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既教书又育人。在她所带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她爱生如子,学习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嘘寒问暖,思想上引导有方。她坚信“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耐心倾听孩子心里想说的话,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颁发表扬信,奖励学习用品。 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她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敏感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耐心教育、用心培养,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她坚信“星星再小,也会发光”,每天都利用课间和放学前的时间给班上的几名留守儿童和学困生补习,用一颗朴实真诚的心去关爱这些孩子。

班里有个叫王可欣的孩子,父母离婚,跟随改嫁的妈妈进入一个新的家庭生活。妈妈外出打工,他由新家庭的奶奶带在身边。孩子从小就得不到父爱、母爱,性格内向自卑,小小年纪总看别人的眼色行事。作为班主任的刘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看到孩子学习没人管,每天放学就把孩子留在办公室,陪她写完作业(家里学校比较近)。她常常和孩子谈心,选孩子当组长和值日生,帮孩子树立自信,鼓励其努力学习,时不时给孩子送上一些文具,带一些零食。在课堂上给孩子更多关注和微笑,发自内心地关爱这个孩子。孩子的妈妈非常感激,说老师彻底地改变了她的孩子,她终于能安安心心地在外打工了。现在的王可欣成绩优异,书写漂亮,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成为了老师的得力助手。润物细无声,她就这样用温暖的爱改变着每一个孩子。

以勤为桨攀高峰,硕果累累溢芬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奋与努力,执着与热爱使她一步一步蜕变,走向成功。她所教的班级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各项比赛活动也能脱颖而出。她热衷教研教改,个人自工作以来获得各种荣誉证书共四十余份:2001年获湖南省第三届小学自然实验教学课竞赛二等奖;2010年获涟源市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比武特等奖、娄底市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2012年获涟源市“嘉奖”;2013年获涟源市语文课改一等奖;2014年获“涟源市优秀班主任”称号;2015年获娄底市小学品德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教育部“读书征文”活动辅导一等奖、“涟源市好老师”称号、涟源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等奖、湖南省“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2016年被评为涟源市“优秀教研工作者”、教育部“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被评为“涟源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和“娄底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2017年获湖南省在线集体备课视频公开课一等奖;2018年获论文国家级一等奖;2019年获涟源市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涟源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娄底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娄底市“五一劳动奖”和“湖南省教学能手”称号。

她满腔热情,甘为人梯,用坚定的信念托起学生攀登高峰;无私奉献,甘当园丁,用博大的爱心培育桃李绽放芬芳。她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绘出最美丽的色彩,奏出最纯朴的乐章,写出最隽永的诗篇。她是涟源市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值得大家学习的时代楷模。

来源:红网

编辑:冯竞萱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2/26/676391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