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4岁的姜志鹏是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街道天成垸村村会计,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积极请战,从1月25日开始,一直坚守在防疫一线。2月10日晚7时,他像往常一样开展工作时,不幸发生车祸,后送入重症监护室抢救。目前,他已经从重症监护室转移到普通病房继续接受治疗。
连续工作17天,值守路上被车撞伤
2月10日傍晚6时多,姜志鹏下班回家,饭桌都没上,站在旁边匆匆扒拉了几口饭,就放下了碗筷。“今天晚上还有事,我先走了。”他跟家人简单交代了一下就出了门。
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防控措施一再升级。各村都在主要交通道口设置了疫情防控服务点,天成垸村也不例外。距姜志鹏家不到300米远的地方,就设有这样一个服务点。这天,本不是他值班,可他心里有点不踏实,想去现场看看。村里有几家小作坊,生产百叶等豆类制品,非常时期还在营业,他得上门去劝说一下。
“我们晚上一起去值守巡逻吧,我这片有几个地方还是不放心。”下班路上,姜志鹏跟同他配合开展工作的叶佩芳讲起了这些,两人相约着晚上七点在她家楼下集合后再过去。这天,已是他连续工作的第17天。当晚,雨下得很大,能见度很低,在距离服务点约30米的路边,姜志鹏被一辆疾驰的越野车撞开十余米远,满身血迹地躺在雨水里,头部重伤。
同事叶佩芳有些自责,她说当时如果他们早点出发,也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在她的印象中,姜志鹏一直是位好同事,总是主动帮大伙做事,为大家着想,主动挑重的工作,从不嫌麻烦。“希望好人有好运,早点好起来。”
白天黑夜连轴转,“像个铁人”
村支部书记叶伏生清楚地记得,正月初一,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姜志鹏第一个站出来报名。“疫情防控值守,先安排我。”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人感受到他的责任与担当。
听说丈夫率先报名,妻子有点不理解:“平时我不讲,大过年的,一家人好不容易团团圆圆……”姜志鹏小声解释:“情况紧急,我是老党员,关键时刻就应该冲上去。家里的事就多辛苦你了。”
姜志鹏负责腰铺子、帅家湾、卧龙桥片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一连十多天,他戴着红袖章,胸前佩戴着党徽,和村民小组长、党员志愿者一起,宣传、摸排、隔离、体测、劝导、管控,每一项工作都踏踏实实,丝毫不含糊。有的村民没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还在走亲访友,他苦口婆心做工作,挨家挨户上门劝导,硬是让村民们承诺少出门。
叶伏生说,姜志鹏白天为疫情防控的事忙碌,晚上也不早点歇着,或整理数据信息汇总上报,或到服务点开展值守和巡逻。“就像个铁人,从没叫过苦和累。”在姜志鹏办公桌上,一只用来测量体温的额温枪静静躺在那里,还有他详细记录下来的涉鄂人员体温检测表,相关信息记录得清清楚楚,详详细细。这些见证了他曾经的辛劳与付出。
为隔离居民买菜,为同事做午饭
除了防控疫情,姜志鹏还揽下了一件事。看到同事们每天这么辛苦,把方便面当午餐,他和叶佩芳商量着村部食堂早点开餐,并且每天一大早就选购好新鲜的食材,然后中午用一个多小时做出一桌可口的饭菜。“姜哥曾经开过饭店,他的手艺不错咧,我们每天吃得开心又放心。”同事们纷纷为他点赞。
文建秦的妻子说起他,连称“好人,好人啊,真心疼”。丈夫患尿毒症多年,家里还有年迈的婆婆,一家人日子过得很艰难。脱贫攻坚战役中,姜志鹏结对帮扶五户,她家就是其中一户。在姜志鹏的帮助下,她争取到了3万元小额信贷,入股到一龙头企业,每年都有分红;村里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姜志鹏抢先为她报了名,而今,有了一门技术的她就近找了份工作。
得知姜志鹏出车祸后,汤新华夫妇心情很沉重。1月23日从湖北回来后,他们夫妇一直居家隔离。姜志鹏每天都带着村里的医生,来给他们量两次体温,还帮他们把菜买回来,并且嘱咐他们如果还有什么需要或生活难题,随时可以跟他打电话,他的电话24小时不关机。“我们一直都很感谢他,隔离期间都是他在帮助维持我们的日常生活,希望他能早日康复。”
潇湘晨报记者 黎棠 长沙报道
来源:红网
作者:黎棠
编辑:李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