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村民们挥舞着手中锄头,在田间地头翻土打穴、挖沟除草、栽种果树。
常宁市农村广袤的田间地头一片生机勃勃的模样。
红网时刻衡阳3月4日讯(通讯员 尹维龙 钱辉 记者 蒋楠)疫情当前,农时不待。穿行于常宁市农村广袤的田间地头,处处都能看见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对于农民来说,多一份付出,就能多一份收获。
2月29日,天气暖和,正是春耕春种时,常宁市西岭镇石山村的田间地头已是热闹不已。当地村民们挥舞着手中锄头,在田间地头翻土打穴、挖沟除草、栽种果树,不负种植庄稼好时光,为春耕生产按下“加速键”;电杆上“村村响”广播不时宣传着疫情防控、抢抓农时不误农事等政策知识,号召群众战“疫”农忙“两不误”……一幅“耕种农忙图”跃然眼前,振奋人心。
“土培浅了,要掩盖到果树嫁接位置。”“注意你的那个株距小了,再拉开点。”“可以了,树苗摆正,土慢慢地刨进来,对喽,就是这样!”……石山村村支书李伦玉认真负责地在农田里对栽种冰糖柑树的村民进行技术指导,看着一棵棵树苗被种下,他的心情颇为激动,仿佛已经看到了三年后金灿灿的冰糖柑挂满枝头的丰收景象。他告诉记者,这些果树苗都是年前从四川那边引进的,这也是石山村两委结合实际,经过多次研究并请专家指导后而决定的。由于疫情原因,延后了树苗到达时间,这不趁着天气好,组织村里10多名贫困户分散在8亩田地里赶时间栽种,以免误了农时。
除了栽种果树,贫困户李伦述与村里其他贫困户在村两委的组织下,复垦了100亩地并打好穴为种植无渣生姜做好准备,同时还平整了村里休闲广场旁边8亩地准备种植格桑花,吸引游客夏天过来观光,增添旅游和生活乐趣。
为积极应对春种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石山村年前备齐了适宜该村当季种植的无渣生姜、淮山、芍药、枳壳、格桑花等各类农作物和中药材种子,并通过地窖储存,做好消毒和保护工作,确保种子质量。在春种时,要求田地内劳作人员保持一定距离,并注重工前工后全部消毒,正确引导村民分散耕种,做好个人防护,杜绝扎堆聚集。
“我们采取以奖代补的模式先后引导贫困户发展种植了枳壳500亩、尾参300亩,每亩补贴1500元。”李伦玉告诉记者,村里依托独特地貌和特色资源,充分发掘特色资源潜在优势,采取公司(快递、电商)+合社作+农户(基地)的模式,开发无渣生姜、尾参等土特产品及旅游资源,发展杉木林、楠竹、油茶林等经济林,扶植养鸡、养鸭大户,着力发展现代新型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该村以乡村旅游、特色产业为抓手,发展荷园、菜园、公园、果园、竹园、水上乐园、观光休闲农业,树立了乡村振兴路上的“西岭石山村”样本。
来源:红网
作者:尹维龙 钱辉 蒋楠
编辑:姜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