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菊
张泽菊,女,汉族,1970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临澧县佘市桥镇大观村支村两委成员、妇联主席。
一、不忘初心,做村民群众的贴心人
自1996年担任大观村妇女主任以来,张泽菊先后从事妇女工作近二十年。二十年来,她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心中装着百姓,一心服务群众,无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还是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亦或是解决村民纠纷、维护村民权益的各领域,总有她的身影。
2016年,朱家组贫困户金则云的扶贫手册丢了,却正好遇到家里有人生病住院,急需拿扶贫手册去办理医药费报销手续。不知所措时,他找到了张泽菊,问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张泽菊了解情况后,立马向镇政府汇报,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申请领取了新的扶贫手册,并亲自骑车到镇扶贫办填写好后再交给了金则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2017年夏天的一个早上,龚家组的组长匆忙跑到张泽菊家里说:“郭克煊不见了!他父母拜托我找人,我还没找到。”张泽菊一听便紧张了:郭克煊的儿子儿媳都在外地工作,家中只有年迈的父母。她立马发动身边的村民群众,一群人顶着酷暑从早上8点找到了中午12点,终于在一户村民房屋后面发现了车祸身亡的郭克煊。后续,因郭克煊家中无人理事,张泽菊又帮忙安顿好了一系列的安葬事宜。
类似的事还有很多。村民们有问题了、遇到困难了,总爱找张泽菊,“张主任办事利落靠谱,也爱帮助人,大家都信任她”这是村民对她的评价。
二、强忍病痛,做基层工作的坚守者
2018年对于张泽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她被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中期。如果说之前的张泽菊是一位“骑着男式摩托车,风风火火”的“女汉子”,经历手术、化疗之后的她则更多了一份坚韧、刚毅与沉稳。虽饱受病痛折磨,但她始终坚守在基层工作岗位上,一刻都不曾放松。
身为妇联主席,张泽菊带领村妇联执委大力宣传、倡导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宽容谦让、善育重教、勤俭持家的美德,充分发挥妇女在移风易俗和家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组织成立全村广场舞蹈队,丰富妇女群众的业余文体生活;关注妇女身体健康,动员全村妇女群众参与“两癌”检查,积极为村内“两癌”患者申请救助;帮助困难家庭,为精神病患者杨先娥解决低保申请难题。
分管环境卫生工作,她根据全村实际,成立了一支敬业负责的保洁员队伍,加大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力度;组建了村环境卫生协会,通过宣传发动引导、卫生协会督导,充分调动村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建立了村对组、组对户的考核评比机制,一月一排名、一月一公布、一月一奖惩,夯实工作责任,促进工作落实。
三、挺身而出,做防疫一线的排头兵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刚结束化疗的张泽菊,毅然决然地放弃在家休养,从正月初一开始便一直坚守疫情防控一线至今。
“张主任带病坚守在防疫工作岗位上,而且每天都是最早一个到、最后一个下班的,为我们其他村干部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激励作用。”大观村党总支书记高汉初说。
湖北返乡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信息摸排汇总、重点对象“三个一”措施落实情况每日登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台账、资料整理工作就是张泽菊所负责的主要工作之一,普通且枯燥,却为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理清了头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摸排,大观村31个村民小组共有35名去年腊月二十以后从湖北返乡的人员,张泽菊负责了其中7个村民小组7名重点对象的监测管控工作。她每天上门入户,为湖北返乡人员测量体温,为居家隔离的村民群众送生活及防控必须物资,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知识。有的一开始不配合,经过她耐心分析利弊、讲解相关政策,也都按要求做好自我隔离与安全防护工作。
2月6日,看到镇里发出了疫情防控社会捐助倡议书,她二话不说捐了2000元。
有朋友劝她:“你本身抵抗力就比较差,为什么不安心待在家里?治疗也需要用钱,钱就别捐了。”“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村干部,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必须要做的。”张泽菊朴实地说。提到家人的想法,她很自豪地表示:“我家里人都很支持我,丈夫每天专程接送我上下班。”
经过努力,迄今为止,大观村35名重点对象未出现一例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并全部管控到位。
来源:红网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