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修通过报纸了解疫情。陈俊名 摄
彭德修正在创作疫情相关诗词作品。陈俊名 摄
彭德修和女儿彭勤在校对诗词作品。陈俊名 摄
彭德修正在收集整理疫情相关的报刊。陈俊名 摄
彭德修给女儿看已完成的2本简报书。陈俊名 摄
妻子告知电视上正在播疫情方面的好消息,彭德修竖起大拇指。陈俊名 摄
红网时刻3月11日讯(靖州站记者 陈俊名 许梦娟)“万众一条心,誓把瘟魔斩,战果辉煌不等闲,多少血和汗。拼搏见精神,临阵心不涣。党政英明挽狂澜,百姓高歌赞。”3月10日,已经80岁高龄的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彭德修坚持在家挥毫创作,终于完成了第60首“抗疫”诗词。
镜头前这位头戴鸭舌帽,精神矍铄,正在认真创作的老人就是彭德修,1940年出生,涟源人,1985年入党,是一位有着35年党龄的林业战线退休老党员,1964年响应党的号召,和另外9名同学,放弃到湘潭工作的机会,支援边远山区建设,分配到靖州工作。
彭德修工作扎实、认真负责,是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成立第一届人民政府副县长,曾获评湖南省造林绿化先进工作者、“绿化三湘贡献奖”等殊荣,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通讯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看到电视屏幕里,这些无畏的英雄,伟大的战士,逆行的医护人员,我想来想去,应该赞美、歌颂他们,寄托我一个八旬老人的情怀。”疫情以来,通过电视、报纸,看到相关新闻报道,彭德修有感而发,从大年三十开始,每天坚持写诗填词。彭老告诉记者,虽然算不上文人墨客,更不是有名的诗人,但还是要拿起笔墨,书写创作,表达一名老党员、老干部的情怀,赞美党的领导,歌颂英勇无畏的干部群众。眼下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自己虽年迈不能去基层一线和干部群众一同战“疫”,但他还是要用自己的力量,参与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来。
“有关抗击疫情的报刊图片,我就分类收集起来,作为一个历史的记载,这场战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艰苦、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一场战役,全党全民动员,我认为有必要把它记载下来。”退休之后的彭老,仍然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建设发展,每天都会看报学习,他利用空余时间,把他精心收藏的报纸图片剪下来,装订成册,制作成《剪报图片集锦》,一张张具有历史意义的图片,印证着彭老的初心,目前已经制作完成“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脱贫攻坚”两本,近期正在收集制作“全民战疫”的剪报书。
他的女儿彭勤是财政局一名工作人员,在彭老的影响下,疫情以来一直坚守卡点30天,因为彭老不会用电脑,彭勤每次都会抽出时间,帮助父亲把诗词整理出来。
“在我记忆中,爸爸就是一个生活严谨,对工作很认真很负责的一个人,从小我就是受到他的影响,要为人正直要爱自己的祖国,要有敬业精神,所以一直影响到今后的工作岗位上,都是尽职尽责矜矜业业。”女儿彭勤表示,在这次疫情中,父亲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宅在家里,闲不住的父亲就开始用钢笔写抗疫相关的诗词,家人都很支持,父亲年纪大,不会玩手机也不懂电脑,在本子上创作完后,自己就抽空,把父亲创作的诗词全部整理成电子档,向媒体平台投稿。
“这1000块钱,虽然不多,请党组织收下,如果还有需要,我还会继续捐。”从新闻上看到领导干部们纷纷为抗击疫情主动捐款,彭德修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己深受感动,在此时此刻,国家需要党员干部的时候自己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给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疫情捐款毫不吝啬的彭德修老人,对自己却十分“小气”,书没地方放,就自己找废旧木板做书柜,没有桌椅板凳,也舍不得买新的,东拼西凑找木料自己设计,就连平时创作用的草稿纸,都是反复用,尽可能不浪费。
寒冬已过,春意盎然。目前,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都呈现出积极变化,万千国人用爱心筑起了一座抗“疫”长城,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场人民战争必将取得全面胜利。
来源:红网
作者:陈俊名 许梦娟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