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东塘街道省人大社区党总支书记汪正云。
红网时刻记者 吴公然 通讯员 谭乐 长沙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长沙市东塘街道省人大社区,有1382户住户,4500余名居民,2000多名流动人口,127家企业,31家个体商户,社区工作人员力量有限,如何做到“疫”呼百应,齐心合力?该社区党总支书记汪正云用“四大法宝”完成多个角色切换,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硬核抗疫答卷”。
汪正云(右)接待社区党员报名当“防长”。
支部领航,党旗高高飘扬
疫情来袭,支部领航。
汪正云向辖区单位党员发出志愿抗疫号召,省人大机关17个党支部87名党员、省人大社区党总支31名党员积极响应,纷纷请战。他们共同向党旗宣誓,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从严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一封封请战书,一颗颗红色赤子心,吹响了社区抗疫号角。
为推动群防群控,汪正云创新工作方法,通知社区每户居民家中推选一名疫情防控的“防长”,负责本家庭疫情防控工作,为疫情防控推行到户、到人提供强大支撑。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汪正云率先成立社区“愚公抗疫队”,发起成立“抗疫联盟会”,带领党员共克时艰。社区单位纷纷表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汪正云为隔离人员采购生活物资。
整合资源,共绘抗疫同心圆
随着复工人员逐渐返长,流动人口越来越多,疫情防控工作迎来新挑战。
“社区内有11个出入口,如果要做到不漏户、不漏人,每个出入口设置一个24小时值守点,三班倒,每班2人,共需要66人。”汪正云介绍。
为了推动防控工作量化细化形成闭环管控,汪正云和社区几个单位共同研究制定出一个办法,社区与辖区单位共同设置“最强门岗”,严把关口,封闭大华宾馆东侧原出口,仅留下宾馆西侧原入口作为行人与车辆唯一的出入口,对进出人员逐一进行体温检测,登记健康情况。
11个检测点变为1个检测点,这样既可以保证不漏户、不漏人,又可以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更好地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打疫情阻击战,筑牢社区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汪正云(左一)为隔离期间的高三学子送台灯和学习资料。
关爱居民,护航企业复工复产
特殊时期,如何帮助不同类型社区居民解决物资购买等生活问题?
汪正云通过排查掌握来长返长人员情况,对于“一老一小”,开展邻居帮忙、先锋陪伴队员帮扶的“两帮”服务;对隔离的涉疫人员,建立隔离人员“三人帮”制度,即3名社区志愿者帮助1名隔离人员,做到生活有人帮、学习有人帮、心理有人帮。
社区为隔离人员建立“亲情微信群”,他们通过微信下单,生活帮扶人员就马上帮忙代购;学习帮扶人员根据隔离人员的需求,购买学习用品、打印试卷、送学习资料;心理帮扶人员通过线上陪聊,正面引导隔离人员,帮其心理解压。
汪正云把每一位有手机的隔离人员加为微信好友,及时获取他们的需求。他成了隔离人员的“代购员”“跑腿员”“临时保姆”,也成了他们的心中的“娘家人”。他说:“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隔离病毒不能隔离了爱,社区要用真心与居民同心战‘疫’”。
防控不等人,复工要有力。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社区全面进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重要时期。为了助企业复工复产跑出的“加速度”,汪正云提出“五助五堵”:即利用大数据堵信息漏洞、建立微信群堵输入漏洞、组织网格员堵排查漏洞、设“最严门岗”堵检疫漏洞、设“家庭防长”堵责任漏洞,助企业破解用工难题、助企业落实消毒杀菌、助企业排查返岗人员、助企业解决物资短缺、助企业完善防控管理。
汪正云(右一)“两点一线”跟踪复工人员行程轨迹。
坚守岗位,弃“小家”保“大家”
对于汪正云来说,今年春节与往年不同,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他毅然放弃与家人团聚,一直奋战在战“疫”一线。尽管他的办公室离家只有300米,却几乎每日早晨8点出门,晚上8点才回家,午饭在办公室吃方便面解决。虽与家人同住,但家人总看不到他人影。春节期间,儿子、妻子接连生日的团圆饭,汪正云都错过了。
防控一线有他,他是指挥员、战斗员、冲锋员、保安员、排查员,关爱隔离人员有他,他是心理辅导员、快递员、服务员、志愿者,复工复产有他,他是审核员、辅导员、调解员、联络员、助推师。
每天扮演多重角色,奏响抗疫多重奏的汪正云,每天要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走街串户,提醒居民做好防御,督促住宅小区做到每日清洁、消毒,引导身体不适人员到定点救治医疗机构及时就医,做到内防扩散;同时,摸排辖区内疫区回长人员和车辆信息,每日监测体温,督促特殊居民居家隔离,做到外防输入……
截至目前,汪正云已连续工作45天,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他不仅是社区抗疫的“守土者”,也是社区抗疫一盘棋的“掌舵人”。
来源:红网
作者:吴公然 谭乐
编辑:胡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