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苏靖夏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保洁员每天对农户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
上门收集垃圾
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改善
红网时刻3月16日讯(湘潭县站记者 陈玲芳 张学)湘潭县易俗河镇探索创新人居环境整治新举措,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行环境卫生有偿服务机制,着力破解人居环境整治难题。
一大早,易俗河镇梅林村村民苏靖夏在忙完打扫后,就习惯性地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苏靖夏告诉记者:“我们垃圾进行了分类,可以回收的放在这个蛇皮袋里,不能够回收的就放在这个桶里,每天会有环卫工人来收。”
按照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处理要求,梅林村的8名保洁员,每天对全村38个村民小组,1043户农户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上门收集的垃圾暂存至村定点投放位置后,再由易俗河镇统一转运到县城的垃圾中转站进行集中处理。
村民罗金华表示:“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会到处乱丢,人居环境好些,路边原先有垃圾,现在都没了。”
村民罗新平则说道:“有环卫工人来收肯定好很多,平时丢在家里臭,每天都收出去了,对自己家里环境好些。”
梅林村处于梅林桥现代农业示范园主园区,总面积12平方公里,107国道、紫荆河穿村而过,近年,随着村内产业和人流量的增加,环境卫生整治任务和投入同步加大。为此,该村从村民自治入手,通过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程序,出台了关于推行环境卫生有偿服务的村规民约,以解决环境整治经费问题。
该村党总支书记刘铁光表示:“制定村规民约,号召全民参与,每户交60元每年,刚开始老百姓有点不理解,考虑到全村的环境卫生情况都有所改善、好转,大家从不理解逐渐到理解,到现在老百姓都能主动配合支持。”
除了制定一份村规民约,梅林桥村还通过成立一个理事会、建立一支保洁队伍、开展一场集中整治、出台一批激励措施的“五个一”工作措施,让人居环境治理见实效,全村环境面貌得到大幅度提升。目前,该工作方法正在全镇、全县进行推广。
来源:红网
作者:陈玲芳 张学
编辑:吴思静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