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3月19日讯(通讯员 吴虹青 彭璐)一袭白衣,心系患者,这是广大医务人员的共同写照。在一线抗疫一个多月后,褪去厚重的防护服和护目镜,眼前的这位90后姑娘,就是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四科的护士喻敏,老家在鼎城区镇德桥镇。
疫情面前 她是无畏无惧的逆行者
农历正月初一18:00,正在老家陪伴父母的喻敏突然接到医院的通知,由于疫情发展,“感染四科”准备开科,需要提前返岗。临别前,母亲拉着喻敏的手柔声说:“照顾好自己,等你回来。”看着母亲泛着泪光的眼睛,一向泪点很低的喻敏重重的回握了母亲的手说道:“恩,没事呢,不怕不怕。”挥别家人,她正式成为一名逆行者。
病友身边 她是细致入微的陪护员
初进隔离病房,心情不由得紧张起来。在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护目镜起雾,双手戴着双层手套的情况下,平时看似轻松的护理工作,对于原本就近视的喻敏来说,变得不那么轻松。为患者运送生活用品,食物,水,输液,仅仅是在长长的走廊来来回回的走了几次,汗水确早已浸湿了里层的衣物。而抽动静脉血,打留置针,需要找到合适的血管,就全凭耐心寻找感受了。记得有一次上夜班为一位70多岁的爷爷进行动脉穿刺抽血,在做好解释工作后,花了将近5分钟的时间,却还是没有定好穿刺的位置,急得汗水沿着护目镜流进了口罩。爷爷看出了喻敏的紧张,安慰道:“没事呢,护士妹子,慢慢找,我相信你是可以的!”听到爷爷的鼓励,喻敏换到另外一边,静下心来重新寻找、感受,终于摸到了动脉蹦蹦的跳动,一针见血,完成任务。“患者的理解、认可、支持,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被问到是怎样坚持下来的。喻敏是这样回答的。
最初由于隔离病区人员较为紧张,喻敏和同事们需要每天需要上是8个小时的班。一个星期后,人员相对充足,每天上足6小时的班。在防护物资紧张的情况下,为了节约防护用品,上班中途,不能喝水吃饭,不能上厕所,这是对医务人员心理、生理上的一大考验。下班时脱下防护服,摘下N95口罩的那刻,真是又爽又痛。喻敏回忆道。痛是因为护目镜,口罩长时间的压迫,脸部、耳朵早已出现压痕。爽是因为终于可以自由呼吸了。有一次下班洗完澡后才发现,左侧面部靠外侧压出一个水疱。“Ⅱ期压疮”心里当下一沉。匆匆领了减压贴贴上。“还好不大”喻敏小声安慰自己道。3至4天后,水疤终于消失。喻敏对着镜子左看右看,高兴的对室友说道:“好了好了,水疱消失了。”那叫一个高兴啊。毕竟没有哪个女孩子不爱美的,可不能破相呀。
科室内部,她是阳光向上的发光者。患者被隔离在小小的病房内,活动空间小,整天不是躺着就是坐着,部分患者有心理压力。后来在何培亚护士长的带领下,医护人员每天两次带着轻症患者跳健身操,曲目是《天天向上》和《我相信》,充满自信和感染力的歌曲响彻隔离病区,大家的情绪也一下释放开来,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身体也一天天好了起来。
“原本和男方约好正月初二相亲的,也一拖再拖”。当我们和喻敏的交谈中,奶奶这样说道。这时的喻敏却突然害羞了起来,撒娇着不让奶奶继续说下去。当我们问起奶奶,疫情面前,是否担心过孙女,不让孙女去一线时,奶奶却说:“她是国家培养的人,国家需要时,是一定要去的!”奶奶的回答坚定而骄傲。我知道,这是自信。对孙女的自信。对组织的自信。更是对国家的自信!
在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斗争中,90后年青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他们已经接过接力棒,在这个特殊的战场,和父辈们一起去战斗,展现青春最美的样子。
来源:红网
作者:吴虹青 彭璐
编辑:文建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