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战“疫”中的感动|只要我在,我第一个上!

来源:红网 作者:吴虹莉 编辑:高芹 2020-03-20 16:21:0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记者 吴虹莉 长沙报道

在这场全国人民参与的疫情阻击战中,总有一些铿锵的话语让人感动,总有一些温暖的瞬间令人泪流满面。在疫情的攻坚时刻,他们扛起了责任,披上了战衣,义无反顾地为了生命和爱战斗。他们是这场战“疫”中的最美逆行者,是城市中的平凡英雄。为了铭记这些英雄的故事,3月16日起,红网、天津津云新媒体联合央视频、中国日报网、长江云、长城新媒体、黑龙江日报新媒体、大河网、华龙网、中国甘肃网、云南网、内蒙古新闻网、正北方网、云上恩施、杭州网、胶东在线、厦门网、金羊网、宁夏新闻网等全国各省市新媒体,共同发起“中国战‘疫’中的感动”主题报道全国联播活动,共谱“群英谱”,致敬“逆行者”。

QQ图片20200320152036_副本.png

“只要我在,我第一个上!”这是天津海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副主任于洪志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科里的定海神针、红区的插管敢死队队长、病人的心理康复师、同事的知心大哥……2月25日,这位和传染病打了近18年交道的呼吸科传染病专家也和他救治过的患者一样住进了隔离病房……当晚11点,于洪志在朋友圈发出入院后的第一张照片,面带笑容、手比V字形。

QQ图片20200320152043_副本.png

“大多数网约车司机是子女也是父母。在车辆前后排间加装塑料隔膜,形成一个简易的车内安全舱,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飞沫传播。”滴滴(长沙)司机服务经理石安勇最忙的时候,一天要为300台车辆安装隔离膜。大批量塑料隔膜的安装,是费时费力的事情,“但只要对防疫有用,就值得去做。”

QQ图片20200320152050_副本.png

包长命走了,内蒙古科右前旗察尔森镇沙力根嘎查原本拥挤繁忙的卫生室,如今异常安静。一件白大褂一如既往地挂在那里,没有机会再被穿上。村医包长命,是位身有残疾却全部精力扑在卫生事业的忠诚卫士,2003年就曾参加过阻击非典战斗。时隔17年,他倒在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20多年来,只要是村民有需要他随叫随到、送医送药。“我们村里谁也忘不了包大夫。”

QQ图片20200320152057_副本.png

“您微笑着说谢谢,换来的是我暖暖的春天!” 2月5日凌晨,身在湖北黄冈疫情一线的滨医烟台附院护士长李燕下夜班回到酒店,写下了这样的日志:“今日平安报道!又一个夜班被我成功拿下!又是能量满满的一天,继续加油!”

QQ图片20200320152104_副本.png

因为疫情防控,浙大儿院隔离病房护士长黄国兰已经连续40多天坚守在“抗疫”一线。从事疑似患儿护理工作,浙大儿院接受隔离观察的元宵宝宝“小汤圆”从护送到医院、到24小时轮班陪伴、照顾,都是她和同事们一起护理的。她常自责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大家却说她是最称职的“代班妈妈”。

QQ图片20200320152112_副本.png

“小身躯也有大能量。”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两位最小的“90后”队员黄飞飞和程雅新是年龄最小的姐妹花。面对疫情,她们毅然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战疫一线的“90后”的青春勇敢、独立又坚强。

来源:红网

作者:吴虹莉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3/20/687793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