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县田家村,2019年一年的时间里,全村完成了28.5公里的公路建设。
田家村修建了一栋学校综合楼。
红网时刻记者 姜心玥 通讯员 李知英 李皓阳 娄底报道
“有自来水,有马路,有网,我是做梦都没想到。”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田家村的村民说。
家家喝上放心水、条条大路通院落,这看似简单的要求,对于地理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建设极差的田家村来说,简直是在做梦。但就在湖南省人防办对口扶贫田家村后,将“做梦”变为了“圆梦”。
田家村距镇区5.6公里,海拔最高达到800米,建档立卡贫困户132户460人,贫困发生率达到38.5%,在湖南省人防办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2019年底全部高质量脱贫,综合贫困发生率为1.07 %,群众认可度100 %,达到脱贫摘帽标准,顺利完成目标任务。
徒步“丈量”全村,下足“绣花”功夫
2018年3月12日,省人防办帮扶工作队驻村以后,在队长谢胜文的带领下,工作队三位同志硬是在一个星期内徒步“丈量”了全村每个院落。谢胜文说:“我们基本上了解了村里的百姓生活大概情况,同时对村里山河土地和地质有了一个基本概念。”接着,工作队开始和村干部一起对全村362户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地毯式”走访,讲解扶贫相关政策,了解百姓实际需求,制定扶贫工作计划。
为确保工作规划切实可行,工作队邀请了省里有关种植、养殖专家到村里现场调研,下足“绣花”功夫。在多方交流和充分掌握村情的情况下,工作队确定了全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两腿走”,加强组织建设和宣传政策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两手抓”的工作思路。
“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
“田家村是一个合并村,合村伊始,存在着‘合村不合心’的情况,村里的事情很难形成一致意见。”谢胜文说。针对这种情况,工作队首先就是抓班子建设,找每一个党员干部谈话,一起商讨田家村的发展蓝图,一起描绘田家村的未来,同时结合“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统一思想,全村所有党员干部凝结成一股绳。
为了发动和激励贫困户积极脱贫,工作队先后组织开展全村脱贫知识竞赛活动4次,集体培训活动4次,贫困户技术培训3次,组织“脱贫先进个人”“文明卫生家庭”“贤惠孝顺”等奖项评比2次。“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扶贫政策知识抢答赛中,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全部答对了。”谢胜文说。
工作队在宣讲政策和走访过程中把相关扶贫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全村党员干部和老百姓们都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的全民战争中来,从最开始的“要我脱贫”变成了“我要脱贫”,家家户户做到能种的地不闲置,能喂养的坚决喂,能务工的坚决出去务工,一时间全村掀起了脱贫比武的热潮。
将专家意见变为实体产业
工作队驻村后,邀请了省农科院等方面的专家来村调研,为田家村的产业发展“把脉开方子”,经过实地考察,发现楠竹资源十分丰富,面积达到约12000亩,可以与益阳等地的竹器企业联合,提供原材料加工;因新化人有用山胡椒油调味的习惯,还可以种植加工山胡椒油;此外,村里土质还适合种植百合、黄精等中药材。
但如何把专家的意见变为产业,是一个难题,毕竟种植百合等中药是需要技术的,扶贫资金投入产业不能打水漂。谢胜文晚上坐在台灯下翻看走访记录,他记得有人反映村里有一个贫困户擅长种植百合、黄精等药材,由于没人重视他的专业技术和缺少资金,闲置在家。
谢胜文终于查到有一个叫邹河南的贫困户对中药种植非常专业,他马上赶往邹河南家中,告知来意,请他担任百合种植基地技术指导并考虑技术入股。邹河南表示只要村里成立百合种植基地,自己愿意全力支持,保证种植出优良的百合。
2019年一年时间里,田家村百合生产将近6万斤,楠竹加工厂也达到了将近40万元的产值,山胡椒油加工厂也产生了约2万元的效益,村级集体经济从零开始到超过了5万元。
将“做梦”变为“圆梦”
工作队刚进驻时,田家村仅有一条3.5米宽的入村硬化干道,且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加上地质灾害严重,好多路基沉在河里了,行走十分危险,连组道路还是泥泞的土路,不能通车,老百姓对修建道路的愿望十分强烈。田家村的地质以夹石土为主,不利于水分保持,老百姓打的井很难蓄水,所有老百姓安全饮水很难保障……
针对此类情况,工作队报请后盾单位省人防办进行大力支持,2019年一年的时间里,全村完成了28.5公里的公路建设,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交通网;协调修建了一个信号发射塔;修建了一栋学校综合楼;选址新建了一个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和村民活动广场,修建了一座铁索桥和一座渡改桥;全村建设集中供水点8个;在村口修建了一座门楼,全村面貌焕然一新,所有计划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
来源:红网
作者: 姜心玥 李知英 李皓阳
编辑:胡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