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湖南不断加强红色文化建设,强“根”塑“魂”,打造社会经济发展的红色引擎。在湖湘这块红色文化的沃土上,29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158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同记录着时代的故事。
为进一步发挥好湖南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断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弘扬社会正能量,红网时刻新闻推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礼”系列报道,带读者走近伟人故地,拂下文物藏品的岁月灰尘,用文字讲述背后的故事。
刘少奇铜像。
红网时刻记者 何青 长沙报道
在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炭子冲,有一座全国唯一一座系统、完整地介绍刘少奇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即刘少奇同志纪念馆。
馆区占地面积1300亩,主要包括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少奇同志故居、刘少奇故里门楼广场、铜像广场、生平业绩陈列馆、文物馆、刘少奇母校炭子冲学校旧址为主要内容的纪念场馆;以花明楼、修养亭、万德鼎、刘少奇坐过的飞机、一叶湖、柳叶湖、安湖塘山水太极图、炭子冲民俗文化村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观。
2018年,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对刘少奇生平业绩陈列展览进行重新布展。
陈列展览9个部分 展现一生光辉故事
在2018年刘少奇诞辰120周年之际,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对刘少奇生平业绩陈列展览进行重新布展。新陈列的主题是“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以生平为主线,采用生平加专题相结合的形式,展现刘少奇同志的光辉思想和丰功伟绩。
展览共分九个部分:第一部分走上革命道路,第二部分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第三部分党的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中的代表,第四部分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第五部分在党中央领导岗位上,第六部分参与创立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第七部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第八部分党内公认的党建理论家,第九部分人民爱戴的共和国主席。
展线497米,展出图片400余张,展示文物实物94件,文物复制件182件,汉白玉主题雕塑2尊,油画8幅,艺术雕塑14尊,多媒体场景9个。
其中包括刘少奇生前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办公用品,有刘少奇青少年时代用过的农具,也有1961年5月回乡用过的草帽、眼镜、公文包等,也有刘少奇赴苏访问时穿过的水獭皮大衣和用过的袖珍收音机等。
刘少奇故居。
1300多平方米故居 生动地再现农家风貌
刘少奇故居是一栋土木结构的普通江南四合院,前临水塘,后倚青山,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共有房屋21间半,其中瓦房16间半,茅草房5间。
这栋农舍经历了辉煌而坎坷的岁月,却不改百年风貌,耐人寻味。让人重温当年的历史,对刘少奇同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故居于1959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故居共陈列展品200多件,生动地再现了湖南农家的风貌和刘少奇在这里学习活动的部分场景。
近年来,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持续开展“三送六进”活动。
十项免费服务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作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这个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丰富教育基地群众文化活动内容,达到寓教于文的目的。
刘少奇故里管理局推出的免费发放门票、免费提供讲解和景区导游、免费发放景区宣传资料、免费提供饮用水等“十项免费服务”,建设无障碍通道。已经成为爱教基地的一大特色品牌在全国推介,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此外,近年来,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持续开展“三送六进”活动,把流动展览、移动党课、文艺演出送到工厂、农村、社区、学校、军营、机关,打造了主题为“光辉榜样——刘少奇同志的初心和使命”特色党课。
来源:红网
作者:何青
编辑:胡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