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浙江考察反响丨湖南:着力“三农”现代化 泼墨“乡村富美图”

来源:红网 作者:王义正 编辑:肖拓 2020-04-07 22:25:39
时刻新闻
—分享—

1.jpg

三湘大地春耕忙。

红网时刻记者王义正 长沙报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又是一年春耕时,又是一年农忙季。在广袤的湖南农村,农民们驱散疫情的阴霾,争分夺秒,抢抓时节,不误春耕不误农。

将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将农业现代化的速度提上来,将乡村振兴的步子迈开来,湖南正以三湘大地为纸,以勤劳之汗、奋进之志为墨,泼墨新时代的湖南“乡村富美图”。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如同给农业大省湖南下了一场及时雨。湖南正紧扣现代化这个关键词,坚定方向,大步流星向着新时代农业强省迈进。

微信图片_20200407194139.jpg

4月初,常德鼎城区草坪镇的农田里,旋耕机正在作业。

“鱼米之乡”插上“钢铁之翼”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草坪镇,拥有四万亩良田和四万亩山,这里青山环绕,绿水肥田,草坪人靠着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半种粮一半种油茶,两大支柱产业振兴乡村发展。

今年,常德大力推广全程机械化粮食生产,出台了相应的购机补贴政策,合作社、种田大户与小农小户手拉手,乘政策之风,搭上现代机械化粮食生产这趟“快车”。

“合作社发展农民、散户、种植大户成为社员,大家抱团取暖,集中采购、育秧和销售,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撑,这样社员不但投入成本降低10%,销售价格也提高了5%到10%。”湖南卓宇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卓宇告诉记者。

农业现代化,首推农业机械化。

整个春耕生产期间,湖南计划投入各类农机具500余万台套,其中水稻插(抛)秧机3.6万台,目前已投入各类农机具122万台套,其中水稻插(抛)秧机备足2万余台。衡阳市指导20余个农机经销商储备近亿元农业机械及零配件,确保不误农时。面对新形势,湖南在农机购买补贴的广度、力度和速度上都有明显加强,以激发农民机械化生产的积极性。

微信图片_20200407194129.jpg

集中育秧的秧棚里秧苗吐绿。

在主产粮县常德汉寿,种粮大户邓四清流转1200亩水田,全部种植双季稻。最近,每天出动20多台耕整机翻田。

在衡阳衡山县,湖南飞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工厂化育秧设备供不应求,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育秧“车间”内秧苗吐绿,清明后即可插田。

记者从湖南农机事务中心获悉,2020年,预计全省早稻机械化种植面积达970万亩,同比增加120万亩、增长14.1%;全年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左右。

“鱼米之乡”插上了“钢铁之翼”,农业大省跃升农业强省的节奏越来越快。

富农民口袋更富农民脑袋

“有保障,不愁卖。” 在湘乡市金石镇龙潭村,种粮大户刘国常与湘乡市粮食行业协会的成员单位签订了湘米工程订单收购合同。今年,刘国常计划扩大优质稻的种植规模,将一季稻和晚稻都种植“湘米工程”主推品种。“流转土地2800多亩,200多亩种早稻,其余的都是种优质稻中的晶两优534 。”

刘国常从2015年开始大规模种植水稻。这两年,在湘乡市粮食行业协会的帮助和指导下,他与粮食收购加工企业合作尝试订单生产,平均每亩能增收200元以上。

订单生产,价格保底,让农民更有底气,也更有保障。

4月3日,永州冷水滩2020年“农民大学生”春季招生现场异常火爆,提升农民的“学历”,提高农民能力,让农民有更多的增收渠道。熊忠明原来是从事家装行业的,今年报名了行政管理专业。他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己在企业的管理能力。

微信图片_20200407195519.jpg

4月3日,冷水滩“农民大学生”招生现场。

乡村发展既引进外来人才,也培育本土人才。富农更强农,让乡村振兴的原生“引擎”更有力,更高效。

在益阳安化县,85后海归潘海阔返乡变身“新农民”,潜心建设家乡的故事在当地成为美谈。他带领乡亲让荒废的茶园焕发生机,让烂在林里的野生猕猴桃变废为宝,成为了当地致富的新门路。通过文化让茶叶变成“金叶”,通过推广让“废物”变成“宝物”。

产业强农更富农,近年来,湖南以农业产业发展为方向,以品牌强农为依托,为农民打造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过去一年,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蔬菜、茶叶、油料、水果、水产、中药材、南竹等千亿特色产业建设,带动农民脱贫增收步伐加快。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95元,同比增长9.2%,增速高于城镇居民。

农村现代化程度不输城市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面子”,农村是社会发展的“里子”。

一卷“乡村富美图”,奋发湖南尽其中。与高楼耸立的五一商圈一样,湖南越来越多的“美丽乡村”正在迈入“网红打卡地”的范畴。

随着疫情“解封”,近日,岳阳平江县蔡伯村迎来了大批游客,山水之间乡愁满满,乡村旅游这里终成气候。而在湘西州凤凰县竹山村,沱江环绕,古树参天,民宿经济“火热”。

2.jpg

郴州苏仙区五盖山国有林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乡村,“两山”理念已深深扎根湖湘大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因地制宜,走出一更符合省情、民情的发展之路。

从武陵山、雪峰山到罗霄山,层峦纵翠,绿毯如织。湘、资、沅、澧,碧波如洗,春潮荡漾,三湘大地,一片盎然生机。

走进桃花源景区的桃源镇,两层小楼深藏林间,三五行人漫游画卷,炊烟腾起,欢声不断。工业文明与大自然在这里完美交融,勾勒出一幅新时代的“世外桃源图”。

近年来,湖南实施“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数以万计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仅2019年,湖南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设1.6万公里,新增农村自来水人口133万人,完成10千伏及以下行政村配电网项目投资6亿元。2020年,湖南还将新建农村公路10000公里,新增和巩固农村通自来水人口120万以上。

厕所一直是农村中“最臭最硬”的问题,也是“最不起眼”却又“最显眼”的问题。2019年,湖南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改建新建100万户以上。2020年,湖南将改造农村厕所83万户以上。

微信图片_20200407194327.jpg

常德桃花源景区的桃源镇。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湖南农村的现代化程度足以和城市媲美。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延伸。“清洁乡村”建设效果显著,垃圾分类意识从城市推广到农村,“一门式”服务全覆盖正在抓紧进行。农民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农民心地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环境,我们打心底里高兴。”益阳南县浪拔湖村的村民熊建军说,疫情期间,不走亲访友、不串门聚餐、红白事不摆酒,在村里的乡贤呼吁下,村民们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并且互相家督提醒。清明节期,三里不闻鞭炮响,五里未见青烟冒,新的祭扫方式在广大农村蔚然成风。鲜花代替了香烛,追思的仪式变得更文明。

“现在村里打牌的少了,喝酒的少了,大家都想着怎么把日子过得更好、更美、更甜。”熊建军说。

来源:红网

作者:王义正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4/07/700233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