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群众文化“一树繁花”,宁乡“抗疫精气神”长这样

来源:红网 作者:观潮螃蟹 编辑:廖浩宇 2020-04-10 22:17:10
时刻新闻
—分享—

“只要家中还有一粒米/莫往人多地方挤/只要还有一根葱/千万莫往菜市场里冲……”

一段诙谐幽默的花鼓戏《万众一心抗疫情》开锣,给宅在家中的市民带来欢乐的同时,也让他们牢牢记住了防控疫情的要领;

“集结号吹响,亲人伤别离,乡音渐远去,热泪湿征衣……”

一曲献给勇敢逆行白衣战士的京歌《勇往直前》,唱遍了城乡,鼓舞着人们致敬英雄,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

正所谓“山野有高人,高手在民间”,回顾宁乡抗疫,宁乡群众使出“十八般文艺”,宣传抗疫知识,鼓舞抗疫士气,为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文化深处是文明,文明塑造精气神。宁乡市民团结一心、士气高昂的背后,是群众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宁乡市委书记周辉表示:“宁乡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好人民战争,特别是是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以文化滋养文明,促进乡村振兴,既为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精神动能,也为建设更加富饶、美丽、幸福的现代化宁乡贡献心智。”

请上台:群众自编自导自演自乐

宁乡人会养猪,宁乡人会读书。关键是宁乡是一座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城。

宁乡文脉深远,文化氛围浓厚。极具地方乡土特色的民间文化非常丰富,宁乡花鼓戏、黄材山歌、麻山锣鼓、大成桥剪纸、宁乡皮影戏、周氏双龙舞等等,犹如一颗颗散落民间的“珍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如何把这些“珍珠”串起来,让它们在新时代更加闪亮?宁乡积极为群众搭舞台,把群众请上台,让群众自编自导自演。什么时候让群众唱主角,什么时候就惠风和畅。

宁乡搭建的一个个群众文化舞台异彩纷呈:以“美好宁乡”这个群众文化品牌统领,每年开展的全民广场舞大赛、群众合唱比赛、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吸引上万名群众参与。“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舞台成了群众的“快乐大本营”,群众的创作激情被点燃,文艺才能得到充分展现。

由市委、市政府组织,市场运作资金,给企业打造平台,给百姓搭建舞台,宁乡市“年味宁乡”文化品牌系列活动,从2018年到2020年已连续举办三届,今年“年味宁乡”喜乐会吸引近10万人参与,84家企业入驻,销售额达321.5万元。通过征集社会力量和群众参与,政府提供舞台,专业人士下沉指导,举办宁乡春节联欢会,成为最受群众欢迎的春节“大餐”, 为百姓茶余饭后所津津乐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论断。为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舞斗志、推进关闭非煤矿山,吹响全面整治乱挖滥采的集结号,2016年宁乡“两会”总结会之际,以“绿水青山我的家”为主题,策划了一场文艺汇演。文艺汇演突出主题性、教育性、艺术性、原创性,充分调动相关科局和乡镇积极参与节目创作,组织群众方阵参加汇演,主题节目戏曲说唱《宁乡吟》现代情景歌舞《山水之殇》,用歌舞形式打动了不少现场非煤矿山企业家及观众,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这些群众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的才艺得到展示、锻炼和提高。”活动的积极参演者、宁乡市民周玲玲说。如今,她是“天籁合唱团”团长,带领100多名成员,活跃在群众文化的舞台。

沉下心:为群众创作带露珠的作品

随着歌舞曲《宁乡剁辣椒红》响起,宁乡市民广场上,数百群众跳起欢快的广场舞,热烈的气氛感染了广场上围观的群众。

这是宁乡出台红色文化三年行动计划之后,文艺工作者为群众精心原创的作品之一。《宁乡剁辣椒红》以鬼步舞、交谊舞、健身舞、民族舞等方式,迅速走红,风靡城乡,成为市民最喜爱的歌舞曲。

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为群众创作,为群众演出。宁乡文艺工作者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艺作品,引领群众文化新时尚。红色文化三年行动计划出台1年多,已创作《奋斗者之歌》《红色宁乡我的家》《英雄归来》等35个原创红色歌舞曲,大型音乐情景剧《红色宁乡》也在全力创排中。围绕中心工作创作的花鼓戏《清风颂》《刘凤芝上访》等,在各乡镇巡回演出,深受群众欢迎。

宁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彭娟介绍,宁乡对文学、音乐、曲艺、摄影、动漫、书法、美术、舞蹈、电影、管弦乐、沙画、现代小说诗歌等艺术形式的精品力作,制定了配套奖励措施,对获得中央、省、市各级重大文艺奖项的获奖作品,给予1—10万元的配套奖励,激励广大文艺爱好者讲好宁乡精彩故事,传播宁乡好声音,创作出更多深刻反映现实生活、高扬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优秀作品。

走进宁乡市文联的新“家”,只见各个创作室宽敞明亮,设施一应俱全。宁乡市政协副主席、市文联主席胡宇介绍,宁乡市文联现有书法、美术、作协、音乐、舞蹈等9个协会,会员达4000多人,大多数是民间的文艺骨干和文艺爱好者,他们是为群众创作的主力军。以前各个协会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在宁乡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才有了一个这么好的“家”,会员们在这里交流、研讨、培训,大家为群众创作的热情更加高涨。

▲宁乡市文联会员们创作的作品琳琅满目。

宁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体艺术志愿服务分队,是一支名副其实的“文艺轻骑兵”,长期开展文艺演出、阅读推广、非遗传承等志愿服务活动。不管是专业的文艺工作者,还是民间的志愿者,他们像蜜蜂,辛勤地为群众带来欢乐,带来文明。

种下去:培植乡村文化能人

“电闪闪雷声声,心惊肉跳……”

清亮的唱腔,妙曼的动作,俊俏的扮相,戏台上的李兴华一出场,就赢得了观众阵阵的掌声。

得益于宁乡非遗传习机制的推行,宁乡灰汤姑娘李兴华,16岁师从宁乡花鼓戏传承人陈最,学习花鼓戏。10年时间的培养磨练,她已经成为宁乡花鼓戏剧团的当家花旦。

宁乡有1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省级5个,市级11个,都是民间文化的瑰宝。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麻山锣鼓、周氏双龙舞、黄材山歌等传习所纷纷建立,一大批学徒经过手把手的培育,出头冒尖,成为群众文化的带头人。

▲麻山锣鼓的传承人正在教授这项非遗技艺。

种文化,传技艺,提高群众文化素养,激发群众创作热情,宁乡在培植群众文化人才上不遗余力。文化馆常年开设有文艺普及培训、文化专干文艺骨干培训、文艺团队辅导、文艺活动示范点辅导等等,敞开大门服务群众。请来名师开展“名家讲堂”品牌公益性群众艺术讲座,举办中青年花鼓戏培训班,实施非遗进校园“娃娃班”工程,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

升上来: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

▲大湾岭社区活动室,社区舞蹈队正在排练。

书刊阅览室、书画室、培训教室、多功能活动室、健身广场……如果不是亲临现场,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社区的综合文体活动中心。而这样的社区(村)文体活动中心,在宁乡处处可见。

宁乡市历经铺镇大湾岭社区支部书记任智兵介绍,现在周边有好多大公司大项目,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外出打工的少了,经济宽裕,精神生活也很充足,看戏、跳舞、健身等文体活动成为习惯,打麻将、买码的基本绝迹。居民文明素质高了,精神境界也得到提高。社区3000多居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就有700多人。他们在各种重大活动中值岗执勤,在应急抢险中冲锋在前,展示了新时代农民的崭新风貌。

文化者,以文化人也。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壮大民间文艺力量,用优秀的群众文化,改善人们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这是宁乡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成功路径,也是这个“心宁之乡”活力与和谐的密码。

来源:红网

作者:观潮螃蟹

编辑:廖浩宇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4/10/701078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