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是湘潭人的挚爱。
一碗美味的米粉,开启了湘潭人的一天。
红网时刻见习记者 刘放明 湘潭报道
一份早餐唤醒一座城市。当晨光初照,万物苏醒,城市的灵魂便附着于早餐之上,开启了人们元气满满的一天。
湘潭的早餐花样十足,但湘潭人最爱的还是嗦粉。这里的米粉最大特色是粉皮薄,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非常容易入味。而汤粉的汤头,用的是熬了整夜的肉骨头汤,非常鲜美。
不管是老牌大店,还是街头巷脑的米粉摊子,湘潭人总能找到让味蕾兴奋的米粉。肉丝、三鲜、排骨、牛腩……不管选择哪种码,都是嗦粉人最向往的滋味。
由湖南省委办公厅接待服务中心推出的“湖南米粉大擂台”,已于4月14日正式开“打”,全省14个市州的特色米粉齐聚长沙。湘潭选送了“面面嗦”“国一”“老台门”三位选手出征,带去了的米粉、包点、葱油饼等湘潭特色美食,与其他市州选手一一“过招”。
湘潭“选手”有何特色?平时卖给顾客的美食产品品质如何?4月16日,记者带你逛逛这三家食企的门店。
面面嗦:中央厨房的研发,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
大湖南路一号的“面面嗦”门店。
“面面嗦”是一句湘潭俚语,“嗦”是吃米粉和面条发出的声音,简单三个字,充满了怀旧气质和民俗趣味。
上午9点,在雨湖区大湖南路一号的“面面嗦”门店内,食客一波接着一波,透过可视厨房的玻璃,可以看到两个下粉的师傅有条不紊地快速操作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米粉源源不断地送到食客的面前。
王海林是“面面嗦”品牌的创始人,也是出品总监。他介绍,“面面嗦”创立于2016年10月,目前在湘潭市区已开设15家门店,并设立了中央厨房、培训中心及研发中心,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这次“出征”,他精心准备了传统肉丝粉、全家福粉、牛腩粉、脑髓卷、葱油饼、烧麦6款湘潭传统老工艺米粉小吃,口味地道,引得“擂”场的众多食客驻足品尝,特别是汤汁浓郁的全家福粉、香酥金黄的葱油饼、入口即化的脑髓卷,让人赞不绝口。
王海林说,“面面嗦”的中央厨房的研发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所有食材均由本地大型食材企业定时供应,制作的传统粉面、原味烧麦、脑髓卷、葱油饼、甜酒冲蛋、兰花干子等一系列老湘潭传统小吃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其中,传统米粉、原味烧麦荣获湘潭市商务局颁发的“湘潭市十大名优小吃”,肉丝粉荣获中国烹饪文化中心颁发的“中华名小吃”荣誉证书。
传统肉丝粉入口糯软,汤味鲜醇,配以自制的调味菜,嗦上一口,回味无穷。
原味烧卖选用优质糯米,加以油碎、胡椒、火炼猪油等十多种调配料精制而成,入口鲜香,软糯。
脑髓卷是湘潭最著名的传统小吃之一,选用精制面粉发酵,制成薄面皮,再均匀地涂抹上脑髓油(经数月腌制而成的糖油),卷制成型后蒸制而成,入口消融、软嫩。湘潭有句俗话“冒吃脑髓卷,湘潭你白来”。
国一:老品牌的老味道,源于老工艺和真材实料
位于下摄司街384号的国一饮食店。
湘潭国一饮食店始建于1958年,几经改制。2008年歇业后,又于2015年在原址开办,老品牌的魅力,释放出了新活力。这次参赛,国一以米粉和包点为主。
上午10点,在下摄司街384号的国一综合楼内,国一饮食店因为疫情仍未全面营业,店员还在做着最后的开业准备,可还是有不少食客进入店里。
厨师长伍伏桂会想尽办法满足食客的要求,他自信满满地说:“要真正传承老品牌、老做法、老口味,就要讲究真材实料。比如说,肉食大厂采购的前腿肉,更嫩、更香、更鲜,固定菜商提供的新鲜蔬菜品质更有保障。”
还是那些老配料,还是那个“湘潭味”。
国一饮食店的肉丝粉,外观清亮,入口丝滑。
刚出笼的包点,待其微凉,即用洁净的纱布覆盖。
即使未开业,仍有不少食客上门,就为一碗地道的湘潭米粉。
老台门:做湘潭人喜爱的口味,做老百姓饮食的厨房
位于湘潭县易俗河镇麒麟路贵竹菜场对面的老台门门店。
“老台门”品牌源自浙江,原以包点为主。自2008年进入湘潭后,老台门以湘潭人口味为依据,不断改良和创新,迅速获得湘潭人的追捧。这次“打擂”,“老台门”的大师傅奉上了木耳肉丝粉 、牛腩干扣粉、盐菜包、银丝卷、姊妹团子。
上午11点,早餐时间早已过去,位于湘潭县易俗河镇麒麟路贵竹菜场对面的老台门门店内依然食客众多。吃米粉的、买包子的络绎不绝。
刚从各门店巡视回来的陶美华,是湘潭老台门的创始人。她介绍,老台门在全市目前有16家门店,经营的早点以米粉和包点为主。“品质,是老台门的生命。”陶美华说,“我们坚持食材品质的源头把控,米粉、包点、豆浆等隔夜从不再售,如果是面粉醒发有瑕疵,也必须销毁。”
即便临近中午,老台门的师傅仍在为顾客下米粉。
一碗老台门牛腩粉,吊足了湘潭人的口味。
老台门的盐菜包子皮薄馅大,堪称湘潭“包子界”一绝。
一碗三鲜粉,孩子吃得津津有味。
抽检产品质量,是陶美华每天工作的重中之重。
现在,湖南米粉大擂台正在进行(4月14日至24日),赶紧为湘潭米粉打CALL吧!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活动页面,翻到第三页,为“湘潭”点亮红心!
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刘放明
编辑:吴思静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